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盘锦市 > 市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市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 盘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盘政发〔2010〕4号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0-04-22
主 题 词:

盘政发〔2010〕4号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0-04-22 浏览次数:172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省政府决定在我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9〕35号)要求,制定我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原则。立足于保障群众基本需求,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实现基层医疗卫生的公平可及,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2.坚持基层医疗卫生公益性原则。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扩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3.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强化政府责任,实行全市统一领导,县区分级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多方共同参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4.坚持从市情出发,统筹兼顾,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行基层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物、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充分调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基本药物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三)改革目标

    2010年2月底以前,在全市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医务人员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二、 改革范围

    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三、 主要任务

    (一)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防保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县区卫生管理部门和所在乡镇、街道,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政府在每个行政村扶持1所标准化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对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的设置、业务、药械、财务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辖区内的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各县区要创新建立多种形式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

    结合城乡一体化试点,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布局,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全市设置7个中心卫生院,22个一般卫生院,330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设置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个卫生服务站。

    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结合服务人口及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情况,合理核定所需的人员编制,由编制部门实行总量控制、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防保单位人员的编制,以所在地农业户籍人口数量为基数,按一定比例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以服务人口数量为基数,按一定比例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核定工资总量或经费补偿的依据。

    (二)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分别由县区卫生部门或乡镇政府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一般为3年。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编制和岗位内,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

    (三) 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几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
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县区卫生部门、乡镇政府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四) 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确定的基本药物目录有关规定。基本药物原则上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占使用药物的80%以上。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规范使用。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渡期间,基本药物由省根据招标等情况统一确定采购品种、采购限价,统一确定生产企业及配送企业条件,以省为单位统一集中采购药品,以市为单位统一招标配送企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

    (五) 推进政府补偿机制改革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达到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规模、功能、装备、建设水平等方面要求,确保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责。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保障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县区政府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所需经费的主要责任,市政府对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所需经费给予适当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县区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政府对核定的收支差额给予补助。

    同时,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和给予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的有效补偿渠道,创新补偿机制。

    政府对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给予适当补助,政府对村医补助资金由省、市县政府共同承担。

    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报销政策,适时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逐年提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最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到同等报销比例。提高医疗费的报销比例,使医疗费报销比例高于药品费。

    四、 实施步骤

    各县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改革实施主体的责任,扎实有序推进改革。

    (一)核编定岗,合理设置机构

    县区编制、卫生等部门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状和承担的任务,依据有关规定,统筹考虑,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学核定编制数量,合理设置岗位,确保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单位编制总数的80%。

    (二)竞争上岗,实行全员聘用

    县区卫生部门、乡镇政府依据有关规定,明确定岗竞聘的范围对象,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竞聘上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岗位必须具备助理执业医师资格,所有上岗人员全员聘用,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

    (三)妥善安置,确保人员稳定

    县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维护稳定的责任,全力做好未聘用人员的安置工作。要按照省、市推行人员聘用制的相关政策做好未聘人员的安置。对非在编分流人员,依据有关规定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在参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落实相关待遇,以确保分流安置人员稳定,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四)落实任务,加强绩效考核

    县区要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由县区卫生部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履行职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内部职工落实职责和分工,考核工作绩效,并与职工收入挂钩。

    (五)据实测算,核定补偿经费

    县区财政、卫生等部门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量和人员编制情况,核定补助经费。采取预拨经费保障正常运转,年末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结算的办法。

    (六)取消加价,按零差率销售

    市卫生部门负责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统一招标和监管,市、县(区)两级卫生部门负责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监管,并负责将招标的基本药物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

    五、 保障措施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意义,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各县区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落实改革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纳入重要议程

    市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市、县(区)发展改革、人事、劳动、卫生、编制、财政、物价、药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二)结合县区实际,科学制定方案

    各县区要针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加强调查研究,缜密制定工作方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根据本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机构设置、核编定岗、全员聘用、人员分流、绩效工资、经费补偿、药品招标采购配送等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落实补偿资金,切实保障到位

    要本着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将试点改革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四)加强指导监督,确保规范运行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检查分流安置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确保分流人员得到妥善安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情况、运行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配送情况、政府补助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规范运行。要创新考核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多方参与、协调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违纪违规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直接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广泛深入宣传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1.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置意见;

          2.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实施意见;

          3.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4.盘锦市国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使用管理办法。

                                                                盘锦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二月十日

        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置意见

    为有利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对我市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防保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置提出如下意见。

    一、机构设置

    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发展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之以改造及新建,避免重复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符合资质条件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前提下,举办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巩固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

    (一)乡镇卫生院。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在10万人左右或处于几个乡镇中心区域的可设置乡镇中心卫生院。

    根据县域农业户籍人口分部状况,盘山县设置乡镇卫生院14家,其中乡镇中心卫生院4家;大洼县设置乡镇卫生院15家,其中乡镇中心卫生院3家。

    (二)乡镇卫生防保单位。每个乡镇设置1所乡镇卫生防保单位。乡镇卫生防保单位为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乡镇卫生防保单位要并入乡镇卫生院管理,通过资源整合发挥综合效益。

    根据乡镇分布状况,盘山县设置乡镇防保站14家,大洼县设置乡镇防保站15家。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社区服务人口分布状况,双台子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兴隆台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通过对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现有一级或二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转型或改造设立,也可由综合性医院举办。

    二、编制标准

    对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防保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实行总量管理。各县区政府根据市下达的编制控制数,可本着适应需要、从严掌握、逐步到位的原则,视本地区财政状况决定编制的使用数量,并可在本辖区内根据实际需要调剂余缺。

    (一)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以县为单位,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按每万名农业户籍人口7—9名核定。乡镇中心卫生院的人员编制按每万名农业户籍人口10名核定。

    (二)乡镇卫生防保单位的人员编制经费性质为财政全额补助。乡镇卫生防保单位人员编制按每万人农业户籍人口2人核定。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按每万人服务人口7名核定,服务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人服务人口6名核定。

    (四)编制结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结构规定如下:具备执业资质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低于单位编制数量的80%(政策鼓励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疗专家);管理及工勤人员的数量不能高于单位编制数量的20%。乡镇卫生防保单位的人员编制均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职数2名(1正1副)乡镇中心卫生院可增设1名副职。

    三、编制使用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编制控制数,不落实到人头,仅作为核定人员工资总量及经费补偿、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的依据。县区政府负责人员聘用工作。

    要坚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可采取定编不定人、养事不养人的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问题。

    要提高编制使用效率,改善编制结构。严格清理不适应从事医疗卫生专业工作的人员,建立相应的规范,确保新进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业资质条件。

    本意见由市编委办负责解释。          

        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实施意见 

    为积极稳妥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根据《辽宁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经费补偿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确立补偿机制原则

    (一)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

    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具有可行性、客观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的基层医疗卫生区域规划,在机构设置、基本建设投资、设备购置、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考虑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合理规划,优化配置,避免重复浪费。

    (二)增加投入,多方筹集资金

    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在基层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责任,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合理分担费用。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逐步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投入。

    (三)明确责任,分级负担投入

    在科学界定政府间基层医疗卫生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基层医疗卫生投入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级负担、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基层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县、区政府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主要责任,市政府对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所需经费给予适当补助。

    (四)转变机制,提高投入效率

    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补助需方等多种形式的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投入方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制转变和效率提高。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完成情况及其提供的服务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政府投入相结合,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规范补偿范围和渠道

    (一)补偿范围

    对所有履行政府职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按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二)补偿渠道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政府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偿。

    所有履行政府职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

    三、明确工作任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一)基本医疗服务

    主要包括: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以及诊疗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护理;提供急诊抢救及转诊转院服务等。

    (二)公共卫生服务

    主要包括: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协助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承担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

    四、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

    (一)收入及其核定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构成。(1)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收入。(2)财政专项补助收入,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补助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以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离退休费用等。(3)其他收入,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核定。(1)经常性收入核定。医疗服务收入按照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等相关因素,并考虑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医疗服务收入的影响合理核定,其中药品收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核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2)财政专项补助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政府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由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财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按相关规定执行。(3)其他收入,由财政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二)支出及其核定

    1.支出项目。(1)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等正常运转支出。(2)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财政专项安排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培养和人才招聘,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离退休人员支出等。(3)其他支出,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包括赞助、捐赠支出、医疗赔偿支出等。

    2.支出核定。(1)经常性支出核定。人员经费按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其中绩效工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和成本定额(剔除人力成本)等综合核定,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等核定。(2)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根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养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因素确定。(3)其他支出,根据以前年度支出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三)绩效考核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时,差额部分由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给予补偿,其补偿的方法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予以保障。即:每月按照核定的任务进行预拨,年终再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度、居民健康改善状况等进行综合绩效考核,然后由同级财政根据考核结果予以结算。根据年初核定的预算指标,按指标总额的70%采取按月预拨的方式拨付资金。其余的30%到年终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予以结算,具体绩效考核办法由市、县区卫生局另行制定。

    五、政府补偿资金渠道和方式

    (一)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口数量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给予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不低于90%。

    (二)基本医疗保障基金补助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城乡居民,其挂号费、诊查费、床位费和部分辅助检查费用从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直接补偿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计入医疗收费价格。(价外补助总额2010年控制在地域内人口人均20元左右)补偿数量、比例和标准,由县、区级政府结合当地人口、地理、交通状况及发病率等因素制定。

    (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报销比例

    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报销比例,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引导城乡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费报销比例

    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偿政策,提高患者医疗费的报销比例,使医疗费的报销比例高于药品费。

    六、合理划分政府间投入责任

    (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责任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行政府分级负担。省级以上财政人均补助标准确定后,其余人均补助部分由市、县区财政各承担5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

    (二)基本医疗服务投入责任

    核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缺口,主要由县、区级财政承担,市级财政给予适当的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募等,由同级财政保障,省级以上财政予以专项补助。

    对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省、市、县区级财政各承担村医补助的三分之一。

    七、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管理监督

    (一)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监管,要会同发展改革、卫生等部门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评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的监督,督促其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按规定完成核定的收支计划。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工作。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切实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执行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确保全面完成收支任务。

    本意见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转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盘锦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逐步建立科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体系,改变以经济收入为主体的分配模式,全面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卫生工作中的重大作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考核原则

    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办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定期考核及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对其工作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坚持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待遇相结合。

    三、工作目标

    (一)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财政保障机制;质量较高、富有效率的优质服务机制;岗位竞争、优质优酬的的用人分配机制;职能部门监督、民主评议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实现五个转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重点由重医疗服务向重公共卫生服务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由追求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效益转变;由按人头补助向按服务效果付费转变。

    (三)达到一个目的

    以维护城乡居民健康权益为中心,全面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达到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四、考核内容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内容

    1.乡镇卫生院考核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服务数量、质量、医疗费用、药房规范建设;药品零差率销售执行情况。

    (2)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工作。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情况。

    (4)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开展情况。

    (5)人事财务管理情况。

    (6)卫生院建设与管理。

    (7)群众评价与监督。

    (8)县级行政卫生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2.村卫生室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和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合理用药、药房规范化建设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诊所、护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体检,家庭出诊、家庭护理指导、家庭病床等服务数量,医疗安全、工作效率、诊疗费用,药品使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家庭健康档案及药品零差率执行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2)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覆盖人口、服务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3)社区服务与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和岗位设置、双向转诊等内容。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考核内容

    (1)工作数量;

    (2)工作质量;

    (3)劳动纪律;

    (4)医德医风。

    五、考核方法

    (一)考核体系。县卫生行政部门按考核标准对乡镇卫生院及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绩效考核的两级考核体系;区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职工进行考核。

    (二)考核时间。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每年6月上旬,12月下旬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2次集中考核,财政、人事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结果年底进行一次复核,复核比例不少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5%。

    (三)考核形式

    1.查阅资料。统计报表、工作记录、疫情报告、疫苗接种、处方、病历等相关文件和医疗文书。

    2.现场检查。内部设置、医疗设备服务流程,庭院绿化、环境卫生及就医环境。

    3.走访调查。走访不少于20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满意度。

    4.召开座谈会。随机组织本院不少于30%的职工和若干患者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

    六、考核结果运用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结果运用

    1.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百分制,分为三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的,按规定全额拨付财政补助经费;考核分数为90分以下的,所得分数除以90计算出得分比率,作为财政补助经费的依据。

    3.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予以全额开资,在综合考虑绩效工资时给予奖励;考核分数为合格的,所得分数除以90计算出得分比率,作为负责人绩效工资的发放的依据;连续两年考核分数为不合格的,免去负责人职务,或解除初始签订合同。

    具体奖惩办法由县级卫生、财政部门研究制定。

    (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的考核结果运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每周期为半年)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工作要求与组织实施

    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人事等部门落实和细化《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抓紧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增强可操作性,提高考核质量。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绩效考核做为落实医改方案的重要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严肃考核纪律,保证考核客观公正。

    县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实施。
本办法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附表:1.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略)

    2.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指标及分值表;(略)

    3.盘锦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略)

    4.盘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略)                              

        盘锦市国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使用管理办法

    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国家基本药物的集中采购、配送使用管理工作,按照国家九部委《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的要求,结合《辽宁省国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实施方案》,特制定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导原则。按照政府主导、市为单位、市县(区)联动、规范运作、质量优先、科学评价、阳光操作的总体思路,积极稳妥地实施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工作,做到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二是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科学评审的原则;三是坚持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原则;四是坚持合理使用药品,严格规范操作原则。

    第二条总体目标。规范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保障基本药物供应;保证中标药品质优价廉,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保证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品,确保用药安全。

    第三条药品集中采购的对象。全市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

    第二章药品集中采购方式

    第四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遵循由省级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原则。具体方式为:

    1.签订合同。医疗卫生机构与中标候选配送企业或药品生产企业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以辖区、县、区为单位统一组织签订基本药物购销合同、统一结算),购销合同应明确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回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医疗卫生机构回款时间从货到之日起最长不超过60天。

    2.需求计划。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满足临床需求的原则,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确定选用中标药品和备案采购品种目录(国家基本药物、我省增加的非目录药品、备案采购品种分列)。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采购计划,由对其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集中统计。

    3.发出订单。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定期通过“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网址:www.lnypcg.com.cn)发出订单,经省政府采购中心审核后,向中标药品配送资格的企业发出采购订单,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网上采购药品。发出订单包括发送采购单、到货确认、退换货等操作。

    4.配送药品。配送企业在接收到采购人通过“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发出的订单需求后,对订单信息进行处理工作(包括采购单响应、配送、退换货等),并配送到采购人指定的地点。

    5.药款结算。医疗卫生机构在完成药品验收后60天内与配送企业结算和支付药款。

    第三章药品集中采购配送方式

    第五条盘锦市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按照《辽宁省国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实施方案(2009年度)》,制定招标工作方案(方案中已明确配送企业资格条件),利用盘锦市政府公开网发布,在市纠风办、市药监局、市物价局全程监督下组织专家接标、议标、评标,做到规范操作,科学评价,阳光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确定中标药品配送机构,报省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六条中标配送企业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规范的药品购销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将中标药品配送企业按照县、区划分,将基本药物和省增加的非目录药品统一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四章药品集中采购销售价格

    第七条全市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一体化管理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和增加的非目录药品全市实行零差价销售。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高于国家和省指导价。

    第八条一般乡镇卫生院允许采购使用我省增加的非目录药品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额,占每月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比例≤10%。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允许采购使用我省增加的非目录药品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额,占每月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比例≤20%。

    第五章药品集中采购使用

    第九条卫生部统一制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医疗机构要根据诊疗范围、临床路径,按照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及国家有关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规定,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第十条医疗机构使用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麻醉、精神以及计划生育药具、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治疗的传染病用基本药物等按国家有关法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中的基本药物保管、购进、不良反应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国家药品法律、法规、规章。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对医院日常用药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建立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合理设定处方指标,对基本药物处方和处方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追踪检查、统计分析。定期公示不合理处方,干预不合理用药行为。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机构,完善医师处方监督检查和药师处方审核制度,加强医师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鼓励医师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基本药物临床使用,发挥临床医师指导合理用药与药品质量管理的作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的作用),为药物治疗的合理、安全、有效提供保障。

    第十四条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所需药品,对药品的有关情况有告知的义务。患者或其家属有权知悉处方所列药品的相关情况,有优先选择治疗效果相同或相近的基本药物权利。

    第十五条医师基本药物处方的开具应遵循《处方管理办法》,使用情况要纳入医师定期考核的内容,其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职务聘任挂钩。对未按规定要求使用基本药物的医师,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医疗机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市卫生局将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药品加成、配备使用等情况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的检查指导,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对未达到基本药物使用要求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盘锦市药物集中采购、配送、使用管理与监督,实行省、市、县(区)三级分级监督,对药品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按照《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辽宁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解释权

    第十八条本办法若未作出具体规定,按照省医改相关配套文件执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市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