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答复 > 2021年

索 引 号: pjsrmzf-2021-000347 主题分类: 2021年
发文机关: 盘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化发展的提案》第36号提案的答复(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1-10-12
主 题 词: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化发展的提案》第36号提案的答复(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10-12 浏览次数:869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一)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快速发展。盘锦以高升和辽东湾新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为平台载体,加大项目建设,初步已形成集聚式发展格局。截止2020年,高升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已入住企业44家,建成投产40家。园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2亿元,同比增长7.04%。主要产业为大米加工、肉食加工、水飞蓟加工以及果蔬加工等。主要项目包括长寿乐集团、丰泽园米业等企业大米加工、深加工;辽宁开味萝卜深加工;阿妙食品、宋大房肉食、鹤乡旺升肉联等企业肉食加工、深加工;沃德药业、华瑞天成生物科技等企业水飞蓟深加工等。辽东湾新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现聚集中储粮、汇福粮油、益海嘉里、京粮集团等粮食加工物流企业17家,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8亿元。主要以大豆、稻米、花生加工和深加工为主。目前年处理大豆能力300万吨,年处理水稻能力17万吨,年处理花生能力25万吨。2020年处理大豆298万吨,产出豆油57万吨,豆粕232万吨。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大洼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8年被批准创建。2020年12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区总面积6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7.22万亩,涉及6个镇街。三年来,大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领导小组+管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园区紧紧围绕水稻、河蟹两大主导产业,以“绿色、生态、循环、集约”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绿色种植基地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生产过程绿色化、产业要素集聚化“四化”建设,成功打造出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交易展示、观光休闲于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为抓手,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目标,整合域内22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和18家河蟹养殖加工企业,将原有的“家庭农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优势延伸扩大,全面形成并落实产业集聚联合、龙头企业联盟、金融科技联扶、稻蟹品牌联带、创新模式联动的“五联”机制,实现了园区建设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统一。

(三)乡村振兴产业园常态发展。该产业园成立以来,坚持“管委会+公司”的发展模式,于2019年成立了盘锦乡村产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乡村产业项目融资、公共基础建设、乡村产业品牌打造、产业产品推广、会展经济服务等职责,并为园区完善路网建设、配套产业发展设施,在产业区建设产业孵化厂房,同时将产业园logo品牌化并进行市场推广,建设乡村振兴网上商城推广盘锦乡村振兴产品。2020年初,完成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现项目审批、园区一站式办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能。产业区重点引进以生态环保厕所、小型污水设备、燃气装备等产品制造为代表的乡村振兴相关产业,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集散地。展示区主要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开展商贸洽谈、创新孵化、创业服务等,实现发展成果展销、科技成果研发、优秀人才引进、高端产业引领。园区通过“产业园+博览会”模式,已成功举办两届乡村振兴博览会。通过乡博会,成功把盘锦打造成乡村振兴“建设商服务商集约商供应商”,首创了全国乡村振兴品牌,汇集了美丽乡村建设康养与文创旅游粮油精深加工智慧农业与装备农业农村产业服务水产养殖与加工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特色优质农产品农资农具未来乡村与智慧生活等成果,形成了盘锦民居建设乡村装备制造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乡村旅游科技创新等乡村振兴产业输出“盘锦模式”同时乡博会吸引了国内外千余家企业客商前来参展投资洽谈集中展示了来自各地30余种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乡村振兴成果及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装备智慧农业乡村旅游名特优新农产品五大领域领域500多家企业产品,丰富了农品品类,为盘锦生产生活市场带来了生机,激发了活力下一步,将继续创新“产业园+博览会+专业展会”模式,筹备办好第三届乡村振兴博览会,贯通线上线下渠道,把盘锦乡村振兴博览会办成“永不落幕”的展会,构建长期常态常驻与集中集聚集散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成果展示展销平台和集散中心

二、培育经营主体力度不断加大

(一)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各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7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2家,市级44家。涵盖种植加工业40家,畜禽养殖加工业10家,水产养殖加工业9家,以及果蔬苗木、食品饮料、饲料加工、农资、育种、农机服务、油脂加工等20家企业。2020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2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6.7亿元,占产业链产值225亿元的51.8%,实现净利润3.3亿元,带动农户17.8万户。今年,向上争取资金800万元,主要用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实力。

(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截止到2020年末,家庭农场名录系统收录了2029个家庭农场和规模经营户,其中实际运营的省、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74个。注册登记16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实际运营的800多个。各县区制定完善了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评选办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社评选办法。2020年,积极向上争取资金,9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获得72万元补助资金;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社补助资金30万元。今年,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获得粮食类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贴息10万元。同时,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宣传农业农村部开展的新农信贷直通车活动,以及邮储银行的惠农贷款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融资平台,截至目前,在新农直报系统申请资金的主体33个,初审通过30个,已有2个合作社和5个家庭农场获得省农担公司授信额度,共计371.2万元。与盘锦邮储银行积极沟通,帮助盘锦源泉奶业专业合作社、盘山县金秋种植专业合作社协调申请邮储银行解决贷款资金,近期省担公司将赴两个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贷款额度。目前,盘山县已获农业农村部批准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国家试点县,试点期为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将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

(三)支持组建产业化联合体。2019年起,我市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加大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合理分工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截至目前,已成功组建联合体9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7家,带动合作社76个,带动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183个,涉及土地16万多亩。今年还将培育联合体6家以上。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500万元,用于扶持联合体发展壮大。

(四)推进农垦企业化改革。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以国家和省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为抓手,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了与农垦土地性质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农垦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已经显现,资源要素逐步盘活,有效促进了全市农垦企业向做大做强方向发展。截至目前,盘山农垦、大洼农垦运行平稳,在盘锦大米产业联盟中正在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一)品质提升行动不断推进。一是以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为支撑,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围绕盘锦大米、河蟹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制修订地方标准14项,加快构建安全、绿色、优质的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二是以充分利用种质资源为前提,进一步推进优质化生产。拟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盘锦市优质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遵循“优品种、提品质、强科技、树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旨在提高稻米生产质量和效益,推进水稻种植结构调整,持续引进、选育一批品质好、食味佳的优质水稻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优质新品种,促进优质稻米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依托两个联盟和新型经营主体,已成功推广锦稻109、锦稻香103、盐粳219、盐粳939等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到近35万亩。光合蟹业的“光合1号”优质河蟹品种在全市推广覆盖面已超过45%。以鑫叶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碱地柿子种植企业正在选育适合我市生长的柿子新品种,通过举办品种推介会,推出精心推选60多个国内外优良柿子品种。三是以实施肥药负增长行动为保障,进一步推进无害化生产制定了《盘锦市化肥农药负增长专项行动方案》《盘锦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典型利用方式技术方案》,全面实施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两年来大力鼓励联盟企业施用有机肥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5%和10%目标要求盘锦大米集团东郭有机肥厂项目已经投产目前已生产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3万余吨通过测土配方搭配使用大大降低了农作物农残含量四是以推广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为基础进一步推进生态化生产依托大洼区现代农业园盘山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稻蟹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打造盘锦稻米绿色生态品牌截至目前全市稻蟹生态种养面积已达到8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53.1%五是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高效化生产2018年以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3个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33.6万亩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实现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品牌宣传推介不断加强。2020年以来,为提升盘锦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组织农事企业参加全国各地国字号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参与辽宁百强品牌评选等活动30余次,各企业30余个产品在不同展会上分获金奖。其中千鹤米业“郁鑫香”、盘锦大米集团“全球”牌盘锦大米在2019广州世界高端米业大会上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这是盘锦大米有史以来含金量最高的奖项。2020年我市出资950万元,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大连、丹东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投放广告,宣传以盘锦大米为代表的辽宁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此提升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光合蟹业冠名蟹稻家”、长寿乐冠名神州沃良.盘锦大米两列沈阳到北京高铁不断扩大稻蟹品牌影响力今年在“2021‘中国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网络评选中,盘锦大米进入2021年度“中国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10强榜单。至此,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品牌价值分别已经达到529亿元、298.7亿元。

(三)产品营销覆盖不断扩大。以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为代表的盘锦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市场覆盖进一步扩大。线下一是建设实体体验店盘锦大米集团投资3000万元在盘锦桔子广场建设米乐商业圈其中十大庄园旗舰店投资200万元还将在北京建设5000平方米米乐世界商超”。二是拓展销售渠道盘锦市粮库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石化签订协议盘粮大米打入全国各地中石化加油站市粮库鼎翔米业秀玲河蟹合作社锦辉农业等企业将盘粮”“粳冠牌大米秀玲牌河蟹及碱地柿子入驻中石油辽宁销售公司昆仑好客便利店市粮库鼎翔米业等企业与京粮集团古船米业即将达成大米OEM销售协议龙人农业与中化合作利用中化分布在农资销售网点销售盘锦大米线上以盘锦大米联盟为例一是打造直播基地已建设7000平米融孵化直播仓储物流功能为一体的魔筷直播基地目前在册网红3700余名常驻基地100余名日均直播带货销售额15-20万元河蟹季新米季销售可达到日常销售10-20倍二是投资电商平台先后投资300万含运营设计流量采购外围推广传统电商平台建设盘锦大米官方网上旗舰店三是建设微商平台与幸福小站合作投资500万设计米乐世界App打造盘锦大米微商销售平台

四)质量追溯体系不断完善。盘锦利用“互联网+农业”,搭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建立完善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逐步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充分利用国家追溯平台,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信息集中,促进“两品一标”企业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生产主体信息录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农业”,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建设,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产品实现了可追溯,可查询。推广“盘锦大米”二维码包装标识技术,全市大米加工重点企业基本实现了质量可追溯。全力推进农垦改革,做好农垦优势产业质量追溯整体推进试点工作,实现了对70万亩河蟹、80万亩水稻进行整体追溯。

(五)品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盘锦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实施方案》《盘锦市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实施办法》,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监管名录,推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采取日常巡查和快速检测相结合等手段,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全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有序开展。通过实施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有效督促种植养殖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速

一)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各县区结合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优势,大力推动“农耕文化依托型、农事节会带动型、农业景观拉动型”等多样化乡村旅游业发展。鼓励经营主体进行要素流动、资本重组和品牌整合,已培成功育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知名乡村旅游品牌。大洼区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盘山县被评为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北旅田园景区和七彩庄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七彩庄园等4家企业被评为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骊珠旅游等5家企业被评为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米域乡舍等3家企业被评为三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北窑、石庙子、杨家、新村、大堡子、平安等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大洼区荣获“辽宁省乡村旅游贡献奖”。唐家镇、西安镇、太平街道、甜水镇等21个镇街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乡镇。大堡子村、石庙子村、红岩村、新村村等19个村被评为乡村旅游示范村。新村村民宿民俗餐饮一条街、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等12户农家乐被评为星级农家乐。已成功打造出以红海滩与鼎翔景区,辽河口芦苇荡景观,绕阳湾景区,王家镇七彩庄园,唐家镇生态新村五大休闲旅游农业特色区。大洼区休闲生态之旅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0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精品景点线路和2021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行(夏季)精品景点线路。

(二)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红海滩”为核心,健全配套设施,丰富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以绕阳湖、七彩庄园、北旅田园、绕阳湾为代表的乡村游产品,打造采摘、垂钓、野营、渔猎等乡村旅游新业态。高升草莓,羊圈子覆盆子,唐家、甜水葡萄,胡家、唐家、新立碱地柿子,石山樱桃等采摘遍布东西南北,已成为消费者休闲旅游的最好去处。苇艺、草编、油雕等旅游商品已成规模化生产,使盘锦一日游、二日游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备。红海滩廊道稻梦空间景点的稻田画已成为与红海滩相映衬的又一风景。去年冬季的“我爱你中国”“瑞鹤福稻”,今年夏季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成为最美大地艺术景观。

(三)改变乡村旅游整体环境。我市全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实施了绿化美化、垃圾治理、污水治理、道路畅通等九大类治理工程,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彻底改变了乡村整体面貌,各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村”标准,为打造旅游度假村提供了新的平台载体,为全域旅游拓宽了发展空间。

(四)开展乡村旅游特色活动。结合各县区乡村特点,不断强化四季旅游主题,重点突破冬季旅游瓶颈,充分利用民风民俗和地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采摘节、插秧节、丰收节、二界沟开海节、卧龙湖冬捕节、激情冰雪季等系列主题活动,撬动冬春旅游市场,形成了“淡季不淡,四季不断”的乡村旅游新局面。

(五)实施民宿“百村万床”工程。我市民宿产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建成民宿及农家乐床位8000多张,民宿村4个,特色民宿在全市各镇街均有分布,主要包括七彩庄园的木屋、北旅田园的温泉等依托乡村景区型民宿;稻作人家民俗村依托村屯改造型民宿;新立杨家、唐家北窑村依托特色产业型民宿;甜水镇二创村、红岩村依托空闲房屋型民宿;西安镇上口子村依托传统文化型民宿;田家街道大堡子村依托外来资金型民宿等。这些民宿使全市的“美丽村”升级为“旅游村”。下一步,以民宿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推动民宿产业集聚发展,通过跨县区、经济区整合重组的方式,将零散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整合,更加有效地承接域内外客源市场。以打造国家旅游重点村为契机,本着“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发展理念,打造以农业认养、果蔬采摘、特色美食为主题的产业特点突出的“旅游特色村”。在特色民宿村建设基础上,以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道路、导览、指示等相关环节进行整改提升,打造出一批以民宿村、美丽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景区,带动农产品销售,创造农民致富增收新途径,满足“食住行游娱购”市场需求。以出台《盘锦市旅游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设立2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为引导,对民宿、乡村景区、旅游厕所等建设明确奖补标准,鼓励季节性农家乐按照“农民主体、统筹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扩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覆盖面。

五、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不断“加码”

一)鼓励涉农贷款投放助力春耕备耕。今年以来,全市各银行机构为春耕备耕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61亿元,同比增长19.7%,涉及稻蟹养殖、稻米加工、禽蛋、畜牧、棚菜等业态。

(二)利用贴息政策解决农民创业难题。各涉农银行机构加大贴息贷款投放力度,各县区积极利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相关政策,中央、省、市、县对息进行比例分担,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贷款成本,激发了农民创业积极性。2020年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27笔,贷款利1.45亿元,共发放贴息6750笔,848万元。

(三)建立农业信贷风险担保补偿机制。市担保集团与农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担保集团通过批量尽调、批量审查、批量放款、降低担保费率等措施,全力扶持“三农”主体运营发展。目前,已办理“惠农贷”担保业务293笔,担保金额1.89亿元,其中,担保费率为1%的担保业务213笔,担保金额1.6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惠农贷”10272笔,金额29.05亿元,惠及60余户企业和4500余户农户,为盘锦市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市政府与省农担公司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由市政府首期出资200万元设立信贷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用于省农担在我市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给予代偿补偿,对信贷担保项目实际到期未清偿债务本金的20%承担补偿责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区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目前,省农担公司在盘锦地区担保业务累计放款金额5.14亿元,项目1746笔,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20084人;涉农担保贷款累计放款金额1.37万,担保项目976笔;在保金额2.78亿万,担保项目1285笔。

(四)金融机构积极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农发行今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5.8亿元,贷款净增11.77亿元,其中,投放粮油类贷款0.82亿元,分别为龙头企业短期粮食收购贷款0.45亿元和仓储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0.37亿元;投放基础设施类中长期贷款14.98亿元,支持了大洼区疙瘩楼水库、三角洲水库PPP项目、盘山县西部镇街宜居乡村及土地复垦建设项目 、双台子区辽河半岛观光园建设项目、临港经济区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二是农业银行积极顺应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方向,全力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信贷供给,累计投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7笔,0.46亿元,投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319笔,0.9亿元。持续加大乡村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围绕“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累计投放特色产业支持贷款1.5亿元,率先实现行政村电子机具更新全覆盖,农村地区小额取现、刷卡消费、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便民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三是邮储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发展理念。本年投放“三农”贷款4.21亿元,净增1.16亿元,增量市场占有率35%。支持“春耕备播”农户1692户,投放贷款2.28亿元。累计建设信用村145个,服务农户3237户,投放无抵押、无担保贷款5.38亿元,行政村覆盖率41%。四是大洼恒丰村镇银行依托多个电子渠道的金融产品,以“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为服务宗旨的专业化的流动银行服务车开到了百姓家门口,便携式自助缴费机在老百姓炕头为客户完成燃气缴费,使大洼地区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全省一流的农村金融服务,共建成便民金融服务站25家,乡镇覆盖率达到84%,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6%,受益农民达11万人,安装“农金通”“自助缴费机”等便民金融机具28台,累计完成金融性业务交易达28万笔。五是盘山安泰村镇银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便民金融服务之旅已近4万公里,覆盖了40余个村,服务受众农户超2万户。同时站点配备了标准化的助农终端机具,帮助农民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查询余额等各种金融业务,并根据民众业务需求,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农村金融知识宣传。

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力

一)完善三个体系,打造精品农业。我市创造性推出产业联盟模式,加快了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构建,有效、有力地推进全市农业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一是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产业体系现代化,为打造精品农业开辟途径。目前,盘锦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拉长。以益海嘉里、长寿乐企业为代表的稻米深加工企业将水稻“吃干榨净”;以汇福、中储粮为代表大豆加工、深加工项目,促进产业规模超百亿;以华瑞天成、沃德药业为代表的水飞蓟产业链,使盘锦成为全国最大的水飞蓟提取物出口基地。二是通过加强技术装备建设,加快生产体系现代化,为打造精品农业奠定基础。目前,全市农机装备、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烘干、冷链等设施完备。以农机为例,目前拥有拖拉机243台,收获机械209台,种植机械500台,配套农机241台,植保机32台,工厂化育苗大棚1735栋,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6.2%。三是通过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快了经营体系现代化,为打造精品农业提供保障。目前家庭农场名录系统收录2029个家庭农场和规模经营户,其中在册家庭农场935家,通过高质量发展,提高了规模经营效益;现有注册农民合作社1677家,通过不断规范服务,增强了为农民服务能力;已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社会化服务组织9家,有效促进了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目前联合体共带动农民合作社76家,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183家;已培育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9家,进一步健全了联农带农机制;成立了两大产业联盟,促进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品牌价值全面提升,进一步推进两大产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两个联盟按照市政府提出的“精品打市场市场保订单龙头结联盟联盟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要求,采用“产业联盟+联盟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通过订单、流转、自建基地、联合产销、股份合作等方式已整合土地104.4万亩(其中盘锦大米联盟82.2万亩);推广种植优质水稻34.5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73.2万亩,带动全市实现85万亩。

(二)瞄准两个市场,扩大出口贸易。2020年,全市特色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全年河蟹出口创汇1909万美元,同比增长18.2%;冷冻辣椒1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6%。水飞蓟出口创汇1657万美元,大米蛋白300多万美元,此外,腌制萝卜、文蛤也有出口。为鼓励农事企业拓展与国外企业合作,增加出口份额,积极对上争取项目。日前,农业农村部已认定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全国第一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该企业在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将会对盘锦农产品出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做为盘锦第一大农产品盘锦大米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正式得到欧盟保护,标志着盘锦大米有权使用欧盟官方认证标志,将推动盘锦大米出口欧盟。

三)利用一个展会,推动产业输出。盘锦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优势,在全国率先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创新形成“产业园+博览会”模式,瞄准全国乡村振兴大市场,连续2年成功举办了乡村振兴博览会。乡博会增加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销售量,扩大了两大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乡博会进一步扩大了河蟹产业输出,目前域外养殖面积已扩大到150万亩,仅辽宁境内就达60万亩,产量1.2万吨。下一步还将通过举办第三届乡博会,同时举办“体验乡土风情,畅游大美盘锦”旅游推介会暨盘锦夏季旅游启动仪式,推出湿地游、乡村游、文化游、温泉游、民宿游等夏季旅游系列精品线路,积极引客入盘,以此提升乡村博览会的影响力和我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招徕力,助推文化、旅游、体育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盘锦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