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11-06 浏览次数:347

盘政办发〔2017〕7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盘锦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28日      

  盘锦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做好全市体育事业,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体育领域供给结构,促进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不断增长,助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打造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步伐,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16〕14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全省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优化体育供给结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促进体育需求和消费不断增长,推动各项体育事业协同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优化结构,增加供给。坚持群众体育、青少年业余训练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逐步优化体育领域供给结构,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建立基本供给、特色供给、个性供给的体育供给结构,增加体育服务资源总量,提供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2.协调供需,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盘活体育协会和社会管理机构运行机制,促进大众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不断增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均衡的需求和供给体系。遵循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引入灵活多样的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3.服务“搭台”,赛事驱动。依托红海滩国际马拉松赛、自行车赛及辽河口冰凌穿越赛、辽宁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等一批国内外体育大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形成职业体育竞赛表演、社会体育、民俗传统体育和各协会俱乐部举办的赛事活动并驾齐驱、互为补充的格局。构建体系完备的公共体育平台,建立多层次结构的赛事体系,充分发挥赛事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总量。

  4.立足全局,融合发展。以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为目标,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体育产业发展理念,激发社会资本投资体育,提高体育资源开放和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体育融合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农林、城建等相关行业的合作,促进体育资源合理配置,高效融合,共同发展。

  (三)工作目标

  体育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建立均衡发展的供需关系,依据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体需求调节供给结构,形成需求与供给及时合理调节的良性互动局面。

  体育供给总量明显提高。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有效分离,体育场馆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存量资源得到盘活;体育资源总量明显增加,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体等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体育供给活力明显增强。协会机制活力显现,赛事驱动明显,产业资本活跃,高端体育产能逐步释放,群众体育、青少年业余训练、体育产业构成的体育生态系统生命力旺盛。

  体育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并发展壮大。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和体育赛事表演产业体系建立;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彩票业快速发展;体育中介和培训产业、体育传媒及智力运动产业形成,并与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康复、体育广告、体育保险、体育会展、体育影视、体育科研、体育文物保护等各种体育相关产业互相带动、协同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全力承办辽宁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辽宁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将于2018年在我市举办。要以此为契机,完善场馆配套设施建设,培养和锻炼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大胆创新,真抓实干,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承办好省运会。

  (二)优化结构,增加有效供给

  1.增加体育基础设施供给。进一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资本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依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着力构建市、县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构建大众健身消费意识主导下的体育产业发展布局。

  2.增加体育赛事供给。丰富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盘锦精品赛事。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以国际化为标准,每年举办“红海滩国际马拉松比赛”,将“红马赛”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金牌赛事。利用辽东湾沿海资源优势及盘锦市水系丰富的河流资源优势,引进国内高水平运动队,举办帆船、帆板和皮划赛艇等高水平运动赛事,打造盘锦水上项目品牌。借助我市海域、辽河、绕阳河及众多水库等水域资源,举办高规格垂钓休闲赛事,全力打造盘锦“垂钓之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举办种类齐全、大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各种群众性健身赛事活动。

  3.增加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满足大众科学运动、运动处方、运动健康管理等多元化需求;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服务大众;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构建新型“医疗保障健康+体育创造健康”大健康保障体系;合理规划、加快推进体育健康社区建设,打造一批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4.增加体育政策供给。建立适应盘锦体育发展新常态的政策体系,将体育健康融入医疗健康制度,提倡健康关口前移,推动建立个人医保账户余额部分可用于健身消费制度。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经认定取得税费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三)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体育资源

  1.创新体育协会运行机制。鼓励社会组织积极进入体育供给侧,借助灵活的机制向社会各领域提供优质体育服务;提供必要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在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等领域的主导作用。

  2.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探索推广“PPP”模式,推动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依托体育场馆建立赛事运营平台。简政放权,设立政府赛事补贴基金,降低赛事举办成本,鼓励社会办赛,建立多层次的赛事体系,逐步融入我省体育场馆联盟。

  3.发挥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借助“互联网+”,积极融入全省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将体育场馆联盟平台、校企联盟平台、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大数据”成果,协调供需关系。推动体育与养老、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营养、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新领域发展。

  4.推动体育场馆功能升级。以承办省“十三运”为契机,加快推动体育场馆综合功能的创新开发,实现体育场馆智能化。建立大型赛事活动保障出色、群众健身消费便捷、符合国际惯例的场馆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5.盘活特色体育资源。我市具有丰富的沿海资源和众多河流资源,要充分发挥好区位水域和气候优势,盘活场地资源,做足湿地、水系“文章”。引进高水平帆船、帆板、皮划赛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广泛开展海钓、水钓、库钓等不同级别、形式多样的垂钓比赛活动,吸引和带动更多人群健身休闲、旅游度假。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利用废弃厂房、库房等兴办各种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开展合适的室内健身项目。制定各种鼓励政策,推进企事业体育场馆设施对公众开放,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四)强化政策引导,做强体育市场

  1.建立产业引导资金,做强体育金融市场。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加强项目推介、落地,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积极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用足用好体育彩票杠杆作用,尝试推进特色体育彩票运作机制,发挥体育彩票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全民健身领域,建设智能化体育健身路径等基础设施。

  2.培育体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强体育企业市场。引导和鼓励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高研发能力;打造盘锦天龙体育文化产业园,建立体育社会团体联盟基地,整合盘锦体育产业市场,带动体育文化全面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为中等国际化发达城市建设注入活力。

  3.积极引导大众建立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做强体育消费市场。以体育场馆(地)为中心构建“15分钟健身圈”,依托体育场馆形成新型体育健康生活综合体;建立智能化健身路径服务模式,灵活利用碎片化绿地、公园等形成全民健身服务网,促进大众积极运动;加强科学运动指导服务,依托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协会建成全民科学运动与健康管理平台,不断提高大众运动科学化水平;建立激励制度,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业余体育赛事,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消费的“乘数”带动效应。

  (五)全面推进体育管理机制改革

  建立适应新常态的体育管理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共治新局面。依据市场需求,实行分类管理,探索推进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积极促进体育场馆经营公司化发展。推进体教融合,积极促进业余体校回归学校教育。鼓励体育企业、行业与体育院校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体育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盘锦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经济区管委会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各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经济区管委会要结合实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通力合作,积极推进全市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实施工作。

  (三)强化宣传引导

  各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经济区管委会要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市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

  (四)严格督查考核

  建立严格的督查机制,督促推进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按阶段节点进行监督检查,对本方案的落实进展情况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