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盘锦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盘政办发〔2017〕14号)(以下简称《农业行动计划》),这是一份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新发展理念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建设中得到全面落实,推动农业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文件,也是市委、市政府“四个着力”全链条部署的组成部分。
《农业行动计划》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具体工作安排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重要讲话,明确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从国家农情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体素质偏低,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竞争要求,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农业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从我市农情来看。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农民收入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行国标线以下贫困人口数实现动态为零。可以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盘锦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是农业,始终位居全省前列,这是全省的共识,赵化明副省长评价盘锦农业是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起点越高往前面临的挑战也就越大,发展和提升空间就越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我市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这些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我们在新常态下,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动农业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努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出新途径,推动农业发展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
为此,我们研究出台了《农业行动计划》,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打造“盘锦特色”现代农业升级版,把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固化成踏实的行动。
《农业行动计划》突出在三个方面协同联动构建三大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2017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10万吨以上;发展设施蔬菜1万亩;大蟹产出率达到50%以上;泥鳅鱼养殖规模保持在8万亩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对此,我们突出在结构调整、方式转变、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协同联动,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方面做出了重点工作安排
(一)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通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资源比较优势,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此,我们安排了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认养和休闲农业、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河蟹养殖提质工程、深入实施泥鳅产业向泥鳅经济转型工程等6项重点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全面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为此我们安排了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深入开展优势农产品质量追溯整体推进国家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提高秸秆综合化利用水平、大力培育“一村一品”等5项重点工作,着力推进农业发展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全面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此,我们安排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造升级农产品田头批发市场等4项重点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农业专项行动计划》是我市结合盘锦落实“四个着力”实际,制定出台的具有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的政策文件,着力构建的“三大体系”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其中,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重在提升农业生产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在完善农业生产关系,二者又共同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