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盘锦市 > 市政府办文件
索 引 号: pjsrmzf-2022-000215 主题分类: 市政府办文件
发文机关: 盘锦市政府 成文日期: 2022-12-07
标  题: 盘政办发〔2022〕26号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盘政办发〔2022〕26号 发布日期: 2022-12-07
主 题 词:

盘政办发〔2022〕26号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2-07 浏览次数:801


各县、区人民政府,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盘锦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盘锦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盘锦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始终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教育规律、坚持盘锦特色,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全市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1.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市财政设立专项奖补资金,积极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公办在园幼儿4426人,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由33.2%提高到44.1%。全市普惠性幼儿园231所,同比“十二五”增加76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由“十二五”的64.5%提高到80.1%,所占比例显著提升。扶持机制初步建立,学前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规范化日益增强,办园质量稳步提升。

2.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全市12所中小学被评为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改革,全市组建义务教育集团18个,集团学校48个,覆盖率53.9%。全市各中小学全部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班级,提前一年完成省定目标。全市中小学推行课后服务制度,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占比96.7%,教师占比82.4%。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8%。

3.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全市8所公办高中均被评为省级示范或特色高中(实验学校)。组建盘锦市高中教育集团和辽河油田高中教育集团。扎实推进全省新高考综合改革,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90.4%。

4.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推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遴选12家市级“教育型企业”,成功推荐3家企业进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信息库。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石油化工、能源装备智能制造2个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共获批14个“1+X”试点专业。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达到93%。

5.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实施以学院为办学主体的办学模式改革,在籍学生达到5729人。1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1名教师当选中国化工学会会士;1个教授团队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个教师团队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会两项金奖。建成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工业生态和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室、分子识别与成像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辽宁)基地等重要平台,为盘锦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

6.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健康发展。通过落实“一人一案”,实施融合教育,推进送教上门工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出台《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全市建成示范型社区8个,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培训、农民工培训累计达12.5万人次。社区学校(学习中心)百分百覆盖,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7.教师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建立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教师与公务员同等享受奖励性补贴。多举措扩充教师队伍,大力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十三五”期间,引进普通高校师范类本科及以上优秀毕业生1250人。实行农村教师差别化补助和乡镇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政策,保障农村教师待遇,增加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通过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倾斜政策,为全市848名乡村中小学教师超岗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在省教育厅提出分两年解决已评未聘副高级教师待遇的政策要求下,我市一次性全部解决954名教师岗位聘任问题,使应该在第二年聘任的近400名教师提前一年多时间享受到高级教师的工资待遇。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7%,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3%。

8.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各学校常年开展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体育艺术2+1”项目现场展示活动。定期开展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大力推动特色校建设,鼓励“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青少年身体素质逐年下滑问题,202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82.7%。2020年我市成为省内少数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00%上报的单位。

9.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育信息化应用进一步加强,实现“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师生信息素养明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进一步深入。“十三五”期间,我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接入带宽100M以上的比例达到100%,多媒体教室率达到100%。

10.学生健康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和城市、城镇幼儿园专职保安配备率达到100%;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门口设置隔离栏、隔离墩或升降柱等防冲撞设施,校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达到100%。在全市所有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功能室,全市专兼职心理教师350余人,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班级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安全保障水平。

11.党的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构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机制。加强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全市中小学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民办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制度,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构建“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强化党员教师“双培养”工程,开展“1+5”党建活动等,载体拓展,举措创新,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全市教育机制改革与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1.建立新机制,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难题。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出台《盘锦市普惠性幼儿园奖补意见(试行)》《盘锦市增加7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完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待遇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完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及待遇有关事项的补充意见(试行)》等文件,努力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难题。调整公民办幼儿园结构,探索公办园多种办园机制,鼓励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公办幼儿园,并纳入建设公办幼儿园专项奖补范围。实施新建公办幼儿园人员总额控制、自收自支或差额补助、全员聘用的新机制。对全额保障、差额保障、自收自支等不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实行差异化收费。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工资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逐步完善教职工补充机制、待遇标准核定机制、职称评定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等。

2.打造新模式,完成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作为辽宁省唯一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完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在改革中实行全科开考,所有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目均纳入考试或考查范围;同时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考核范围。我市在试点工作中开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音美等科目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各方面取得的经验为全省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3.采取新形式,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2017年,我市成为国家首批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并在全国15个试点城市中率先完成同德国在化工类、机电类、护理类等3个专业领域合作项目的签约落地。2018年,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唯一受邀院校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的双元培育改革试点中期评估工作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同年,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东北唯一受邀高职院校参加世界职业教育大会并承办分论坛。

4.创立新方式,实现学生食堂食材统一配送。2015年,全市学校食堂食材实行统一配送,建立起政府统筹、行政部门保障监督、学校需求、配送企业保证实施的食材配送运行机制,形成了配送食材由食材配送企业和学校、市场监管部门“三重安全检测”模式,营造了学校食品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满意可评的饮食放心环境。学生就餐实现了“五个透明”,即管理制度透明、材料来源透明、材料价格透明、加工过程透明、学生消费透明。

5.发展新体制,为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供制度保障。为切实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2019年在兴隆台区先行试点,2020年我市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县(区)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共撤并11所学校,设立20个学区(集团),做优顶层方案;实现了县(区)教育局对所属区域教师编制和岗位的总量核定、人员的统一调配、经费的统筹使用,初步建立起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为增强全市320名班主任教师队伍活力,自2017年9月起,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课后服务工作纳入课后服务范围,并按每月300元标准予以补贴。

二、“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我国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已成为核心和第一发展要素,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梦想,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盘锦教育事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勇担建设全国重要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使命,如何推进盘锦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如何培养时代新人,是盘锦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与挑战。

1.城市战略发展总体部署提出教育发展新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市处在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北方地区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市、东北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链接陆海的现代化智慧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激发内生动力。要求教育领域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有效教育服务供给满足产业人才需求;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满足宜居和推进城镇化的需求。

2.“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明确教育培养新目标。清晰认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推进智育创新,加强体育锻炼,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机制。建设教育强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现代化目标赋予教育改革新任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统筹协调,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科学化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4.“智慧教育”催生教育发展新思维。着力打造盘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全面普及数字校园建设,推动智慧教育基础条件逐步完善;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推动智慧教育学习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完善教育资源平台,推动智慧教育数字资源日益丰富;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推动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成效明显;努力探索区域智慧教育实施路径,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努力形成全市“多点开花,以点带面”的智慧教育工作局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面对新任务新挑战,盘锦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公办幼儿园数量仍需增加,入公办园难问题尚未解决。义务教育城乡间、区域内和校际间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相对薄弱,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普通高中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模式趋同、培养模式单一、有应试倾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还不够紧密,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

2.教育质量有待全面提升。“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现象仍然存在,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仍需要加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与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及评价机制的改革还很不到位,导致一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还很严重,教师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3.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缺乏系统布局和有力手段。教育经费投入未能到达“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要求。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软硬件设施落后。信息化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不充分,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结合不紧密,没有真正实现“赋能作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需持之以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解放思想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望,为盘锦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目标:2025年,实现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供给,教育体系更加协调,教育资源更加优质,服务振兴更加有力,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教育整体水平居于全省前列。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显著减轻。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取得阶段性成果。普通高中教育实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实现有质量发展。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率达到5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5%;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学生就业率达到95%。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特殊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四、“十四五”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以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高中教育发展模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和深化教育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德育优先,五育并举工程

1.突出德育实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制定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切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继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职责明确的德育队伍,建设一支专业全面的班主任队伍,培育一支业务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强化示范引领,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德育示范学校”。

专栏1 教育全面发展评价机制改革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改革中小学校评价机制,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以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2.重点任务

改革中小学校评价机制,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学生评价机制。

3.预期目标

2025年,中小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

2.推进智育创新。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强化学校课程实施主体责任,保障教育教学自主权,在遵循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可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运用教学方式、组织研训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提高学生学业的增值水平和群体均衡度。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造就更好适应和引领创新发展的各类人才。

3.注重体育健康。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完善学校体育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体教结合,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学生校内每天“阳光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有效开展各项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争取稳步提高学生竞赛水平。积极推动校园足球、校园冰雪运动,积极创建足球特色学校、冰雪特色学校,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赛事活动,创新青少年冰雪赛事活动。积极推广棋类、毽球、五禽操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全力推进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持续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等工作。

4.重视美育熏陶。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增强美育熏陶,加强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培养,推进戏曲和话剧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每年举办一次全市师生书法绘画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在辽河美术馆等艺术场馆进行展出,整体提升全市中小学师生书法绘画水平,使其成为盘锦师生的一张名片。每年组织学生到辽河美术馆、辽河碑林、辽河楹联书法博物馆免费参观书法作品,并将此项活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广泛开展校园艺术竞赛及展示活动,定期举办“体育艺术2+1”项目现场展示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专栏2 中考体育、美育改革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范围。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明显提升,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重点任务

制定中考体育和美育改革方案。

3.预期目标

打造体育美育精品课程,培养优秀教学团队、体育美育骨干教师,遴选体育美育特色学校、艺术实践工作坊(学生艺术团)、体育美育示范县区。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市级艺术展演平台,举办年度校园美育艺术盛典,开展大中小学艺术系列展演活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音乐、美术科目测试客观公正。

5.加强劳动教育。贯彻落实《辽宁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精神,开齐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抓实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劳动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创建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发挥盘锦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实践场所优势,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劳动,引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拓宽劳动实践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形成尊重劳动者、关爱创造者、崇尚奋斗者的时代风尚。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细化融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到2025年,建成1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

6.加强法治、卫生健康、生态文明、国防、国家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使尊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增强学生安全防护意识。认真做好学生体质监控工作及统计工作,持续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法,严格控制学生近视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提升青少年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测工作,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升级盘锦市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心理放松室、团体活动室、心理沙盘室、宣泄室等,积极构建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构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级四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

专栏3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不断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构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级四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

2.重点任务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力量,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3.预期目标

2025年,全市2800多名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培训覆盖率100%,取得心理咨询证100%。

7.加强家庭教育。凝聚各方教育合力,弘扬我市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传统,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治理体系,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青少年成为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健全全面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传递正确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逐步帮助家长消除“唯分数、唯升学”理念。

专栏4 推进家庭教育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强化网络家长学校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帮助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2.重点任务

健全家庭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家校共育咨询室,为家长提供便捷的服务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公益文化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公开课,全面提升家长的文化素养,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培养优秀家长典型。

3.预期目标

全市中小学家长学校建校率达到百分之百,家长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家长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真正做到家校协同服务。

(二)实施政府主导,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程

1.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优质发展。坚持政府主导,明确县区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新建小区及时配套开办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开办公办幼儿园。完成盘锦市机关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增加县区直属幼儿园数量,完成大洼区田家镇新建幼儿园项目,实现县2所以上、区3所以上直属公办园。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提升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质量,提高一镇一所公办幼儿园星级比例。到2025年,公办园在园幼儿达到55%。

2.大力推进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支持、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解决入普惠性公办园难”“入优质民办园贵”问题。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

(三)实施公平为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

1.积极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距,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推动在条件成熟的县区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2.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鼓励支持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强化学校课程实施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实际科学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校本课程。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97%。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发挥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尊重和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自主进行选择、参与、表达、思考和实践的权利。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通过“六步两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作业”题库建设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通过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建立学困生帮扶制度,持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

专栏5 有效作业提升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由各任课教师在多种教学教辅资料中精心选取,经同年组同学科教师研讨后编制成各类习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分别布置作业,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掌握并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重点任务

全市各中小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分层次布置作业。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学校定期检查、总结交流,作为评价和考核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3.预期目标

2025年,全市各中小学通过有效作业模式的使用和推广,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3.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场地设施资源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统筹力度,开展“结对子”共建工程,帮扶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完善学区治理体系,统筹学区内资源,开展学区内中、小、幼有效衔接和治理的探索,通过标准校、示范校、特色校创建活动,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积极开发优质学校名师网络课程、专递课堂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突出的学校,依法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四)实施示范引领,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工程

1.全面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依法依规合理控制学校办学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充分发挥省示范高中在育人水平、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特色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省特色高中建设经验,带动普通高中挖掘自身优势,开发课程资源,推进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与发展,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普通高中。落实辽宁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2.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建设新课程、新教材省级示范学校。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指导。

3.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贯彻落实省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开足规定的课时,做好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鼓励学校培养具有特长的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五)实施市场牵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合盘锦经济发展需求,强化实施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与培训功能,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建设若干多主体产业学院以及跨企业培训中心。推进开放办学,加强与省内高校间校际合作,在学生交流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中高职本”贯通培养渠道,发挥职业院校培训优势。到2025年,对外开展各级各类培训达年均2万人次以上。

2.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依托联盟全面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同步推进我市建设全国重要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到2025年,依托联盟形成3—4个专业化特色显著、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规模较大的优势产业群,建设20个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共享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累计培育5家以上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3.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总结推广“双元”办学经验,全面开展订单、定向培养,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精准供给。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项目化、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培养。全面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加快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到2025年,所有公办职业院校进入省级以上“1+X证书”制度试点行列。

4.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以精英引领为抓手,以自主培养为主导,以合作培养为补充,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职教名师队伍。到2025年,力争新培养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5人,市级教学名师10人,市级专业带头人20人。建设2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个左右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60%以上。

5.加强职业院校“双高”建设。聚焦服务高端产业,支持优势专业群率先发展。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为重点,完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全面实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高职院校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实力,努力创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化中职学校。力争到2023年打造1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3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10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

(六)实施全面覆盖,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健康发展工程

1.加快完善特殊教育。落实辽宁省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行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教育。完善由县区政府负责,教育、民政、残联、乡镇(街道)等协同落实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提供重要保障。完成市特殊教育学校扩建工作。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保障特教教师待遇。

2.发展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发展机制。推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相互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创新社区教育的体制机制、载体平台、资源供给机制和途径方式,使学习型社区建设不断呈现新亮点、创造新品牌。依托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继续教育基地,为现代产业工人、进城定居农民工、现代职业农民和退役军人提供继续教育培训。

3.规范民办教育。切实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把党的工作融入民办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运行和发展过程。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严格按照《辽宁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要求加强收、退费管理。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优化公民办义务教育结构,县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15%以内。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加强民办学校学籍管理。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确保“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保证在校学生“人籍一致”。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按照“提标准、控数量、保质量、促发展”原则,对培训机构进行分类,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建立县区统一的含有收费金额、银行账户等信息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台账。建立“保证金”制度,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履约保证金、大额资金异动预警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未经许可开展学科知识培训行为,以早教、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行为。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单”制度。

专栏6 规范民办教育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引导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制度体系。

2.重点任务

加强和规范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加强和规范民办学校收费和审批管理;加强和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和规范民办学校办学条件。

3.预期目标

2025年,基本形成办学规范、健康发展的民办教育体系。

(七)实施改革驱动,校长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1.继续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制定校长职级制实施办法。加大学校行政领导人员聘任制推行力度,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副校长聘任中的参与权和选择权,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择优选聘中层管理人员。跨校(集团)竞聘、交流支教等逐步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到2025年,交流人数达到参改人数的8%。充分利用盘锦市县管校聘教师服务平台,采用“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手段,实现工作流程信息化,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管理。

专栏7 县管校聘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继续深化、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将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的不足由数量的“削峰填谷”向质量的相对均衡过渡,逐步实现流动人员由“数量”向“质量”迈进。

2.重点任务

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管理。将县管校聘的全部工作流程用信息化的方式管理,实现对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科学、规范、高效的现代化管理。

3.预期目标

2025年,基本实现城市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优质均衡。

2.发挥学校在教师招聘和职称评审过程中的自主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具备条件的学校,由其自主按规定组织公开招聘,并按要求备案。学校依据核定的编制、岗位数量及岗位结构比例和教育教学需要,提出教师招聘需求和岗位条件,并全程参与面试、考察和拟聘人员确定;按照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中初级职称和岗位由具备条件的学校依据标准自主评聘,高级职称和岗位按照管理权限由学校推荐或聘用,并依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实际业绩,推动教师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完善岗位晋升激励,切实落实教师岗位职责,把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3.加大力度有效补充农村教师队伍。让优秀的师范类本科以上毕业生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实行岗位到校的定向招聘,有效改善师资队伍的不足。定向招录到边远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原则上五年内不得交流、调动。城区新入职教师应优先安排到农村学校服务。到2025年,通过采用不同形式招聘新教师,使农村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0周岁以下。

4.大力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在调整分配学校专业技术岗位时,要向偏远和薄弱地区学校倾斜,适当增加不少于2个百分点的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同时,在全地区教职工岗位总量内,预留不低于10%的中、高级岗位实行集中调控和管理,优先满足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的职务评聘。

5.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评价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际成效,并作为对学校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对校长教师实施考核表彰的重要依据,引导和促进学校持续改进提高办学水平。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在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分配,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

6.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培训。科学规划干部、教师队伍培训工作,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名校长、名师团队为依托,继续实施“送教下乡”“名师引领”工程,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和乡村导师团队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师干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全面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的施教能力与水平。到2025年,培养市级及以上名校长15名、骨干校长50名,培养市级及以上学科教学名师50名、学科带头人150名、骨干教师1500名、优秀班主任500名。

7.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严格按照师生比例配齐配足思政课教师。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专项规划,建设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组织思政课教师考察调研,开展理论和教学研修,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功底、专业素养。健全思政课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施“送教下乡”“名师引领”工程,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施教能力与水平。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明确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评价中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设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要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联系实际、成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师优秀代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专栏8 体、音、美、劳、思政和卫生保健教师队伍提升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加强体、音、美、劳、思政和卫生保健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定向招聘等方式按照标准配齐配强学科教师,用三年时间实现校校有体、音、美、劳、思政和卫生保健课名师。

2.重点任务

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完善学校体育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体教结合,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教学和美育工作,加快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美育机制,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相关课程,组织好校内校外劳动,进一步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强化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3.预期目标

2025年,基本实现城市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优质均衡。

(八)实施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工程

1.强化投入,积极探索建设智能化校园。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做好无线校园、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等的建设和应用工作,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稳步推进学校网络基础设施与多媒体终端配置的更新换代,统筹建设管理服务平台,将数字资源作为学校教学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继续实行“政企”合作模式,加大合作力度,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智能化校园建设新模式,不断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

2.整合资源,增强教育数字化供给。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联与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现有平台结构,全面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与学习空间的全覆盖。按照《数字盘锦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工作任务安排,推动完善集教育资源、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家庭教育、师生个性化发展等于一体的全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数据统一管理。

专栏9 盘锦市“智慧教育”工程建设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基于我市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国家、省精神和我市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开发、建设各种必要的应用,并将我市现有的如:中小学招生、教师招聘、教育督导、中考报名等应用整合到统一的大平台之中,形成适应我市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综合性“智慧教育平台”。

2.重点任务

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教学类应用建设、教育评价类应用建设、管理类应用建设、其他特色应用。

3.预期目标

2023年,完成盘锦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赋能”作用,促进教育教学效能大幅提高,全面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盘锦智慧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3.突出应用,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逐步缩小校际间差距,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推动市级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创新优质教学资源研发方式,鼓励学校、教师、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积极开发优质学校名师网络课程、专递课堂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4.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育技术专业支持服务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进一步组织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和2.0的培训。遴选学科骨干教师开展智慧教学能力研修,打造一批智慧教育名师。创新工作模式,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教育信息化一线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队伍、引进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解决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问题。

5.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严格落实各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体系,规范各类教育应用系统与新媒体的应用,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紧扣职能定位,以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首要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职责使命,不断健全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系,贯彻执行《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慎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管宣传、管阵地、管意识形态,建立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2.抓好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加强对中小学校、民办学校、公办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分类精准指导,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加强党支部建设,推动党支部履行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抓好教育系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引导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争当“信念坚定的表率、道德高尚的表率、传道授业的表率、大爱无边的表率”,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整治“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把教育系统遵守政治纪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点。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4.加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思政课建设新格局。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全面提升教研水平。遴选学科带头人担任集体备课牵头人,学校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汇聚办好思政课合力。

(二)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1.切实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按政策、标准足额落实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保证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

专栏10 盘锦市教育投入考核机制改革专项行动

1.重点内容

基于我市教育投入实际情况,结合省以上转移支付资金及各项教育投入指标,对县区政府在各级各类教育领域的投入情况制定对应的考核机制。

2.重点任务

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投入考核机制,建立各项教育资助投入考核机制,建立教育专项资金投入考核奖惩机制。

3.预期目标

2025年,通过考核机制逐步形成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2.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完善落实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鼓励出资、捐资办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和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以及扶困助学的政策体制,扩大社会资金进入教育的途径。

3.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实施精准帮扶,落实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继续巩固义务教育资助全覆盖成效,继续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做好高等院校困难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政策。

(三)切实加强依法治教

1.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教育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行为。依法依规处置涉校涉生纠纷,切实保障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本校特色并符合本校实际的学校章程和相关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内控机制,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推动学校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等制度,健全协同工作机制。

(四)加强全市校园安全建设

完善校园安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加强教育系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消除校舍安全隐患,重点做好校园消防维修改造。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后勤保障机制,规范学校食堂管理,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制。完善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遏制重大安全事件发生。

(五)推进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建设

1.不断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建立上下贯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督导工作“四保障”,即:机构健全、编制明确、人员配齐、经费落实。建立完善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完善督学准入制度,配齐配强专职督学,加强督学队伍培训。

2.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规程,充分发挥督导委统筹规划、指导教育督导工作的职能。健全沟通联动机制,建立成员单位依法履行教育工作相关职责的工作机制。健全教育督导问责制度,推动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建立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与教育决策和执行相协调的教育督导制度。

3.构建科学高效的督导评估运行体系。从规范督导流程、精准指标设置、强化结果运用入手,创新督导评估方式方法,科学开展县区政府履职评估、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等常态化督政督学工作,实现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形成全员覆盖、过程完整、流程规范、指标精准、结果有效的督导评估运行体系。

政策解读:《盘锦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图解版)《盘锦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