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区贯通协同“三方责任” 纵深推进不放松
大洼区坚持把党委政府、纪委监委、职能部门“三方责任”贯通起来、协同推进、合力推动,切实以责任联动提升治理效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保障。
主体责任一贯到底。“一把手”示范带动。全区16个镇(街)全部建立了党政“一把手”和纪委书记分别牵头的“双专班”工作机制,发挥专班统筹调度作用,推动相关行业领域深入整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和统筹协调”的良好工作局面。
监督责任综合发力。区镇和职能部门三级统筹调度。召开整治调度会 7次,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16个镇街和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调研,督促指导围绕国有农场“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研究制定“1+N”制度体系。领导包案带案。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带案机制,分包联系重点关注镇街,推动区包镇、镇包村。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包直抓疑难复杂、干扰多阻力大等重点案件17件。严格把好案件质量关。区纪委常委会对案件质量评查进行专题部署,制发案件查办工作提示,及时发现并纠正案件质量问题。分管领导带队抽查案件材料,对关键环节严格审核把关,督促把案件质量评查贯穿全过程。目前已评查案件327件,并选出6件优质案件作为全区指导性案例,助推案件高质量办理。
监管责任协调联动。用好“组组会商”。向区直单位“一把手”发送工作提示函,推动55家区直单位党组(党委)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组组会商”67次。组织召开办好民生实事区直单位座谈会,推动聚焦本领域问题再发力,加快形成一批整治成果。项目化推进整治。在全区确定国有农场“三资”管理和行政执法领域2个“小切口”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区直32家单位选取“自选项目”开展整治,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整改整治行业问题185个,形成重点整治与全面整治互促共进的工作格局。持续严督实导。成立督导指导组,已对8个重点区直单位实现督导覆盖,发现并交办15个问题,着力推动区直部门从区级层面实现对共性问题的上下贯通深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