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答复 > 2020年

索 引 号: pjsrmzf-2020-003317 主题分类: 2020年
发文机关: 盘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推进石化物流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的提案》第002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10-30
主 题 词: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推进石化物流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的提案》第0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0-30 浏览次数:528

市政协经济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石化物流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服务中心为全面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石化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工作部署,贯彻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围绕全市物流基地和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促进全产业链发展,聚焦产业发展短板和问题,着力构建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石化物流体系,更好发挥石化物流业在石化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凝心聚力推动盘锦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结合中心实际,将关于推进石化物流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石化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石化物流业规模显著扩大。随着华锦阿美、宝来巴塞尔、辽河储气库群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相应的石化物流产业发展得到了有效推动。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石化物流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重点企业26家,重点危化品仓储企业5家,总库容34.2万m³,贸易额约为210亿元。危化品运输企业192家,运输车辆共计5333台,加上域外700-800辆,共约6000台,占辽宁省总量近四分之一。天天好德石化网、北化网、原料网等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业务覆盖东北三省、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北方华锦石化产品交易中心业已投入运营,预计年交易额达200亿元。盘锦海航实业有限公司、盘锦联成仓储有限公司等石化物流龙头企业快速崛起,石化物流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初步构建起了与石化产业相配套的物流保障体系。

  (二)港口配套功能显著提升。盘锦港已建成泊位25个,已投入运营16个,其中,包括5个5万吨级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泊位、1个10万吨级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泊位,1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年通货能力达到7000万吨。2019年盘锦港共完成吞吐量4756.1万吨(包括东西作业区各港口企业),其中,油品吞吐量2016.2万吨,液体化工品吞吐量28.6万吨。港口开放功能逐步提升,现已建成通辽、法库、辽中、齐齐哈尔等内陆干港7座,陆续开通了16条集装箱直航航线和23条外贸线路。“盘满欧”、“盘蒙欧”集装箱班列开通,使盘锦正式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通道。构建了以港口为核心,对接国际、连接腹地、服务全国的物流网络。

  二、石化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化工生产中心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带动了亚洲地区的石化物流发展。作为亚洲石化产业规模最大的中国,石化物流业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扩张,石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日趋完善。尤其是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等地,如:上海建设漕泾化工物流园区和亭林综合物流园区两大物流园区,同时附带若干专业物流中心和仓储基地。天津建立专业危化品交易市场,有相应的仓储设施与之匹配,专门从事危化品集中交易、专业储存、统一配送。

  总体上看,虽然全市石化物流业取得了较大进步,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但与国内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等石化物流业体系健全、设施功能完备的先进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石化物流业配套不完善、支撑体系不完备等问题仍然突出。依据我市在建和规划项目情况,到2025年,盘锦炼油能力和乙烯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年、420万吨/年,产业规模将跨入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迫切要求我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快推进石化物流业发展。

  (一)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未能满足石化物流发展的要求。目前,港口码头基础设施仍处于建设中,港口吞吐能力没有充分利用,石化物流园区、危化品停车场、仓储库等基础设施大部分还处在规划建设阶段,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石化物流资源分散,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有效联运互动比重不大,铁路物流缺乏统一规划,作业手段和方式落后。

  (二)石化物流企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全市石化物流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弱”的态势,第三方物流发育明显不足,规模以上石化物流企业占全市石化物流经营主体比重较低,大部分石化物流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

  (三)石化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全市大部分石化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运作方式,开展石化物流业务多数只停留在储存、运输、装卸方面。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全面应用。

  (四)对石化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部分生产企业仍没有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务中剥离出来,交给独立的物流服务单位运作,致使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三、推进石化物流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的举措

  (一)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依托我市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石化物流领域广泛应用,推进互联互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在运输、仓储、配送、多式联运等领域应用,提升从石化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到企业端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形成电子商务全渠道、多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石化物流组织模式和流程创新。以辽宁天天好德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北方华锦石化产品交易中心为切入点开展系列调研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辽宁天天好德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以”石化产业+互联网“为发展方向,涵盖石化物流供应链招商交易大厦、天天好德石化商城、天天好运物流配送管理中心、智能危化品仓储区、危化品专业停车场五个平台。以线上线下B2B+O2O模式为核心,发展石化贸易、物流运输、仓储租赁、金融服务、电商平台“五位一体”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打造中国北方地区差异化、专业化、高端化的石化产品交易服务共享平台。北方华锦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是双台子区通过“深入融合华锦”战略、开展政企合作的一个成功尝试,包括石化产品交易大厦、华锦产品发运中心、智慧化停车场三个部分,含有华锦上下游企业集聚平台、石化贸易交易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配套服务平台“五大平台”,并配有780个停车位和洗车、修车车间等配套设施,旨在建立集交易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全产业供应链。通过实地调研,梳理企业在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和解决措施,协调县区、市有关部门对行业发展集中反映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二)强化组织协调,加快产业布局。做好石化物流业的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与县区、经济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建立工作协同机制。深入盘山县、双台子区、辽东湾新区等地调研座谈,梳理各地区石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超前谋划“十四五”石化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市石化物流业集约、智能、绿色、安全的发展方向,打造国内领先的国家石化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重点布局三大石化物流产业基地,辽东湾新区依托石化产业和临港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原油码头和专业化学品码头原料及产品便捷的运输优势,力争打造成为从炼化一体化到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的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与之配套的石化物流体系已初步形成。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依托兵器集团北方华锦化工集团石化资源,建设北方石化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以华锦集团的石化品经销、物流配送为支撑,通过结合代理贸易商和“互联网+”的销售方式,将线下石化产品资源与线上交易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紧密融合,石化物流产业配套服务日趋完善。盘山县依托便捷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发挥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规模效应,科学谋划,提前布局,推动盘山县石化贸易物流产业平台建设,提升石化物流服务水平,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完善基础设施,助力产业发展。围绕建设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路协同发展,多式联运、功能层次清晰的效率高、成本低、辐射力强的石化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强港口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30万吨原油码头、10万吨级航道及港区配套建设。加大对辽东湾新区、双台子区、盘山县等重点石化区域的仓储设施投入,做好统筹布局,长远规划,提高仓容利用率,对确有需求县区可建设汽车运输服务中心。目前重点推动油品综合管廊、国际化石化专用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协议,成立“辽宁锦联管道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油品综合管廊项目,建设锦州港到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全长约140公里的长输管线,其中原油管线1条,设计输送能力1000万吨/年,汽、柴油管线各1条,设计年输送能力均为150万吨/年,总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国际化石化专用路项目顺利推进,极大提升了盘锦石化产品交通运输环境,满足石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为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四)完善保障机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和人才保障体制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调整优化税费政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保障措施。一是加强与县区、市直相关部门沟通,结合我市石化物流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等专业协会组织,征求盘锦石化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促使产业发展与政策有效衔接,为盘锦石化物流业发展奠定政策基础。二是强化人才保障,深入县区、企业调研,了解全市石化物流业人才需求情况,对《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试行)》等相关人才政策进行研究完善,形成石化物流产业人才引进政策依据,强化急需人才引进力度。邀请行业专家有针对性开展石化物流培训活动,提升域内石化物流从业者专业化水平,为盘锦石化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五)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市商贸物流中心紧紧围绕石化物流产业链条发展,在推动我市石化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瞄准国内外龙头企业,积极对接企业来盘合资合作。一是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鼓励盘锦现有散而小的运输、仓储企业加快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引导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引进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技术,加快向高端化专业化石化物流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石化物流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和鼓励盘锦本地石化企业的物流自营机构不断完善功能,逐步实现与母体分离,成为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二是引进发展一批标杆企业,抓住盘锦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机遇期,充分利用盘锦优越的石化物流发展条件,围绕梳理的20余家国内外重点石化物流企业,开展招引工作,引进一批具有标杆性作用的石化物流企业,带动盘锦本地石化物流企业发展,促进盘锦石化物流业整体水平提升。

  以上内容是中心对贵委的提案的答复,欢迎贵委对中心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十分感谢贵委对中心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贵委的更多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