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乾调研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工作情况
12月27日,副市长胡振乾前往华锦集团、国网盘锦供电公司、辽宁浩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工作开展调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北斗规模应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我市积极参与了工信部北斗试点城市的申报工作,提出“1+10”北斗+数字盘锦构想,打造以北斗+石化为核心领域,以北斗+文旅、农业、海洋、电力、通信、水利、交通、港口、城市、产业为重点领域的北斗+数字盘锦新模式。在全国首批39个试点城市中,成为辽宁唯一入选的地市级城市。
本次调研选取石化、电力及海洋牧场三个领域,其中,华锦集团面向炼化一体化安全生产,积极推进北斗时空信息和位置服务深化应用,依托北斗系统的精准定位,全流程跟踪和监控石化作业过程,提升智能化调度和决策水平。国网盘锦供电公司开展了车辆、无人机等北斗终端设备的升级替换,大幅提升输电线路运维精确度,保证线路高质量、无缺陷运行,助力公司设备运维方式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农发集团自主建造的“辽科2号”是全省唯一搭载“北斗+5G”信息监测硬件的科考监测船,通过科学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有效改善海域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安全。
胡振乾指出,本次试点的获批,为我市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各项试点任务的推进有助于加速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合作推广,有利于全市北斗产业链延伸、北斗技术研发,全面赋能老工业基地产业安全,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
胡振乾强调,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北斗规模化应用的重大意义,切实利用好试点城市这一重要优势,以“1+10”重点领域为引领,将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大众消费、工业制造等各项领域,在高标准完成试点各项任务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应用深度和广度,加快推进全域全场景应用。同时,要结合盘锦产业特点,突出产业优势。在石化和精细化工等领域,有效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和时间同步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本质安全;在电力领域,加快开展北斗设备的升级替换工作,为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海洋牧场领域,推进船舶、人工鱼礁等关键设施的北斗应用,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胡振乾要求,各级部门要不断加强基础保障,确保北斗应用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与突发情况下能够稳定可靠运行。要主动对接北斗时空信息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本次试点城市枢纽作用,将北斗产业与“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海洋经济”“先进制造”相结合,做好园区北斗产业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加大企业培育招引力度,推动盘锦由“+北斗”应用融合向“北斗+”产业融合跨越发展。
市工信局局长崔洪奎参加本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