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只丹顶鹤扎堆辽河口,盘锦成为众鸟越冬“网红地”!
冬日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苇海起伏,冰雪相间,大群野生丹顶鹤在田野里休憩、觅食。鹤群不时在辽河口上空飞翔、起舞,悠扬的鹤鸣声不时从中传出,舞动的身姿在天空划过优美的弧线,也勾勒出冬季辽河口独有的景致。
“今冬,辽河口湿地迎来了近200只野生丹顶鹤,远超去年冬天的112只,具体的数据还要等到1月份全国同步调查后才能确定,但目前来看来盘过冬的野生丹顶鹤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冬天了。”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工作人员赵仕伟说。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球现存的15种鹤中仅分布于东北亚的一种,除在日本北海道栖息的1900余只不迁徙种群外,分为2条迁徙路线。一条由俄罗斯、中国黑龙江东部至朝鲜半岛越冬;另一条由俄罗斯、蒙古、中国内蒙古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至江苏盐城越冬。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系统,盘锦辽河口成为丹顶鹤南北迁徙最集中的停歇地和越冬的最北限,也是我国丹顶鹤第三大越冬地。
除了丹顶鹤之外,白头鹤、灰鹤、白鹤、豆雁等越冬候鸟也纷纷现身,它们的种群数量较往年均有增加。各类候鸟种群数量的增加,与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有关。近年来,盘锦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湿地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使辽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健康,为丹顶鹤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市林湿局和市林湿服务中心在保护区内划定投食区域,确保丹顶鹤食物充足;对保护区实行全封闭管理,避免丹顶鹤的越冬生活受到人为干扰;加大湿地内部和周边村庄、田地的巡护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对丹顶鹤造成威胁的因素;构建“鸟类救助绿色通道”,保证在发现伤病丹顶鹤时能够及时进行救助;对包括丹顶鹤在内的来盘越冬鸟类种群开展实时监测,根据种群栖息状态和气候变化,灵活调整各项“越冬保障服务”。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