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上级媒体看盘锦

共护绿水青山 共享生态红利 ——《人心好,鸟知道——辽宁盘锦湿地保护调查》在我市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836


本报讯(记者王双)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储存了丰富的淡水、泥炭、野生动植物、遗传基因、能源、景观和人文等资源,已成为用途最广、利用程度最高、利用强度最大的系统之一。盘锦,一座轻放在湿地上的城市,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断探寻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努力恢复湿地生态本色:为了斑海豹和黑嘴鸥的安宁,本已动工的辽河大桥一再迁址,滨海大道向北绕弯;湿地面积已占城域大半的盘锦市,仍自我加压主动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环保人士与开发企业由对着干变成了一起干……


9月14日,《经济日报》以新闻调查的形式,整版报道了盘锦湿地保护的经验及喜人成绩,对多年来盘锦人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给予肯定和点赞。作为辽宁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典型代表,盘锦湿地保护经验,守住了一片红滩绿苇、惊艳世界。因此,报道刊发后迅速发酵、升温,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学习强国等各央媒融合平台加推,《辽宁日报》、辽宁卫视及我市各级媒体、公众号纷纷转载报道,广大市民更是点赞留言、关注热议。一时间,手机被刷屏,大家认为盘锦还广袤湿地清新本色,在重拾人与自然的互信共美的过程中,守住生机和生计的平衡,让有害变成有爱,诠释盘锦湿地救赎的借鉴价值,更为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生态湿地保护的“盘锦样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丹:人与鸟和谐相处是对湿地环境保护的最好注脚


碧水蓝天,飞鸟成群。在张丹眼中,是别样的乡愁。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赵圈河人,她对这片湿地有着深深的爱恋,深入骨髓,难以割舍。


“人与鸟和谐相处,是对湿地环境保护的最好注脚。”看了《经济日报》关于盘锦湿地保护的报道,大洼区赵圈河镇副镇长张丹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苇塘里鸟儿确实比前些年多了,这得益于近些年我市大力推进的退养还湿工程,也得益于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赵圈河镇位于大洼区西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是一处湿地资源得天独厚、红海滩遍地尽绯、芦苇荡碧波浩淼、万计候鸟栖息流连的生态保育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这片红滩绿苇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鸟类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张丹说,推进“退养还湿”,还原湿地生态,让广袤的滨海湿地再现勃勃生机——绿苇红滩快速生长,鱼虾开始洄游繁殖,进而带动鸟类来此栖息觅食,增加生物多样性,为候鸟的栖息觅食提供安全环境。如今,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丹顶鹤、东方白鹳、天鹅、黑嘴鸥等多种珍稀鸟类,还栖息繁殖着雁、鸭、鸥等水鸟数万只,春季高峰期候鸟日过往量达10万多只,人鸟共处的和谐景象得以重现。


徐伟:保护“地球之肾”,林湿人一直在路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林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伟说,绿水青山蕴藏“生态红利”,湿地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建共享。


徐伟认为,《经济日报》刊发报道《人心好,鸟知道——辽宁盘锦湿地保护调查》,就盘锦如何恢复湿地生态本色,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和分析,对盘锦人的努力付出给予肯定和称赞。他说,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全面推进辽河国家公园协同创建工作,实现重要物种繁殖地、栖息地全面保护;实施湿地生态修复项目,退出8.4万亩养殖池塘恢复为自然滩涂,有效增加改善候鸟栖息地环境;持续加强湿地保护,完善湿地保护体系,维护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护‘地球之肾’,盘锦林湿人一直在路上。”徐伟说,保护湿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林湿局将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工作落实,严格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在全域性保护和智能化监测上下功夫,在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上下功夫,不断强化与其他部门、企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通过开展“净滩”、湿地讲堂等活动,进一步形成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湿地保护难题的解决。


方青:盘锦人为湿地保护付出的一切没有白费


“有努力就有回报,盘锦人为湿地保护付出的一切没有白费。”市融媒体发展中心行风热线主持人方青说,“看了《经济日报》的这篇关于盘锦湿地保护的新闻调查,既为大报记者的视角和笔力感到佩服,同时也深深地为政府部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作为、不惜重金推动‘发展保护’向‘保护发展’转变的行为,及退养还湿的养殖户放弃自身利益深明大义的举动而感动!”


方青说,当年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到盘锦,很快就知道盘锦被称为“鹤乡”“黑嘴鸥之乡”,是名副其实的“湿地之都”。后来,作为一名志愿者,自己曾多次参加黑嘴鸥保护协会开展的保护黑嘴鸥家园的“净滩”“投放沙蚕”系列活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多年来,方青一直关注着盘锦湿地保护工作,先后采写了《刘德天和他的“绿色梦想”》《长大的红海滩》《多情的湿地》《辽河口湿地成为万只候鸟南飞北归的驿站》等多篇关于湿地新闻报道,并对盘锦建市以来第一部地方法规《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进行广泛宣传。

 

  盘锦,一座轻放在湿地上的城市。每一个人都是它的守护者,更是它的享有者。方青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湿地不仅成为盘锦的“金名片”,更成为盘锦对接世界的“密码”,树立起没有高度的“地标”!

李阳:重视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的协调十分重要


“封闭保护区内油井,意味着年均直接损失上亿元。为了保护这片湿地,我们企业付出了很高的代价。“9月18日上午,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质量安全环保科的李阳说,“我们企业始终以最坚决的态度贯彻环保法规,以最严格的要求落实环保责任,以最严密的措施防控风险、治理隐患,以最有效的手段提升全员环保履职能力,努力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美丽海洋”,作为集陆、滩、海油气开发于一体的油田企业,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始终把环保工作视为提升社会影响、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抓手,积极践行“生态开发、清洁生产”理念。9月18日,李阳与同事们一起参加了市林湿局组织的2021“世界清洁日”净滩活动,在一次次弯腰捡拾垃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湿地生态保护意识。


“重视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的协调十分重要。”李阳说,近年来金海采油厂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的交流互动,高质量开展“6·5环境日”“世界海洋日”“环保万里行”“清洁海岸也是绿水青山”等环保系列活动,年清理海洋垃圾10余吨,累计救助斑海豹和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10余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更积淀了深厚的环保文化。


刘刚:万鸟齐飞的美丽景观就是对盘锦人最好的回馈


“万鸟齐飞的美丽景观,就是对盘锦人最好的回馈。”在市融媒体发展中心《盘锦日报》摄影记者刘刚眼中,大美湿地不仅是新闻素材的来源,更是大自然赐予盘锦的宝贵财富,他说:“保护湿地,让万鸟常驻、绿水长流,是我们盘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名资深的摄影人,刘刚从建市初期开始,就经常拿着相机到红海滩、芦苇荡里去采访。刘刚说:“过去那片红海滩,就是咱老百姓说的三角洲、赵圈河。那时候,没有路。后来,路修好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摄影,喜欢拍鸟。于是,大家就开始找各种大野地,搭帐篷、支三脚架、撒稻谷等鸟来,就为了拍丹顶鹤在红海滩或者芦苇荡上翱翔或者丹顶鹤、黑嘴鸥在盘锦湿地上栖息的每一个瞬间。”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看到市委、市政府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的决心和务实行动让我感动。”刘刚说,这些年来,盘锦的自然环境让鸟儿们爱上了这里。同时,在采风和采访的过程中,他也发现摄影爱好者们不仅爱拍盘锦的风光和鸟类,更爱上了盘锦的风光和鸟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手中的快门去宣传、呼吁保护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刘德天:是褒奖,更是鞭策


“盘锦市湿地保护是项大工程,历史之久、涉及面积之广、工程量之大,工作难度之巨,成果之突出,在中国绝无仅有。把这样一个大工程反映清楚,洋洋万言不算累赘,而记者仅用4000多字写出精彩的报道,可见记者之功力。”在刘德天看来,这篇报道写的客观、全面且非常“精彩”,这不仅是对他和所有为这片湿地努力付出的盘锦人的肯定和褒奖,更是一种鞭策。


亲海、近海、观海,是人们的一个良好愿望。但是,“人进鸟退”则让每一个爱鸟人忧心忡忡。刘德天说,从滨海大道向北绕弯、环保人士与开发企业由对着干变成了一起干等很多事上可以看出,盘锦社会各界人士的湿地生态保护意识是越来越高了。正如报道所说,一家企业在湿地中建起了一片停车场,因噪声和油气污染影响鸟类栖息。这件事曾几番交涉未果,后来放到网上,停车场拆了个干净。“以前我们和企业在保护湿地上是‘背对背’,现在没有分歧,有劲一起使。”刘德天说,“我们‘环保宣传万里行’的启动仪式就在那个企业的院子里举行;我们把那里建成环境教育基地,一起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我们一起清洁海岸,捡拾海洋垃圾。如今,保护湿地的心,已拧成一股绳。”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不过是一根最脆弱的苇草,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记者把这句名言献给盘锦这些保护湿地的人们,这是最珍贵的礼物。


世界清洁日志愿者开展捡拾垃圾活动。本报记者虞伟摄

刘德天:是褒奖,更是鞭策。 刘杰摄

保护“地球之肾”,林湿人一直在路上。 本报记者虞伟摄

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努力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 本报记者虞伟摄

刘刚:万鸟齐飞的美丽景观就是对盘锦人最好的回馈。刘刚供图

方青:盘锦被称为“鹤乡”“黑嘴鸥之乡”,是名副其实的“湿地之都”。方青供图

盘锦湿地救赎树立了生态湿地保护的“盘锦样板”。本报记者虞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