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 > 卫生健康 >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

索 引 号: govswsjkwyh-2022-107883 主题分类: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
发文机关: 盘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北国·辽宁日报]辽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来啦!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06-15
主 题 词:

[北国·辽宁日报]辽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来啦!

发布时间:2022-06-15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44

日前,省卫生健康委印发《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试行第四版) 》,针对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和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这部分人,从中药预防处方和中医适宜技术角度,明确分类诊疗方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奥密克戎毒株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结合我省地域、气候等特点,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三版)》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

具体方案如下: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主要因湿为患,随患者体质差异而表现出寒、热、虚、实之多样性。病机变化相对复杂,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虚”,结合我省目前气候寒冷干燥的特点可兼寒兼燥。病位在肺脾。各地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一、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推荐外治法:灸法:选取膈俞、上脘、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艾灸10~20分钟,每1~2日1次以益气扶正,芳香辟秽。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处方:柴胡9g,黄芩9g,清半夏9g,贯众9g,金银花15g,连翘15g,太子参10g,黄芪15g,防风9g,炒白术9g,生甘草6g。

推荐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服法参照药物说明书。

二、无症状感染者

推荐处方:金银花30g,藿香10g,苍术10g,黄芪15g,连翘10g,苏叶12g,防风6g,生姜6g。

服法:每日1剂,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煎煮至200ml,100ml日2次口服。疗程7天。

推荐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

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疗程3~6天。

推荐中医适宜技术:参照恢复期中医适宜技术内容开展。

三、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一)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颗粒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9g,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苑9g,款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清肺排毒颗粒服法: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疗程3~6天。

(二)轻型

1、邪袭肺卫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发热,乏力,咽痛,干咳,头痛,舌质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

推荐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5g、桔梗9g、薄荷9g、淡竹叶12g、荆芥穗12g、淡豆豉12g、牛蒡子12g、芦根15g、桑叶12g、菊花12g、甘草12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黏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1:石菖蒲10g,制香附5g,紫苏6g,炒枳壳6g,苍术6g,沙参15g,干姜6g,甘草3g,大枣10g,贯众10g。

推荐处方2:寒湿疫方

基础方剂: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1次,饭前服用。

3、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苍术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

服法参照药物说明书。

针灸治疗推荐:

穴位选择: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等。

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三)普通型

1、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基础方剂:生麻黄6g,苦杏仁15g,生石膏30g,生薏苡仁30g,麸炒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15g,生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

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每日2次。疗程7~14天,或遵医嘱。

2、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3、疫毒夹燥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肌肉酸痛,流涕,干咳,咽痛,咽痒,口干,咽干,便秘,舌淡,少津,苔薄白或干,脉浮紧。

推荐处方:宣肺润燥解毒方

基础方剂:麻黄6g,杏仁10g,柴胡12g,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白芷10g,羌活15g,升麻8g,桑叶15g,黄芩10g,桑白皮15g,生石膏2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

服法参照药物说明书。

针灸治疗推荐:

穴位选择: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等。

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四)重型

1、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基础方剂:生麻黄 6g,杏仁9g,生石膏15g,生甘草3g,藿香10g(后下),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生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10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

推荐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

服法: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或遵医嘱。

2、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推荐处方:生石膏30~6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水牛角30g(先煎),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生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

推荐中成药:

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针灸治疗推荐:

穴位选择: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等。

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5个穴位,背俞穴与肢体穴位相结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五)危重型

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加减:①症见面白唇紫或黯,四肢不温,静而不烦,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者为痰浊内闭,上方送服苏合香丸化痰开窍;②症见高热神昏,烦躁谵语,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③出现机械通气伴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者,可用生大黄5~10g。出现人机不同步情况,在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情况下,可用生大黄5~10g和芒硝5~10g,或遵医嘱。

推荐中成药:

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注: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遵照说明书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辨证调整的原则,推荐用法如下:

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喜炎平注射液100mg,1日2次,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热毒宁注射液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痰热清注射液40ml,1日2次。

高热伴意识障碍: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醒脑静注射液20ml,1日2次。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血必净注射液100ml,1日2次。

免疫调剂: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参麦注射液100ml或生脉注射液20~60ml,1日2次。

针灸治疗推荐:

穴位选择:太溪、膻中、关元、百会、足三里、素髎等。

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六)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弱。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加减:①气短、气喘甚,舌质暗者加三七、红景天、丹参、五味子、山萸肉等以活血通络,纳气平喘;②身热已退,脘中微闷,余邪未净,予薛氏五味芦根汤(《湿热病篇》)加减以轻清芳化,涤除余邪;③余湿阻气,脾气亏虚而见胃脘微痞,饮食不香,四肢倦怠,大便溏薄,苔白腻,脉虚弱者可予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藿香、佩兰、荷叶等以理气化湿,健脾益气;④情志不畅者,加枳壳、香附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2、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脉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北沙参各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生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加减:①气短、气喘甚,舌质暗者加三七、红景天、川芎、五味子、山萸肉等以活血通络,纳气平喘;②自觉发热或心中烦热者加青蒿、栀子、牡丹皮等以清热除烦;③纳差、脘痞者加甘松、砂仁醒脾和胃。

中医适宜技术推荐:

中医外治法可以帮助人体恢复肺脾功能,增强人体正气。

(1)艾灸疗法

推荐穴位: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等。

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40分钟,每日1次。

(2)耳穴压豆

推荐耳穴:支气管、肺、内分泌、神门、枕、脾、胃、大肠、交感等。

(3)刮痧

可选取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进行刮痧治疗。

(4)拔罐

以背腧穴为主,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

(5)针刺疗法

推荐穴位:足三里、百会、太溪、阴陵泉、关元等。

针刺方法:选以上穴,针刺平补平泻法,留诊30分钟,每日1次。

(6)传统功法

可采取多种功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运动量以微微汗出为宜;重型或危重型患者,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选择适当的传统功法。

注:中医适宜技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预防方案

(一)中药预防处方

1、推荐处方1:松节30g,连翘3g,藿香3g,苍术3g,党参6g,麦冬3g。

用法用量:每日1付,沸水冲泡或水煎,代茶频服。

2、推荐处方2: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6g,连翘6g,藿香6g,陈皮6g,干姜6g,大枣6g。

用法用量:每日1剂,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煎煮至200ml,100ml日2次口服。

3、推荐处方3:藿香10g,苍术10g,黄芪10g,连翘10g,苏叶12g,防风6g,生姜6g,砂仁3g。

用法用量:每人日1剂,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煎煮至200ml,100ml日2次口服。

注:普通人群、老弱及免疫低下人群、密接及高风险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二)中医适宜技术

1、中药熏蒸:可以辟秽化浊,净化环境。(注:过敏体质者慎用)

①可采用芳香类中药如艾熏(艾叶、艾绒或艾条)室内;

②艾叶15~30g,藿香15g,金银花15g,苍术15g,石菖蒲15g。使用方法:上述药材1剂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小火慢煮持续室内熏蒸,每日1次。

2、香囊:采用苍术、藿香、艾叶、佩兰、石菖蒲、白芷等芳香化浊中药,等份研末,装紧致小囊,佩戴于胸前可起到芳香避秽之功效。(注:过敏体质者慎用)

3、足浴:采用藿香15~30g,当归15~20g,炙黄芪30~45g,紫苏叶15~30g,生姜15~20g。操作用法:加水2000ml,水煎20~30分钟,取汁,入桶中足浴,水温适宜,避免烫伤。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度。

4、传统功法:可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功法,运动量以微微汗出为宜。

注: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 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中成药请参照相关药物使用说明书,合理应用。

记者 : 王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