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民生信息 > 医疗
索 引 号: | govswsjkwyh-2023-166977 | 主题分类: | 医疗 |
发文机关: | 盘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新管理模式助力急诊急救能力提升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 2023-11-06 | |
主 题 词: |
【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新管理模式助力急诊急救能力提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导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卫生健康委开展了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专项行动。在扎实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同时,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工作,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入贯彻落实提升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专项行动,全面优化及再造急诊就诊流程,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取得了进一步成效。本土聚集性疫情发生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通过开启全员闭环管理、病区封闭运行、组建备用急诊科及加强急诊平台管理的全新临床工作模式,确保百姓在疫情严峻情况下依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保障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和满足患者急诊急救需求“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目标,将诊疗流程做了适应性调整,进行分区封闭管理、独立运行,便于快速有效控制疫点,尽可能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一是调整分区。急诊科开启全员闭环管理、病区封闭运行模式,使急诊一楼的红区和黄区、急诊二楼的监护室封闭独立运行,全体工作人员及患者实施闭环网格化管理。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在相应区域接受诊疗,完全做到各区人员无交叉、无接触,最大限度减小由于人员交叉流动而造成的感染风险;二是设置通道。各区工作人员遵循各自通道进出诊疗区域,为患者及陪护与医、护等工作人员分别设置不同的出入口;三是保障医辅。对急诊患者常规检查、检验、超声、CT、MR检查均设计专门方案,确保患者及时、安全完成各项检查。不同楼层垃圾经各自专用通道运出。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急危重症救治需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将体检中心设置为备用急诊科,组织急诊科快速有效调动各方力量,仅耗时12小时便打造出具有“三区四级”标准流程与构成的备用急诊科,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实施“三区两通道”的防控布局。针对患者量激增,多举措加强急诊平台质量与分流。
一是提高预检分诊工作效率的同时便于即刻观察急诊入口等待区域就诊患者状态,急诊科增派人员每日在现场为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初筛及动态分流,及时将有流行病学史等相关风险的患者分流至发热门诊,及时引导危重患者进入隔离抢救方舱,有效劝导部分非急诊急救患者去门诊就诊。二是黄区患者流动性强,诊疗管理难度大,为使值班医生实时掌握所负责患者的动态情况,开发“平车管理系统”软件。导诊护工在系统上把使用平车患者的登记号与车号绑定,医生即可借助车图将HIS系统黄区地图患者的诊疗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解决了困扰急诊多年的黄区患者医疗质量安全控制难。三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急诊工作量及危重患者抢救人数有所增加。为保证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严抓不懈,急诊科每早例行组织急诊专科(神经内、外、眼、耳鼻咽喉科)夜班医生线上通报留观患者情况,全员参与急诊科早会大交班,实时传达医院疫情防控有关信息与要求,强化急诊平台的常规医疗管理制度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