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盘锦市 > 市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市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 盘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盘政发〔2006〕4号 关于印发市长陈海波在盘锦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8-09-12
主 题 词:

盘政发〔2006〕4号 关于印发市长陈海波在盘锦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8-09-12 浏览次数:243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盘锦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长陈海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二月八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6年1月10日在盘锦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盘锦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海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盘锦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五”主要成就和2005年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盘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盘锦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大力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积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生态市建设,全面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6%。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明显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提高到24.8%。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7.4%,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3.2%。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4%。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市政府按照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总体部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24.6亿元,比上年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比上年增长8%。

    一是项目建设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速。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全市规划单项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增加到324个,当年新开工项目131个,是近年来新上项目最多的一年。已有111个项目竣工,134个项目在建,开工准备39项,前期推进40项,当年完成投资80亿元。华锦集团46万吨乙烯扩建、盘锦港海上油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了各类专业园区建设。采取市、县(区)共建或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启动了辽滨经济区和食品工业园、塑料工业园、精细化工园等专业园区建设,为加快接续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集聚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受原油、工业产品价格拉动及新项目投产达产,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效益大幅度提高,创“十五”时期最好水平。预计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283亿元,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增长6%;实现销售收入570亿元,增长21%;实现利税158亿元,增长36.9%。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达到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80亿元,增长60%。

    辽河油田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实现了预期目标。辽河石油勘探局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企业经营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辽河石化公司加快推进生产装置的扩产改造,企业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油田板块预计实现增加值229亿元,增长3.9%,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增长2.9%,占全市投资比重为48.8%;实现税收60.9亿元,增长17.6%,占全市税收的比重为75.7%,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及时发放“两补”资金6000万元,财政对农业投入1.3亿元,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46亿元,增长8%。全市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99.2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水产品产量达到22.1万吨,增长7.3%。肉蛋奶产量达到12.8万吨,增长8.5%。芦苇、蔬菜、特色农产品等产量稳定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造和新建标准化百亩规模以上棚菜小区21个,累计达到42个,初步建成远离生活区的规模畜禽养殖区58个,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生产基地。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家,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5万人。绕阳河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全市整体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植树1000万株,完成重点村屯绿化54个。全力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我省部分地区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全市各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了防控工作,全市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夺取了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三是民营经济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58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表彰,市直15家行政执法部门向社会作出承诺,积极营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对93户民营骨干企业实施了重点扶持。整合财政性资金,建立了盘锦市产业发展资金。出台了关于发展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实施意见,注册成立了2家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共为45户企业办理担保贷款3.9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预计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04.2亿元,增长25%。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发展到30家,税收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达到15家。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预计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6.9亿元,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0亿元,增长13%。旅游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亿元,增长16%。

    四是各项改革逐步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全市国有中小工业企业100%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农(牧、苇)场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逐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市场流通顺畅。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城市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财税金融改革扎实推进,完成了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重组,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国办36号文件精神,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了境内外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地方企业扩大出口贸易。全市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8项,新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464万美元,增长15.5%。引进了域外工业重点项目18项,项目投资额10.7亿元。全年外贸出口实现1.15亿美元,其中地方产品出口7000万美元,增长40%。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6265万美元,增长25%,劳务输出1265人次。

    五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利民工程建设取得成效。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调整了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亿元。完成了双兴南路拓宽改造工程,实现了双兴路北段与城北街的贯通,新工街改造已完成全线道路基础及排水设施铺设工程。小街小巷建设成效显著,改造街巷路22条、4.3万平方米,修建临街景观绿化6.4万平方米,更换新铺人行道板13.8万平方米,是近年来投入资金最多、完成工程量最大的一年。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拆迁面积29万平方米,在建房屋21.9万平方米。双台子区集中供热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整合改造供热面积63.8万平方米。启动了备受关注的城市防洪降滩工程。城市公交线路实现了油地互通。城乡公路建设投资1.35亿元,完成了28个村131公里“村村通”油路工程,全市公路密度达到53.1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开始实施。土地资源依法保护和节约利用取得成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市容市貌有了一定改观。进入了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六是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迈出新步伐。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实施零就业家庭和大龄群体就业援助政策措施,帮助城镇6704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了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就业2038人。开展了面向城乡就业群体的普惠制培训,完成各类技能培训51950人。全市实现就业527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员各项保险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政府出资为3669名“4555”人员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24412人享受城镇低保待遇,12706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全市累计发放低保金3751.8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扶贫帮困工作成效显著,对全市38514户困难群众实施了临时救助,完成了3189户贫困户的三年包扶任务。实施了农村贫困户土危房改造工程,有200户贫困户住进新居。为2.8万不同程度受灾人口发放救济粮118万公斤。

    七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科技工作取得成效。全市实施科技项目88项,其中列入省级科技项目31项,累计投入科技三项费用1690万元。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签订科技合作项目83项,完成技术交易额1.2亿元。科普工作进一步深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盘山县荣获了全省科技示范县殊荣。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2%,高考升学率达到8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上年增长55%。完成了辽河油田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有47.7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占农村应参加人口的85.9%。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疾病控制中心投入使用,依法注销不合格医疗机构282家,医疗卫生市场秩序逐步好转。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文学艺术创作不断繁荣,城乡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蔚然成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35‰水平。殡葬改革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双拥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1%人口抽样调查全面展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步。

    八是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盘锦取得成效。市政府及组成部门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了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全年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1件、政协委员提案228件,代表、委员满意率为97.8%。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加快推进,市直24个职能部门进入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办公,对258项行政审批项目予以公示,做到了审批“一站式”服务。行政监察工作和行风建设收到实效,一些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得到纠正。妥善处理信访和群体事件,全年接待群众信访2.4万人次;受理市民投诉1.6万件,办复率99%,办结率97%。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取得进展,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荣获了2001-2004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和2005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社会治安基本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为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成绩是令人鼓舞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在中共盘锦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方方面面通力合作、协调配合的结果;也是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盘锦市人民政府,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付出艰辛劳动的全市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中油辽河油田公司、中油辽河石油勘探局、中油辽河石化公司、华锦集团等中省直单位,向驻盘部队、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朋友,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盘锦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为“十五”时期盘锦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民营经济总量规模小,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更少;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模不够大,投资增速不够快,缺少带动强的大项目;对外开放水平还比较低,招商引资成效不够明显;城市基础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政府部门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思路、目标和2006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迈上“十一五”新的征程,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盘锦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府组织制定了《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支持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宜居城市建设三大重点任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基本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把盘锦建设成为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自然生态良好、民主法治健全的现代城市。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其中地方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到“十一五”期末,新增城镇人口1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07‰以内;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盘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将是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抢抓机遇,奋勇开拓,全面实现“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继续为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坚持高标准开好局、起好步,对于确保“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力争达到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7%,外贸出口增长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施项目牵动,加快推进接续产业发展

    继续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加大生产建设性投资力度。按照接续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围绕石化、装备制造、塑料、建材、医药、造纸、食品等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全方位、多领域扩大投资,不断壮大全市接续产业规模,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年初步安排投资在500万元以上项目215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突破200亿元。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并落实领导干部协调推进重点项目责任制,强化政府的服务工作。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实现资本的良性扩张,特别是积极支持中省直企业、地方骨干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确保中润化工联产资源优化、天龙制药园、宏冠船业、龙德船业、健丰饼业、科尔沁乳业、飞马汽车板簧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全力支持华锦集团46万吨乙烯及300万吨原料工程、盘锦港海上油码头、辽河石油勘探局10万吨聚丙烯和海上钻井平台及船舶制造、辽河石化公司稠油加工装置改造及延伸加工、芦苇制浆造纸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做好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及企业技术改造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债计划和省贴息计划。在抓好大项目的同时,注重发展一批中小项目,努力培育创新型、科技型、外向型中小企业集群。

    继续实施“油地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支持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努力增加探明储量,促进油气相对稳产。全力支持辽河石油勘探局、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公司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大力发展新项目,实现企业快速发展。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全力抓好专业园区建设,努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市经济开发区、盘山经济开发区发展步伐,加快33平方公里辽滨经济区整体开发,加快食品工业园、塑料工业园和精细化工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支持天龙工业园、温州工业园等企业经营性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老工业区建设,加快天河工业区、渤海工业区发展步伐。通过打造专业园区,全面提升我市工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二)坚持城乡统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县乡财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市实际,今年要搞好总体规划,选择部分乡镇、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并实现良好开局。

    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继续落实各项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5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达到100万吨左右。加快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实施精品农业、品牌农业,有机水稻发展到20万亩,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150万亩。推进优势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新建标准化棚菜种植小区20个,累计达到62个,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20个,累计达到78个。落实扶持家禽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继续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扶持50户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抓好10个农机示范乡镇建设。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启动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推进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骨干、以县级检测站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搞好以水利设施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开展“大禹杯”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抗旱防汛减灾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转移5万人目标。

    大力发展县乡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工业强县,走园区化发展县域工业的路子,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项目、第三产业向县城、工业园区和中心镇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今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引导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活跃农村经济。

    搞好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盘山和大洼县城建设步伐,年内盘山县行政机关开始入驻新县城。搞好高升、田庄台、沙岭、田家等中心镇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和支撑作用,实现以城带乡、以镇带村,通过产业发展促进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乡村道路建设,今年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46公里,再解决13个行政村通油路,使全市通油路的行政村达到70%。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100个村屯绿化、美化建设。

    (三)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机遇,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扶持智能抽油机产业化等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组织实施新型水性涂料等10项技术攻关项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河蟹精深加工等10项重大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引进100项新技术新成果,完善绿色大米、水产加工等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3个科技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科技合作工程,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技术联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继续实施“人才工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力度,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导企业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支持资源开采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采收率。加快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向下游延伸,拉长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推进船舶制造、环保设备、专用汽车改装等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扶持有机食品加工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华孚公司等15家科技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扶持天龙药业等2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搞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抓好71户企业的清洁生产,支持一批节能降耗等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大对资源、能源消耗重点企业的执法力度,促进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完善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市场和现有大型物流企业,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信息产业和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搞好旅游项目和旅游环境建设,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8%。搞好辽河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四)鼓励和引导全民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先放开后引导、先搞活后规范,进一步营造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良好环境,大张旗鼓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激活民间资金,最大限度地启动社会投资,在全社会形成更大的投资创业热潮。积极搭建平台,吸引域外企业和民间资本来盘锦投资兴业,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5%。

    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向社会募股、转让股权、参股、吸收外资等形式,进行投资扩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加大对重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新增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5家,总数达到21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发展到35家。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项目库,构建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完善银企对接机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信贷支持。用好产业发展资金、财政担保资金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民营担保机构的中介作用,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继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信用水平,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信用环境。

    (五)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年内完成31户省考核的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任务。加快推进城市公用行业、粮食流通等非工业领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今年完成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的脱钩、转企改制工作。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做好财税工作。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县区财政性资金财政统管。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财政资金投向,在坚持保工资、保政权运转的前提下,重点向“三农”、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及科学事业和人力资源培养倾斜,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公共财政体制的平稳运行。

    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改革。推进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支持其他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和股份制改革。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积极引进外埠银行进入我市,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努力维护金融安全。

    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重点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国有农(牧、苇)场资产授权经营,完成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继续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实减免和补贴政策,有效化解村级债务。积极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市、县、乡三级动物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和技术推广、疫病控制事业机构。

    (六)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域外资金。坚持引企业、引项目、引生产要素同步运作,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公用行业项目,推进商贸流通、旅游服务和农业等领域利用外资。搞好项目策划和推介,全年滚动推出重点招商项目不少于50个。树立“域外即外”的理念,坚持国内外招商并重、大小项目并举。改进招商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降低招商成本。瞄准日韩、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活动,重点协调、推进瑞典尼纳斯公司30万吨润滑油及200万吨道路沥青等大中型外商投资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00万美元。加大对域外的开放力度,注重对国内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开展广泛的招商活动。建立引进域外资金的指标考核体系,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各县区、各部门进行考核。全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域外投资项目不少于20个,引进域外资金15亿元。加大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和后续服务工作力度,确保引进的项目顺利推进。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努力增加外贸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出口产品品牌建设,落实鼓励地方产品出口政策,进一步扩大地方产品出口份额。抓住国家放开外贸经营权的有利时机,发展壮大自营出口队伍。全年外贸出口实现1.4亿美元,增长21%。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更广泛的海外市场,在境外投资办企业。

    加快先导区建设。发挥开发区和现有园区的作用,使其成为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项目的龙头。整合现有园区,努力争取辽滨经济区成为盘锦经济开发区的分区。抓住我省构建开放新格局和加大对辽西锦州湾开发扶持力度的机遇,做好沿海经济带建设规划,启动滨海公路和输港路建设。高标准规划西部资源开发,使其成为全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亮点。

    加强对外开放环境建设。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外商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努力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七)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打造宜居城市

    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城市建设提供宏观指导。完成《核心区规划》编制。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续建辽河路南段、湖滨路西端工程,打通市府大街西段,新建惠宾大街西段,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完善。推进油地共建,完成新工街和兴隆大街改造工程。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改善市区排水设施和环卫设施,抓好沿街景观及螃蟹沟绿化工程。完成城市防洪降滩工程,建成水利景观带。以市高中建设为突破口,启动核心区开发建设,引导相关产业、资源、人口逐步向核心区聚集。进一步完善兴隆大厦、大商新玛特、百特超市、辽河商业城等中心商业区功能,强化交通管理,繁荣活跃商贸流通。规范餐饮服务街区建设,提升市区综合农贸市场管理水平。

    继续抓好便民利民工程建设。加大便民利民工程投入,修建街巷路10条,亮化街路9条,维修改造主次街路43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板10万平方米。搞好社区群众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在双台子区新建一座1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加快棚户区和城区平房区改造,今年10月底以前完成已拆迁棚户区的在建工程,保证应回迁居民如期回迁。加快推进双台子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确保今年完成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实施市区见缝植树绿化工程,完成植树50万株,新增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00公顷。

    强化市容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为明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奠定基础。认真落实单位门前“四包”责任制,规范市区机动车停放秩序,强化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工作,消灭城市卫生死角。加强小餐饮店、小美容美发店等行业管理,整治占道经营等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全年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搞好城市污水处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及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八)继续抓好民生工程,促进和谐盘锦建设

    就业是民生之本。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年实现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的扶持就业工作,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大力开展普惠制培训工作,全年培训不少于4万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完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5万人。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确保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建立健全城乡救助制度,搞好对特困学生、农村住房特困户和重大灾害的救助,做好困难劳模和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今年完成300户农村特困户住房建设。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和扶贫帮困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特困村和农村特困户的开发式扶贫。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社会福利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障水平。

    (九)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水平,整合扩充城乡高中教育资源,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村高中阶段升学率。全市高中阶段升学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78%。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名额,加快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加快发展文化、卫生等项事业。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创新文化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创作文化精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医疗机构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搞好农村卫生工作,强化乡镇卫生院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做好基金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从中受益。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促进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事业发展。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全面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

    搞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活动,大力推动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基本的道德规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完善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同政协协商沟通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政府的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着力完善基层政权、自治组织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努力建设平安社会。加强普法和法律援助,规范行政执法,促进执法公正。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社会黑恶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并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市民投诉工作,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

    按照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意识。全市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加快发展为己任,高举振兴、发展的旗帜,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咬住发展不放松,力戒浮躁,埋头苦干,一以贯之地推动发展不断提速。二是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政府责任制,健全行政问责制,加强对政府重大决策及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效能监察,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政府权力,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契机,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行风建设,教育全体公务员做到勤政廉政,爱岗敬业,执政为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正把为群众应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回顾“十五”,盘锦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盘锦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不畏困难,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