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2006年)
财政
【筹措安排资金】
围绕全民创业和发展接续产业工作,积极筹措和安排资金。通过财政承诺、担保等方式筹措融资37 450万元;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安排拨付财政资金4 884万元,支持船舶修造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7.1亿元,比上年增长82.9%,为63户中小企业办理92笔贷款担保,担保贷款总额为69 416万元,同比增长80%。为充实担保基金,向省担保中心借入7 000万元委托资金,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4笔共877万元。其中县(区)192笔共477万元,带动428人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市本级财政安排地方外事费、外贸及外贸事业费共1 162万元,支持参加辽宁省“十五”期间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展暨“欧盟”新技术展示洽谈会、辽宁——广西商品展销暨经济合作项目推介会等经贸合作洽谈活动。兑付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253万元、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贸发展资金365万元、出口退税奖励资金227万元,促进了外贸出口的增长。安排科技三项费用1 100万元和科技事业发展资金748万元,重点支持了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信息化建设及科学普及等。投入资金37 019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比上年增长27.4%。投入资金4 100万元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比上年增长9%,改善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投入资金4 924万元用于文化体育广播事业发展,比上年增长16%。安排资金45 378万元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支持了兴隆大街改造、双台子区巷路改造、城市绿化工程等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和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区面貌。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为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担保承诺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0亿元,到位1亿元,支持了船舶修造园公共设施建设。安排拨付资金3 000万元,支持盘山县新县城的建设;通过担保、承诺贷款、贴息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9 568万元,支持盘山县精细化工园、大洼县食品工业园、大洼县晨宇工业园和双台子区塑料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省财政厅申请县城工业园区建设补助资金,大洼县辽滨经济区和盘山县经济开发区各获得省财政补助资金1 000万元。承诺担保贷款5 400万元,安排资金500万元,支持“村村通”公路建设。落实国家、省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三奖一补”等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25 706万元,支持县乡财源建设,增加了县乡财政收入。2006年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率1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2%。全市预算内资金14.5亿元用于农村建设,实现了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启动国有农场改革,拨付市以上转移支付资金12 379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0 981万元,免除了国有农场农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收费,农工减负率达到75%以上。开展对种粮农民综合直接补贴、农业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工作,分别安排兑付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资金6 356万元、农业良种推广补贴资金2 425万元、农机具补贴资金70.6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3 616万元,消灭危房21 518平方米。投入资金2 706万元,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6所。从2006年春季入学开始,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已全部免除,享受免除学杂费人数为80 044人,免除学杂费1 283.2万元。两县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得到上级补助1 361万元,分别达到所需资金的91%和86%,确保增加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财政各项改革】
在总结以往年度市本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在规范收支预算范围、编制程序等环节,加强了重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预算外收入纳入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减少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追加行为,增强了部门预算的严肃性、规范性、权威性。开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上级财政部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要求,完成了2006年财政收支预算新旧科目的转换工作,实现了新旧科目的顺利平稳过渡。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06年,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市直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同时认真做好各单位账户的清理工作;搭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平台,使财政局、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所有市直一级预算单位顺利联网。对市直单位财务人员、财政局各业务科室相关人员、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具体操作人员分别进行了软件应用操作培训。3月6日,启动市本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至8月24日止,市直一级预算单位全部实现了财政性资金网上申报和支付。2006年底,已累计批复资金用款计划83 484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20 531万元,财政授权支付56 953万元;实际清算资金79 147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26 312万元,财政授权支付52 835万元。静态时点结余资金4 337万元,结余率为5.2%,所有网上运行的财政资金均安全、及时、准确地拨付到位。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成市政府集中采购执行机构从财政部门的分离工作,构建分工合理、协调运作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全市共完成政府采购金额16 049.5万元,比上年增长62.9%,实际支付价款15 294.5万元,节约资金755万元。其中,市本级完成政府采购金额11 443.8万元,比上年增长61.8%,实际支付价款11 000.1万元,节约资金443.7万元。深化非税收支两条线改革。建立健全收入纳入预算,支出分类核定,执行从严拨款,决算绩效考评的非税收支管理体制,提高了非税收支管理水平。全市非税收入实现67 349万元,比上年增长44.9%。完善了国土资源、教育、交通、水利、环保、城建系统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工作。落实国家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因石油价格改革增加支出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两批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共1 518.9万元全部发放,全市有334台城市公交车、3 232台出租车、418台农村道路客运班车和827艘渔业船只享受到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开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的核算工作,省核复盘锦市粮食政策性财务挂账总额115 680万元。完成第二批九化建、二局四公司等3户中央企业办社会分离财政对账工作,争取国家转移支付资金771万元。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管理】
加大各项社保资金的征缴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市共收缴养老保险金39 531万元,同比增长30%;收缴失业保险金13 776万元,同比增长45%;收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37 921万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地方财政补助拨款1 271万元,确保了各项社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及时足额拨付,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全年争取上级养老补助资金27 705万元、就业补助资金5 822万元、低保补助资金1 895万元,落实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提标补助政策。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的投入力度,筹集拨付资金8 719万元,使大龄就业困难对象22 699人实现了再就业。完善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工作,为428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小额贷款担保,担保贷款金额877万元。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保持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补助标准共提高20元/人,参合农民年人筹资水平由过去的30元提高到50元。筹措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 950万元,保证了全市农村合作医疗的支出需求。全市参合人数达53.47万人,全年共为1.3万余人报销医疗费2 100万元,做到了符合条件的及时报销补偿。调整市直离休干部医疗费支付管理办法,加强了医疗费支出管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7 436名贫困家庭学生,每名小学生年减免费用400元,初中生540元。拨付城市棚户区(平房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15 128万元,完善了棚户区改造区域的城市功能,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安排专项资金,为双台子区棚户区416户贫困居民购买了电视机,为226户棚户区动迁户补助了回迁资金。筹集拨付城市困难群体冬季供暖补贴资金920.9万元,同比增长206.7%。为6 248户城市低保户和特困职工、178位解放前老战士和抗美援朝老兵、216位困难破产企业军转干部和774户市直特困职工及70户特困劳模发放了供暖补贴资金。筹集安排救济资金1 181万元,为342户灾民建新房。对2005年禽流感防控期间扑杀家禽的农户进行补贴,市财政共下拨补贴资金929万元。为进一步做好禽流感的预防工作,全市共筹集资金392.6万元用于采购禽流感疫苗,确保全市3 780万只家禽的免疫率达到100%。
【财政监督】
贯彻《辽宁省财政监督条例》,制定并实施《盘锦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质量考核暂行办法(试行)》,推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各项税收和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围绕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和推进依法理财,开展房产、城建、环保系统等财政专项支出管理、使用和绩效情况及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行为。围绕依法行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执法情况监督检查。围绕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开展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清理“小金库”和规范政策外补贴等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开展了2005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了财政内部理财行为,强化了内部约束机制。
【财政收入】
2006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9 49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1.6%,比上年实际增加44 125万元,增长20.5%;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7 64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实际增收6 163万元,增长53.7%。
【财政支出】
2006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1 28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0%,比上年实际增加支出78 293万元,增长31.5%;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 11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39%,比上年实际增加支出2 471万元,增长43.8%。
【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06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各项收入总计466 631万元。其中,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9 493万元,省两税税收返还补助收入24 26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7 149万元,各项结算补助收入125 408万元,国债转贷收入7 206万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3 703万元。上年结余26 124万元,调入资金13 288万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各项支出总计435 364万元。其中,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1 282万元,上解省支出23 173万元,国债转贷支出10 859万元,国债转贷结余50万元。年终结余31 26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5 409万元,净结余5 858万元。
二、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06年全市财政预算各项收入总计25 73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基金预算收入17 641万元,省专项补助收入60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 495万元。全市财政基金预算支出总计13 08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基金预算支出8 111万元,调出资金4 978万元。年终结余12 650万元。
【机构调整】
根据盘编发〔2006〕13号《关于调整市政府采购中心隶属关系等事宜的通知》的精神,市直政府采购中心改变隶属关系,由原市财政局管理变为由市政府办公室管理。
国家税务
【税收收入】
2006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入库税收收入797 384万元,比上年增收146 961万元,增幅22.59%,收入规模、增幅、增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增值税收入456 063万元,比上年增收44 645万元,增幅10.85%;消费税收入29 914万元,比上年增收6 252万元,增幅26.42%;企业所得税收入249 294万元,比上年增收77 702万元,增幅45.28%;外企所得税收入38 936万元,比上年增收13 280万元,增幅51.76%;居民储蓄利息所得税收入10 573万元,比上年增收1 746万元,增幅19.78%;车辆购置税收入12 604万元,比上年增收3 336万元,增幅36%。在入库级次上,中央级收入完成649 178万元,比上年增收131 389万元,增幅25.37%;省级收入完成62 174万元,比上年增收6 137万元,增幅10.95%;市本级收入完成73 22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72 086万元的101.58%,比上年增收6 002万元,增幅8.92%。形成地方财力97 066万元,比上年增收9 511万元,增幅10.86%。
【依法治税】
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税收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认真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以满分100分并且名列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考评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先进单位。对6个县区分局开展税收执法检查,查补税款221万元,税收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加强案件审理。调整了上报市局审理案件的标准,对查处偷税10万元以上(不含10万元)、补税30万元(不含30万元)以上的案件,由各稽查局报市局案件审理委员会审批。全年市局案件审理委员会共受理再审涉税案件15件,查补增值税701.23万元、消费税147.11万元、企业所得税166.35万元,罚款214.71万元,调减留抵税额280.76万元,案件审理率达到10%。在全省率先制定《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和《常见税务违法行为处理指导意见》,案件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第15个税收宣传月活动,首次与政府新闻办、政务公开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八家联合”税宣广场文艺晚会、“绿色邮政寄税法”和“老总考税法”活动。以案件查处和专项检查为重点,以提高处罚比例和税款入库比例“两个比例”为目标,加大稽查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分类分级”检查,从全市重点税源企业中选案47户并全部查结,查补税款、罚款、加收滞纳金合计856万元。选取五个行业300户纳税人进行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对象,查补税款、罚款、加收滞纳金合计902万元。查结群众举报案件10件,查补入库税款505.63万元,发放举报奖励金13万元,协税护税网络进一步健全。与市公安局联合行动,认真开展“利剑2号”发票协查工作。全年共检查各类纳税人590户,查补税款、罚款、加收滞纳金合计2 810万元,入库率100%,综合处罚率13.9%,有力打击了涉税违法行为。
【税收征管】
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考核机制。以CTAIS2.0岗责体系为参照,将征管重心向税源管理转移,加强税收管理员队伍建设。全市共有征管责任区103个,税收管理员300余名,占全系统人员总数的33%以上。建立以税收管理员积分评价制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机制,制订《盘锦市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员积分管理办法》。圆满完成换发税务登记证工作,全市共换发税务登记证17 635套。建立健全查管互动机制,稽查一局、二局分别与双台子区局和开发区局实现了工作对接,以查促管、以查促查初见成效。积极推动普通发票衔头化、企业名头化和电脑化,先后在农电系统、自来水系统和供暖企业推广微机版企业衔头发票,发票管理日益规范,以票管税能力不断增强。
【税种管理】
修订、完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一般纳税人管理质量。加强海关完税凭证比对,认真查处企业利用伪造海关完税凭证抵扣税款问题,制定海关完税凭证管理办法,规范海关完税凭证的采集、审核和协查,取得的经验在全省进行交流和推广。贯彻新的消费税政策,全市消费税纳税人由38户增加到123户,消费税收入比上年增加6 252万元,增幅达到26.4%。开展汽、柴油消费税政策调整对全市消费税收入影响的专题调研,提出加强消费税征管的意见。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汇算面100%,补缴所得税595万元。制定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审批、备案和减免税审批及涉税事项备案后续管理办法等三项制度,推动全市所得税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展涉外税务审计和反避税工作,完善售付汇管理,加强非居民税源管理、情报交换和税收协定执行工作。加大车辆购置税征管力度,加强与交警、农机部门的联系,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全年征收车购税12 604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增收3 336万元,增幅36%。加强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将生产企业审核权下放到基层征收单位,促进征退税的衔接。
【税负调查分析工作】
按照省局统一部署,从10月中旬开始历时2个月,全市国税系统共抽调387名干部组成128个小组集中开展税负调查分析工作。以经营石油产品、食品批发等中小型商贸企业和涉嫌存在工业企业商业行为的石油化工企业为重点,有针对性选择了滞留票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65户企业开展专项核查,存在主要问题是采取账外经营方式偷税。各调查小组以核查滞留票信息为突破口,按照纳税评估案头分析、约谈、实地核查等步骤开展调查分析。全系统通过约谈查补税款2 320万元。通过剖析疑点成因,建立评估模型或制定评估方法。盘山县局、大洼县局、兴隆台区局分别建立石化(沥青)、粮食加工和油田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评估模型,双台子区局、开发区局分别制定食品、日用品批发商贸企业和汽车经销(4S店)行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行业的征管秩序。在税负调查分析工作中,与地税局和工商局认真核对登记信息,清理漏征漏管户258户。全市共完成3 294户疑点纳税人的调查分析工作,占省局发布应调查疑点纳税人总数的97.4%,总体税收成果9 519万元,其中查补合计7 673万元,调减留抵税额945万元,调增计税所得额901万元,入库合计7 017万元,入库率91.5%。
【服务】
贯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税收优惠政策,共办理转型企业退税1 307万元。执行民政福利、资源综合利用和家禽饲养企业优惠政策,累计退免税1 538万元。落实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全民创业活动。累计减免各项税收6 710万元,免除税务登记证工本费3.8万元,培养10名创业带头人,带动13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做好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调查审批工作,预计减免4 000万元。贯彻落实涉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预计减免税2 402万元,再投资退税9 343万元。认真执行出口退(免)税政策,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8 084万元。加强税收软环境建设,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优化服务和检查措施”、“构建诚信执法体系、诚信服务体系和诚信纳税体系”两项软环境建设牵头工作。
【信息化建设】
推广应用网上申报、网上认证和“一机多票”系统,为纳税人办税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段。全系统共有3 639户纳税人实行网上申报,申报成功率100%,在全省排名第一。1 170户一般纳税人推广应用网上认证系统,认证效率明显提高。全市70%一般纳税人安装使用“一机多票”系统,达到省局要求。CTAIS和金税工程等系统运行稳定,为税收工作顺畅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内部网站实现了第4次升级,界面更加友好,功能更加完善。创建盘锦国税廉政建设网站。安装使用税务远程教育系统,开设“在线课堂”,教育培训途径进一步延伸。开通外部网站,为政务公开、网上申报和网上认证等工作开展提供条件。人档查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才管理、纪检监察案件管理、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管理、网络版财务管理、银行账户管理、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等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制度建设】
2006年,市国税局将年度工作主题确定为“制度建设年”。先后召开5次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制度建设。历时半年,形成涵盖局务办公、人事教育、党风廉政、信息化建设、机关党务、财务后勤、政策法规、税政管理、计划统计、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等各个税收工作领域的规章制度104项,初步构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队伍建设】
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了“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合拍、行动上协力”。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连续5年被评为盘锦市先进理论学习中心组。开设“创新论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调研,考察基层班子建设和机构运转情况,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全系统的基层建设环境得到日益改善。深入推进“人才战略”。集中开展“六员”培训,受培训人员扩大到全系统所有干部。积极开展县区分局领导班子成员能力测试工作,促进了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强业务骨干培训,全系统近60人先后参加总局和省局组织的各类培训。深化学历教育,全系统专科以上学历者已经达到97%,10多人取得硕士学位。加强税务学会和税收科研工作,牵头组织省学会第二课题组研讨会,5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星级办税服务厅”创建工作在全省产生影响。全系统先后荣获省“十佳”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市“雷锋号”办税服务厅、全市诚信行业等多项荣誉,1名干部被授予“雷锋奖章”,1名干部被评为全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末,市局和各县区分局全部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全系统进入文明行业,共拥有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50余多个。
地方税务
【税费征缴】
2006年,税费收入实现38亿元,为盘锦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财力保障。全年各项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9.28亿元,比上年增收2.9亿元,增长18.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75亿元,比上年增收2.8亿元,增长20.4%,完成计划的100.4%;省级收入(财政口径)完成2.5亿元,比上年增收4 590万元,增长22.4%,完成计划的113.7%;市级收入(财政口径)完成9.6亿元,比上年增收1.67亿元,增长21.1%,完成计划的111.8%;县区级收入(财政口径)完成4.6亿元,比上年增收7 073万元,增长18.1%,完成年度计划的107.9%。
社保费收入完成18.59亿元,比上年增收4.9亿元,增长35.6%。其中,市级及市以下养老保险完成4.14亿元,完成计划121%;市级失业保险完成1.38亿元,完成计划131%。全年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74万元,完成计划的110%。自6月份开始代征工会经费以后,缴费户数达到318户,征收费款1 063万元,比工会部门征收增收400万元。
2006年,税费收入总额创历史新高,税费总额实现38亿元,比上年超收8亿元。收增量创历史新高。
【税收执法】
全市地税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强化执法各环节的监督和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全年未发生一起征纳纠纷。市地税局与检察机关联合开展工作。在配合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查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与检察机关配合默契,进行平稳,收效显著。确定“建筑及房地产业”等5个行业作为专项检查重点,全年共检查纳税人1 015户,有问题237户,查补收入合计2 324万元,其中税费1 913万元,滞纳金75万元,罚款336万元。通过推行“开放式稽查”,纳税人自查税款252万元。全年受理举报案件34件,终结举报案件25件,查补税款139万元,组织入库116万元。实现税务行政复议零发案率、税务行政诉讼零败诉率、税务行政赔偿零发生率。
【征管改革】
一、进一步完善征管体制。按照辽宁省地税局《征管改革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征管改革。结合新征管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全系统理顺了征管体制,优化了业务流程,加强了部门间业务衔接;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调整县(区)局业务部门设置及职能;坚持集中征收,顺利完成了两县农村税务所收缩工作。
二、征管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和完善税务登记管理。共换发税务登记14 192户。进一步全面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户籍管理,规范了税源监控指标和措施。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规范税收定额管理。制定出台《税收定额管理办法》,从2006年5月1日起,对全市1 076户餐饮业税收定额进行重新调整,增加税收近1 000万元。加强发票管理。完善全系统“自行开具通用微机发票管理办法”。
三、各税种管理进一步强化。突出抓好重点税种的监控管理。随着交通运输业代征软件全面升级,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管理力度,规范了自用车辆的审批手续,对400余辆车恢复定额征税,营业税比上年增加713万元;对金融保险业重点税源户实施全面监控,营业税增加1 100多万元;通过对建筑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仅建筑业营业税就可增收4 000多万元,增幅达到40%多。做好房产、土地税的普查调整。做好房产、土地使用税两税普查和税额调整工作,房产税全年可增加近千万元,土地使用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3 200多万元。加强“个所得两税”管理。抓好企业所得税汇算,加强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对全市3.6万人实施个人所得税重点监控,监控收入额40%左右,在20余个重点行业开展全员全额申报。做好小税种的挖潜增收。实行多环节监控、多部门配合,车船税首次突破年增长超百万元;认真落实印花税核定征收办法,全年超收300余万元。
【“金税三期”如期上线】
“金税三期”是全省地税系统2006年工作的重点。年初,把“金税三期工程目标预期实现”作为10项工作目标之一,为了保证新系统于1月12日如期上线,细化工作进度,从9月1日起,通过税收信息每2天向全系统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截止12月22日,全系统共录入纳税人14 890户,较好地完成动员、期初数据准备及换发登记、期初数据录入、培训等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1月12日上午8时,全系统6个征收单位均成功地打出第一张税票,标志着新系统在盘锦如期安全上线。
【增强服务意识】
全力支持全民创业。出台《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暂行规定》,落实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全市各级地税机关通过经济税收分析比对,适时提出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培植税源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服务。认真落实下岗再就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市共有2户企业、437户个体,安置446名下岗再就业人员,为其减免税金941万元。减免登记证工本费17 000元。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办税服务。发挥“12366”热线的服务沟通作用,完善各县分局办税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强基层税务所办税厅的规范化建设,抓好网络咨询互动建设等,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大力开展税收宣传。较好地组织开展第15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全系统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稿件900余篇,特别是充分利用《东北新闻网》宣传阵地,全年刊登稿件近100篇,宣传盘锦地税。
【队伍建设】
采取市局集中培训,县分局有针对性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等措施办法,全年先后举办2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有400人次参加系统培训,与东财联办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的160人全部结业。组织60人参加全省系统税政岗位考试。9月,全省系统业务考试中,盘锦夺得团体总分第三名、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且有3人进入全省前10名。
【文明创建活动】
根据形势需要,把2006年确定为“有效执行年”,提出“有效执行”的团队管理理念,系统上下围绕“有效执行年”的各项要求,更新观念,完善制度,改进作风,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执行力大幅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拓展文化建设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和谐共建活动。与大洼县新兴镇开展“税村共建”活动,与大洼县大洼镇向阳社区开展“和谐社区共建”活动,与盘山县高升镇开展了“连乡帮扶”共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在系统内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用身边典型带身边人活动,注重树立挖掘身边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孙迅被省局呈报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市局机关在巩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基础上,全系统再次进入省文明行业,7个县区分局都被命名为省文明单位。
【“两基”建设】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制定全系统创建标准化税务所标准,8月,在大洼辽滨分局召开现场推介会,全面推开标准化税务所建设。全年对基层软硬件投入近1 000万元。年底,全系统25个基层税务所(分局)基本达到制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