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答复 > 2020年

索 引 号: pjsrmzf-2020-003454 主题分类: 2020年
发文机关: 盘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深化“产校地企融”合作问题的提案》第038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11-02
主 题 词: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深化“产校地企融”合作问题的提案》第0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1-02 浏览次数:307

姚文山委员:

  关于姚文山委员提出的关于深化“产校地企融”合作问题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我市校地校企校产合作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9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2所,全日制在校生8103人,教职工1067人(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教师552名,无在校生),共设置8个院系、24个专业,拥有石油化工、能源装备智能制造2个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中等职业学校7所,在校生共计9471人,教职工596人,共设置13个专业大类、37个专业。全市职业院校中,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4所,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13个,省创新型实训基地12个。

  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践行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努力探索打造具有盘锦地方特色的职教发展模式,现已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格局。2019年,全市参与国家级“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企业数量139家,学校5所,学生数量1058名。市级校企合作平台的企业数量也达到了367家,学生数量2942个。市经济技术学校、鼎信商业学校等与东华软件、省农委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有37家企事业单位在职业院校挂牌成立培训基地,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计567个。同时,我市加强与域外17所高校达成校地合作协议,在毕业生就业、实习等方面与我市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同时,我市2019年还举办了盘锦首次校地合作对接会,邀请省内21所高校来盘洽谈,与我市企业合作对接。近2年来,通过与省内高校合作,我市引进外地生源毕业生3500余人。

  二、存在的问题

  1.产教融合的激励政策配套不完善。当前,国家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涉及发改、税务、人社、土地等多个行业部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需要上述部门协同联动、主动作为。同时,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不够明晰,致使企业对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2.学校自身内功不强。一是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偏低,学校管理层缺乏专业认识,对职业教育同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效益观念、创新意识不足,无法对当下的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形成科学认识;二是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缺乏主动联系,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专业教师的补充、转岗不能及时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导致结构性缺编严重;三是学校生源差,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两张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定位不相匹配,石化类专业人才占比过低。

  3.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未能依法依规得以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要保障职业院校生均办学经费及时到位。我市县区职教中心财政拨款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未能及时并足额拨付。

  三、下一步推进措施

  1.强化政府统筹。一是通过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科学的政策引导来推动实现产教协同健康发展;二是组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促进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现代化,也为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三是足额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并且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四是加强招商引资及招才引智工作,加强盘锦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使企业在人才需求、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等方面形成人才需求拉动,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产业结构,成立行业协会,并且给与行业组织财政专项补助,以提升参与“产校地企融”合作的积极性。

  2.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由职业院校、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有行指委、研究机构等参与,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注重挖掘联盟内各方价值诉求,促进形成建立在利益共同体上的各方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

  3.加快专业布局调整。围绕我市石化及精细化工等8条产业链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并逐步取消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

  4.扎实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对原有教学目标进行项目化改造,并且及时将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

  5.注重职业素养培养。加强基于专业特色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以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组织实施工匠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将工匠精神、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文素养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生。

  6.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瞄准服务我市石化产业发展的办学目标,适应“大安全、大应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着手在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医卫类专业基础上,加入高职安全类专业与之相融合,构建特色安全类专业,培养应急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7.进一步整合和调动高校的科技资源及其他各种资源,为盘锦市提供全面的服务。推进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重点科研成果的转化带动盘锦地方经济的发展。 




  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