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答复
> 2020年
索 引 号: | pjsrmzf-2020-003453 | 主题分类: | 2020年 |
发文机关: | 盘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深化“产校地企融”合作问题的提案》第038号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 2020-11-02 | |
主 题 词: |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深化“产校地企融”合作问题的提案》第038号提案的答复
姚文山: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产校地企融”合作问题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特别是对我市“产校地企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市科技局非常重视您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忠伟书记和方栋市长相关批示精神,为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结合我市产校地企融工作,市科技局牵头起草了《盘锦市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校地企融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两次征求各县区、经济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李睿懿副市长专门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对《实施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完善,经市政府八届2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1年的工作目标:建成创新载体丰富、创新主体活跃、产校地企融协同机制灵活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定量指标包括: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50项以上,转化科技成果200项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增长1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达到240家以上。引进和培养30名高层次人才和10个以上创新团队。
《实施意见》还提出六个工程建设,具体21项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4项任务。
二是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做好前沿技术储备,重点包括提升企业家素质、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鼓励核心技术攻关3项任务。
三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工程。提升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市校深度合作、加大成果转化激励、提升对外合作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等4项任务。
四是实施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工程。为促进金融与科技紧密结合,重点提出成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3项任务。
五是实施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重点从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强化人才和团队培养、优化提升人才服务等3项任务。其中人才政策主要参照《盘锦市人才服务全面振兴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盘委办发[2018]23号)文件,并按市人社局正在起草修订的人才集聚政策对部分政策进行了调整。
六是实施创新环境优化提升工程。提出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加强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鼓励创新良好氛围4项任务。
在《实施意见》中还有三个创新点:
一是建立盘锦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盘转化,为每个项目提供50-100万元的基金入股支持。
二是在人才政策中,对引进的符合我市产业需求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高端创新人才来盘锦转化科技成果,按照人才引进相关规定落实事业单位编制。
三是强化园区成果转化承载能力,为项目落地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为入园成果转化项目免费提供2年标准化厂房。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意见》为政策指导,继续推进产校地企融协同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深化市院、市校合作。持续推动民营企业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大连海洋大学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建立科技成果供给和企业需求信息共享发布机制,深挖大院大所优质科技成果来盘转化。
二是组织各领域院士、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承接成果转化能力差等问题。
三是打造特色成果对接活动。通过组织品牌化、专业化、常态化成果对接活动,为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产学研对接成效。
四是提升科技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与江苏等先进对口地区合作交流。助力民营企业实施重点科技成果转化60项以上。
盘锦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