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答复
> 2020年
索 引 号: | pjsrmzf-2020-003435 | 主题分类: | 2020年 |
发文机关: | 盘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加速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提案》第018号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 2020-11-02 | |
主 题 词: |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关于加速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提案》第018号提案的答复
刘彦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石化及装备制造工程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对您的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您提出的我市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建议措施切实可行。
石化产业作为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全市上下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坚定不移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我市成为辽宁省重点发展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效益稳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辽东湾新区为代表的石化产业园区承载力日益增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一批世界石化产业巨头纷纷来盘投资,华锦阿美炼化一体化、宝来巴塞尔合资合作等具有牵动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形成了央企和民企协同共赢,内资与外资上下游互为依托的产业格局,高端石化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呈现出国际化、链条化态势,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初显端倪。
2019年,石化产业运行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国石化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9%,炼油板块下降42.1%,化工行业利润下降13.9%;主要经济体增速不理想,外部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伴随中东局势紧张、“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发生,预计未来2-3年经济下行压力将不会有明显改善,石化产能投放高峰持续并不断释放,促使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速,优胜劣汰、市场演变将进一步加剧。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大小石化企业315家,总资产约1800亿元,从业人数3万人。全市规模以上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共91户,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00亿元。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加快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步伐。
一、做大产业规模,增强供给能力
一是做大企业规模。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差异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继续深化与沙特阿美、利安德巴赛尔等国际石化巨头的互利合作,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全面推动炼化一体化建设进程,确保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宝来巴塞尔轻烃综合利用等重点在建及规划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三是提升炼化水平。依托现有石化产业基础,强化挖潜改造,合理控制油、化规模,推动石化产业向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品高端化、运行智能化发展格局转变。四是延伸产业链条。全方位实施产业链招商和存量企业技术改造,增强高附加值产品供给,加大化工产品就地转化率,密切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
二、坚持科学统筹,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巩固和优化传统油气加工业。以华锦集团、北方燃料、辽河石化、浩业化工为龙头,重点发展化工型油气加工,建设世界级原油加工基地,做强高等级道路沥青和全系列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基地;二是做强基本有机化工业。以华锦集团、宝来化工、长春化学、联成化学等企业为龙头,进一步提升乙烯、丙烯、苯乙烯、对二甲苯生产能力,加快醇、醚、酚、醛、酮、酸、酯等大型基本有机化工装置建设;三是加快发展高端聚合物产业。以华锦集团、宝来化工、浩业化工、北方戴纳索等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烯烃、芳烃原料优势,以乙烯、丙烯、苯乙烯、丁二烯为基础,大力发展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为重点的高分子聚合物产业;四是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以宝来巴塞尔、威格斯公司、浩业化工、宝来生物能源等企业为牵动,发展聚醚醚酮、芳纶、高强高模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特种环氧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等产业;五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以吉人涂料、北化鲁华、赛飞化学、科莱恩催化剂等企业为牵动,重点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橡塑助剂、粘合剂和工业催化剂等专用化学品,引进和培育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脂肪族聚氨酯等精细化工产品。
三、强化创新引领,提升产业水平
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大连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积极吸引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大学和科研机构,深化“产校地企融”合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研发和技术中心。二是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石化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大学的研发合作、项目对接,发挥科研机构、大学的人才优势,以及企业在资金、工艺技术与应用技术研究上的优势,通过建立共研、共建、共享发展共同体,提高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率和本地化率,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支撑行业发展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三是加强人才引育。支持盘锦职院、大连理工等院校,与沙特阿美、利安德巴赛尔等跨国公司的合作院校进行对接,开展院校间合作,重点围绕化工新材料、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领域,培养石化产业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紧紧依托主导产业和高质量项目,建立专家智库,柔性引才、借才借智,走人才共享之路。
四、转变生产方式,实施绿色发展
一是强化环保监察。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必须满足总量指标和许可排污量要求。二是优化资源利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实现最低水平的污染物排放。以建设国家级“无废城市”为契机,按照绿色可循环目标,促进制造流程优化与升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带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提高行业能效。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备,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充分回收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能,鼓励企业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工序能耗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四是推进绿色转型。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创建,通过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炼化能量系统优化、烯烃原料轻质化技术改造,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和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健全园区配套,增强承载能力
一是做强重点园区。以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和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为重点,突出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进一步提升重点化工园区产业集中度;二是优化项目布局。按产业链开展园区招商,鼓励和引导存量化工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提高全域化工企业入园比率,重视园区的总投入和总产出平衡,提高园区综合发展能力;三是健全指标体系。突出循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入园企业把好准入标准、安全环保、产业政策等关口;四是强化功能属性。提高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统一规划公用工程、集中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仓储物流、码头泊位、应急消防等公用工程配套体系,提升化工园区承载能力。五是突出安全环保。把环保和安全作为园区管理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施严格的封闭式智能管理,健全快速响应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创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
盘锦市石油化工及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