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辽宁实践”系列报道之五:抻长产业链条 提升“原”的价值

发布日期:2022-10-07  浏览次数:668



抻长产业链条 提升“原”的价值——关于辽宁推进结构调整之深度开发“原字号”的报告

题记

关于东北的工业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东北存在“四大短板”,其中之一就是经济结构短板。近年来,辽宁聚焦深度开发“原字号”,实施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重点项目,大力调整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深挖增值空间,全力打造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炼”有余而“化”不足的状况正在改变。




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上,17吨来自鞍钢自主研发的高端桥梁钢作为主航道桥体骨架,在伶仃洋上“挥洒”出优美的曲线。


海面之下,来自盘锦禹王集团的防水材料,被涂抹在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管道接缝处,成为保障车辆畅快穿梭的“秘密武器”。


在国家重大项目中,这样的“老乡会”并非个案。嫦娥五号的火星探测器上,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新材料与辽宁奥克华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聚酰亚胺薄膜一起遨游太空,在敲开火星土层的同时以“纳米级”厚度抵御复杂的太空环境;南极的雪龙号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控制系统和大连石岛工业有限公司的绑扎件携手探险,在用数字化为钢铁赋能的同时,将几万斤重量安全锁定……


“偶遇”并非偶然。这些“高大上”的产品,彰显出辽宁在材料领域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也显示出辽宁深度开发“原字号”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逐渐抻长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正集聚为一种胜势。


2020年9月28日,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强调,辽宁要深度开发“原字号”,把“短”抻“长”,拉开黄金链条,走出黄金大道。


聚焦石化、钢铁、菱镁等特种资源、农产品深加工等“原”产业,辽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进发;推动形成以本地龙头企业为主,链上企业“众星拱月”的产业集群。


2021年,辽宁石化产业营业收入首次迈入万亿元大关,精细化率提高2.1个百分点,冶金新材料营收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菱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收同比增长10.4%。在“原字号”领域公布了22项“揭榜挂帅”榜单、建立了31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高标准建设辽宁材料等4个实验室。


一篇围绕资源链构建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升级创新链的大文章,正在精彩书写。




做好有“增”有“减”的结构布局

辽宁之“原”,是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


在14.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菱镁、硼、铁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煤、石油储量居全国前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肩负战略使命,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辽宁之“原”,是“工业长子”的发展之基。


这里许多城,因矿而建、因油而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产业发展构筑了坚实底座,辽宁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化、冶金基地:原油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二,乙烯、PX、PTA产能居全国第一,海绵钛产量居全国第一,镁质耐火材料具备撬动全球市场的潜力和基础。

辽宁之“原”,是再创辉煌的重要支撑。

工业兴,则辽宁兴。从体量看,石化、冶金作为辽宁三大支柱产业中的两大产业,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一半以上,是辽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场。从产业脉络看,材料是工业的“源头”,材料的链条是工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轨道。历史证明,将产业链条抻长是全球工业基地、资源城市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于辽宁而言,初级产品居多,产业链协同发展不足、精深加工程度低既是“产业之痛”,也是“破题”着笔之处。


产业如人,比例不协调,难以快步走。改善“头部大”“腰身细”“下游弱”的“身材缺陷”,迫在眉睫。


面对短板,辽宁理性分析、客观对待、科学布局。省委明确提出,要着力改变原材料有余而增值链不足的状态,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产业集群生态圈。2021年、2022年,“三篇大文章”专项行动方案从1.0版向2.0版优化提升;《辽宁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辽宁省建设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菱镁产业2022年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等系列产业政策相继出台;设立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发展;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不断加快建设。


上“大”压“小”,提升集聚度。2021年8月20日,鞍钢、本钢重组大会召开,全球第三大“钢铁航母”由此启航。不仅钢铁,辽宁在菱镁等优势资源领域也加紧了整合步伐。截至2021年,全省菱镁矿采矿权减少到57个,通过引导企业联合力量建大炉、废小窑,建成45条、产能412万吨轻烧氧化镁新型窑炉生产线。全省各地以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抓手提升产业集约度,本溪市加快推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盘锦市围绕辽东湾提升石化和精细化工、碳素材料产业链,建设东北精深加工基地。


减“油”增“化”,打造新格局。近期,辽宁与中石油的“接触”越发频繁,抚顺石化、辽阳石化的DCC、K-COT项目,锦州、盘锦、葫芦岛等市的“减油增化”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年底前相继签约落地。目前,辽宁的原油产品比重逐步缩减,芳烃、烯烃等化工原料生产占比稳步提升。


截至2021年年底,辽宁全省原材料工业营业收入19541.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5.5%。石化、钢铁等产业在国内的引领作用愈加明显。


强筋壮骨后,体态轻盈的辽宁“原”动力更加充沛。




走出从“短”到“长”的黄金大道

资源利用是“流动”的,铁水、钢水、石油是工业企业运行的“血液”。“原字号”是“线条”的,需要将不同环节串成“链”,方能发挥更大优势。

补链、延链、强链,是辽宁“原字号”的突破口。用好资源财富,走出从“一桶油”到“一匹布”、从“一块矿石”到“智能装备”的黄金大道,是辽宁材料产业腾飞的必然路径。在此过程中,既要让大企业自身发力,也要注重大中小企业携手合作,更要发挥园区协调作用,让“产业园”变为“产业链”。


强强联合,引领转型。沿沈海高速公路行至辽阳市宏伟区,这里的两家企业由“管道”紧密相连。管道一端是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的环氧乙烷产品库,另一端则是辽阳奥克的原料库。从炼油到环氧乙烷再到减水剂,一条从石油到化工原料再到产品的产业链已然形成。


培育产业链条,各市共同发力。截至2021年,辽宁已确定24条省级、142条市级工业重点产业链,形成重点企业及产品、重点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组织了钢铁与装备、企业与研究院所20多次省内供需对接。


大手拉小手,“链上”齐步走。十年前,大连长兴岛还只是一个景色美丽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随着恒力石化等龙头企业入驻,这里集聚了数十家化工企业,形成众星拱月式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大企业一直以来都是辽宁“原字号”的优质资源和龙头,鞍钢等龙头企业已连续多年开展省内对接活动,目前供应企业的本地配套率超过50%。


加强“链”式招商,让“上下楼”成为“上下游”。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产业园内,不少企业之间“管管相连”。“我们围绕精细化工链条进行全球招商,有的企业之间本来就有合作关系,有的企业则是来到园区后开拓了新的合作机遇。”大连长兴岛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初阳表示。去年,沈阳市实施“链长+链主”制推动产业链建设,盘锦市也出台了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举措。


技术“上新”,深挖价值链。7月23日,位于辽阳县的镁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批批优质玻镁板正在全自动生产线上“鱼贯而出”。目前,企业已成为一家集矿石开采,基本料制备,高端建材研发、生产、销售及施工为一体的菱镁领域全产业链企业。不断延展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镁鑫只是众多企业的一个代表。通过补链、延链、强链,2021年,全省菱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镁建材产量同比增长31%。


“链链相扣”,集结成“网”,辽宁“原”生态正在形成。




  • 探索愈“精”愈“深”的升级路径

进入雨季,太子河水流湍急,日夜奔腾。位于河畔的辽阳石化65号车间内的PETG流水线,同样不舍昼夜、24小时运行加紧生产。

PETG是一种高端食品级包装原料,它耐高温、抗冲击度强、易降解、环保无毒,价格是普通聚酯的2倍至3倍,但因技术瓶颈,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实现国产。辽化人经过15年努力,终将“冷板凳”坐热,突破了国产化这一关。如今辽阳石化成为PETG国内唯一生产商,其产品已占据华东、华南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坐守“原头”到立足“化尾”,公司党委书记李贵合说:“向产业链下游探索,让精细化工比重扩大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此话切中要害。不仅石化,加强精深加工程度也是冶金、菱镁等辽宁“原字号”产业形成高附加值、新增长点的关键一招。


敢于“从无到有”,实现“开道超车”。辽宁凭借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开辟新赛道。


2021年,辽宁PBT工程塑料、异戊橡胶等化工新材料实现产业化,高性能纤维、电子化学品、硼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在全国领先。


宁打一口井,不挖九个坑。辽宁企业执着研发、坐薪悬胆,用专注开拓市场育新机。


一米长半米宽的金属管,一个人能搬动吗?在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钛合金精加工中心,这样的“钛零件”笔者可以一只手轻松拿起。企业负责人笑着说:“看着像不锈钢,但重量不到它的一半,耐用度却强出一半。”为了这“两个一半”,中钛人潜心研究了十几年。有了这“两个一半”,仅在汽车领域就会迎来百亿元级的市场。


“材料研发的一小步,往往会带来产业跃升的一大步,甚至带来产品革命。企业要有守护‘一米’赛道的专注、勇掘‘万米’深井的执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辽宁高度重视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成为“万米坚守者”。


2021年,辽宁评出省级专精特新产品(技术)386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家,其中多与“原字号”有关。沈阳、大连、鞍山、本溪等市均建立企业培育库,开展梯队培育。


紧盯前沿,营造产业“小气候”。新材料重在“新”字,多是细分市场且处于开拓期,产业集聚度不高。要将一个个“金饭碗”变为众多“聚宝盆”,辽宁注重搭建平台、握指成拳。


去年9月,在辽宁大厦8楼会议室内,辽宁先进氮化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辽宁氮化硅产业潜力巨大,在全国较有影响力,但企业规模都不大,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就是为了补齐这一短板。”辽宁省新材料工程中心主任侯慧明说。同期,辽宁还成立了新材料企业创新联盟等组织,吸引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加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资金、市场等难题,并绘制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地图,极具针对性地助力新材料产业差异化、互补化发展。


大树参天、灌木葱茏,辽宁的“原”森林将更加繁盛。


前路宽阔,并非坦途。如何将“原字号”的资源盘活、产业带活、能量激活,考验着辽宁人的眼力与脑力、定力与耐力,也关系着未来的竞争力、发展力。历经转型阵痛的辽宁人无惧艰难险阻,实干、苦干加巧干,任何瓶颈都将被冲破。


看,辽河奔腾,拥湾向海,万里可达。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