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2006年)
国内贸易
【概况】
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7亿元,增长14.5%;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增加值实现24.1亿元,同比增长12.1%;新增连锁店铺35家,完成年计划的116.7%,全市连锁店铺总数达到237家;连锁店铺年销售额实现26.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8%,同比增长18.6%;建设和改造符合商务部标准的农家店320个,完成省政府考核市政府指标的160%,新建配送中心1个;建立国家商务部生活必需品,重点流通企业和应急商品三大网上直报系统,运转良好,确定监测样本单位48个;新增就业岗位11 201个,完成年计划的112.0%;实现税金收入4亿元,完成年计划101%,同比增长11.1%。各类展会成交额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10%;生产资料销售额实现80.64亿元,递增12%。超额完市政府、省商业厅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
【市场运行】
一、繁荣假日经济,拉动消费增长。为保障全市节日市场供应,在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到来之际,起草关于做好全市节日市场供应的通知,下发县区主管部门及大中型商业企业、餐饮企业,要求县区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把丰富市场供应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实行领导负责制,组织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确保节日期间货源充裕、品种繁多、市场繁荣活跃。各大商家和餐饮企业积极抓住几大节日有力契机,适时组织各种营销活动,不断引领消费向高层次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发展,有利地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攀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3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兴隆大厦、辽河商业城、大商新玛特等6家大型商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1%以上,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16.4%,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二、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是督促试点企业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全市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年建成配送中心一个,裕农农资公司在新开镇征地3万平方米,总投资1 0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达70%;双益和鑫正两家试点企业分别投入12万元购入金杯牌厢式货车各两辆,增强配送能力。二是组织好“农家店”验收和扶持资金拨付工作,全年建设和改造符合商务部标准的农家店320个,商务部扶持资金160万元,截至2006年已收到商务部和省厅扶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资金188.4万元。其中,2005年113.4万元,2006年75万元。三是加强对验收合格“农家店”的规范和整顿。根据商务部和省厅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先后召开3次两县主管部门和4家试点企业主要负责人会议,多次拉练检查,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质量和数量上同步发展和提高,推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全年4家试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82.6%;实现利润1 600万元,同比增长14.2%;320家农家店实现销售收入8 500万元,同比增长30.6%。
三、完善市场运行监测网络,及时传递市场信息。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应、及时调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必需品、重点流通企业、应急商品3大网上直报系统。年初制定起草《盘锦市市场运行监测考核管理办法》,下发县区主管部门及样本监测单位,在5月份召开一次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监测样本单位的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会议,并利用省厅和财政拨付的监测扶持资金为14家样本企业配置了品牌电脑,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38家样本监测单位网上直报率达到100%。同时在几大黄金周监测工作中,做到了节前有部署,黄金周有监测,节后有总结,并及时准确把监测结果上报;新闻单位把全市几大节日市场运行情况,销售热点、特点等通过电视台和《盘锦日报》展示给全市居民。
四、认真开展品牌建设工作,积极推荐全市特色产品。与市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沟通,将全市50多个品牌推荐上报省商业厅,并完成商务部、省厅部署的畅销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调查问卷工作。粳冠牌大米、利是牌大米、宋大房牌肉灌制品、鹤乡王牌白酒被评为“辽宁市场畅销自主品牌”。商务部拨付品牌建设资金25万元。
五、以标准化商业示范社区建设为载体,继续推进社区双进工程。为推进全市社区商业的发展,5月,起草制定《盘锦市社区商业示范评价规范标准》和《关于开展创建“标准化商业示范社区”活动的通知》。下发县区主管部门及社区,通过宣传、组织、调查考核,评定出符合标准的示范社区7个。
六、做好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工作,为生活必需品应急调控提供有力保障。为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和特殊情况的应急保障工作,经政府批准,与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市级储备的管理工作,确定辽宁振兴发展有限公司和市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继续承担生猪活体和实用盐两项储备任务,并对代储单位的物资储备进行了有效监督管理。全年生猪活体储备量为5 700头,储备资金171 000元,食盐储备量800吨,储备资金64 000元。两项资金全部到位。
七、开展反商业欺诈宣传活动,增强流通服务业的自律意识。一是利用网络和报纸扩大影响。5月,在盘锦商业之窗网刊登了市商业系统全面开展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刊登了反欺诈的法规政策、当前市场欺诈的表现形式、市商业局的举报电话,并在《盘锦日报》上以美容美发协会名义发布《关于严禁欺诈行为的倡议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力度。二是召开专门会议宣传发动。9月21日,会同市工商、发改委、公安、国地税和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召开了贯彻落实《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工作会议,协商有关工作职能分工,统一安排宣传活动,就建立举报受理首问责任和联合执法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充分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三是9月26日在兴隆台区、双台子区的重点商业街区设立宣传点,通过采取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形式,宣传《美容美发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四是9月27日召开由部分批发商和零售商参加的题为“树诚信兴商理念,创和谐商业环境,谋行业共同发展”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零售商与供应商交易行为、改善供应商与零售商关系、全面贯彻落实《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展开讨论。
八、履行监管职责,促进特种行业健康发展。按照商务部和省厅的有关要求,对全市4家典当行和3家拍卖行进行2005年年审工作,使全市的拍卖企业、典当企业顺利通过4月份省商业厅的年检。并且全部是A级。下半年受理审核申报盘锦兴润典当有限公司。年内全市4家典当行典当笔数达1 943笔,典当余额达1 354万元,实现收入340万元,实现利润71万元,上缴税金28万元。3家拍卖企业拍卖会达60场,成交额达4 970万元,实现佣金收入220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
九、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全市美容美发业服务水平。组织全市美容美发行业中具有一定资格和水平的院长、美容师、美发师参加省商业厅、省美容美发协会、省个体劳动者协会、省私营企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中国北方国际美容美发节,有3人分别被评为2006年辽宁省美容美发业“十大杰出美容师”、“十大优秀美容师”、“十大巾帼”,市商业局获优秀组织奖。促进全市美容美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市美容美发协会通过全局政务网向全行业发出“关于严禁欺诈行为的倡议书”。
十、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完善地震灾害应急体系。
【农村商业】
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信福工程”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了适合农民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的商业服务以及生产配套服务和生活服务,建立了农商间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走出了送商品下乡、带农产品出村的一条新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市场建设】
按照《盘锦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要求,着力培育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带动了商品流通业的整体发展。
【发展连锁超市】
大型连锁超市配送活动异常活跃。双益百货、裕农连锁、利市米业、鑫正超市都建立了服务功能齐全、满足社会需求的配送体系。以大千、恒泰、兴隆石化为代表的3个大型物流企业,经营面积50多万平方米,年货运总量达100万吨,营业额达数10亿元,成为支撑本地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新兴物流产业,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重点明确了食品、药品、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领域欺诈、农资市场、医疗市场、再生资源市场等整顿任务,确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和措施,建全了组织领导体系。通过全力工作,净化市场环境,保证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开展整顿和规范再生资源市场、煤炭市场、生猪屠宰市场、酒类市场等专项行动,开展了“反商业欺诈”、“诚信兴商”“反商业贿赂”等宣传活动。出台了《盘锦市流通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盘锦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意见》、《2006年盘锦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方案》、《盘锦市开展全市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全市开展整顿和规范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秩序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
【举办全国巡环美食节盘锦展会】
2006年9月2日至9月9日,在华锦宾馆举办2006年全国巡环美食节盘锦展会。活动共有四川、新疆、内蒙、陕西、海南等18个省、市地区风味小吃及名优食品70多个商家2 000余种小吃参展,共设60个美食展位,30个小商品展位,茶、糖、酒、饮料、保健食品、调味品、干鲜果品、土特产品、奶制品、小食品、工艺礼品等品种俱全。所有参展风味小吃现场制作,现场售卖,炸、酱、熏、蒸、煮、煲等多种工艺现场展示。期间,穿插举行啤酒饮酒大赛和民间绝活表演活动。活动自9月2日至9日,共7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活动中,在华锦宾馆还召开了以引进外地风味小吃、名优食品、促进商贸合作为内容的商贸洽谈会,共有60余个外地商家与本市桃源新村饭店等20余个市内餐饮行业企业就合作及来盘经营事项进行了洽谈。南京桂花烤鸭、新疆喀什烤肉王等22名外地客商与本市多家餐饮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
【餐饮服务】
一、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全市餐饮服务业营业额持续稳步增长,分季度看:一季度实现8亿元,同比增长9.5%,占全年的24.6%;二季度季度实现8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年的24.6%;三季度实现8.1亿元,同比增长12.0%,占全年的24.9%;四季度预计实现8.4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年的25.8%。分行业看:家庭服务业需求更加旺盛,同比增长13.2%;其次是美发美容业、餐饮业、增幅分别为12.8%和12.3%。餐饮业营业额所占份额是46.2%,仍然高居餐饮服务业各行业榜首,其次是美发美容业占9.5%。
二、餐饮市场持续火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餐饮零售额预计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2.3%,占消费的零售总额16.4%,从月份看,年内营业额最高月份2月为1.3亿元。
三、社区商业快速起步。商业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网点迅速增加,网点门类齐全。城市社区居民购买、主、副食品、日用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集餐饮、美发美容、细雨、洗衣、摄影扩印、维修、家庭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满足。全市各类社区商业网点20 000个,同比增长5.3%。
【美发美容】
全市美发美容业营业额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0.3%。保健项目产品热销,关注健康、绿色消费已成为众多女性的时尚,消费需求在逐步升级,室内中等规模以上的美容院几乎都增加了集养生、美容、健身、舒心为一体的“SPA”项目,瑜伽运动受到许多白领人的青睐,养肺、补肾以及足部护理等调治亚健康的产品开始走俏。
【行政执法】
全年,制定下发商业系统行政执法管理办法。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形成了7个相关制度,使全局系统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按法律办事、依法行政的水平。制定了全局执法职责汇编。按省、市法制办的要求,尽快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对已颁发实施的商业方面法律规范行为,执法依据进行梳理,按照法律效力高低排列,列明目录,写清责任,汇编成册。开办一期商业系统执法人员培训班,集中全市商业62名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合格率100%。组织全市定点屠宰厂肉品检验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培训班。全市各定点屠宰厂基本都配备上了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有效的保证了上市的肉品质量。组织了屠宰技术人员培训班,60人参加了培训,取得了合格证。开展了煤炭市场、定点屠宰厂和肉品市场整顿工作,起草了整顿方案。审核处理行政处罚案件一件。
【生产资料】
一、生产资料市场样本企业监测工作。按照商运发〔2004〕353号《商务部关于印发2004~2006年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报表制度的通知》和省厅工作部署,全市生产资料市场监测样本企业10家,其中:钢材2家,汽车3家,成品油1家,煤炭2家,农资1家,机电1家,已达到省厅下达的任务标准。全局对信息报送优异的企业发放生产资料信息监测专用电脑设备;为上述10家生产资料信息检测企业申请补贴资金;对盘锦钢材大市场、木材市场、石材市场、铁东旧货交易市场、盘山县建筑材料市场等5家市场进行调研,同时依据相关部门意见,将拟关闭生产资料市场的基础材料形成报告上报政府。
二、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制定了《盘锦市成品油(加油站、加气站)到2010年行业发展规划》,同时对全市车用加气站进行了市场调研,起草了《关于补充2010年加气站发展规划》;组织县、区局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传达省厅《成品油流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成品油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工作以县、区局为单位进行,根据县区局评比结果,全市评出6户诚信A级企业,已于5月份上报省厅,待省厅评议后发放成品企业牌匾;按照省厅文件精神,起草了《盘锦市成品油流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检查,对4家存在安全隐患企业下发整改通知,限期年底前整改完毕;车用加气站的换证工作全部结束,已将企业相关材料上报省厅。全市预计零售销售成品油29.8万吨,其中:柴油20.2万吨、汽油9.6万吨。
三、规范二手车市场。按照《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及《辽宁省<二手车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起草了《盘锦市二手车流通管理实施意见》;于11月中旬召开工作会议,下发规范市场和经营秩序的通知,对二手车市场及经营主体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按照省商业厅工作安排,对全市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经销企业、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二手车经纪机构、品牌汽车经销企业进行了备案,已上报省商业厅;针对二手车市场上访问题,对二手车交易市场和鉴定评估机构的收费问题进行调研,并将调研情报。
四、报废汽车回收的监管工作。按照国务院第307号令的文件精神,加强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日常管理工作。2005年度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年审工作结束,已将年审结果上报省厅;2006年报废车辆1 200台左右;做好2006年报废车辆补贴申请;做好《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的发放工作;起草了《盘锦市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实施意见》;11月份组织工商、公安、交通稽查等部门召开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现场办公会,对30台解体报废车辆进行现场验收;召开报废汽车联席会议,研究报废汽车日常管理及监管工作。
【商务发展】
一、全面完成年度会展交易额指标。全年实现会展交易额10.8亿元,完成计划的108.0%。组织全市生产企业先后参加了第十四届上海消费品交易会、宁波食品博览会、天津春季商品交易会及大连农产品交易会等重要展会。实现交易额近1 000万元,签订购货意向达5 000万元。全年全市生产、流通企业参加展会达几十次,购销额高达8亿多元。利用市内举办的河蟹、大米展洽会,展示了全市地域优势和品牌特色,两类产品交易额双双过亿元。
二、重点项目推进。根据《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度项目工作考核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盘政发〔2006〕22号,下达给商业局实施年终考核的重点建设项目指标共7项。一是计划当年竣工项目3项,即现代汽车销售服务项目、日产汽车销售服务项目、大罐车运输项目,年末前均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当年新开工项目4项,分别为:红旗商贸小区、登舟大酒店、兴隆石化物流中心、解放商用车销售服务项目,有两项按计划开工建设,并已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物流中心项目、解放商用车项目),未按计划开工的有两项(分别是红旗商贸小区项目和登舟大酒店项目)。盘政办发〔2006〕27号,下达给市商业局项目建设工作考核指标:论证储备2~5个项目,并力争达到可研程度。积极开发项目信息,年底前已包装大型论证程度的项目2个:双益超市仓储配送中心,第八栋酒店项目(富祥酒楼连锁店,美术馆西侧)。正在论证的项目1个:盘山县花卉批发市场。
三、深入开展两县区项目调查登记,全面完成省厅对全省商业项目的调查工作。按照省厅工作部署和要求,分三次统计上报了各类商业重点项目22项。
四、开展项目招商工作。8月,参加省政府在香港举办了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在省商业厅举行的推介会上向省推荐的胡家河蟹市场被列入全省前10项重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
五、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实施工作。城市商业规划经市政府批准于7月1日起实施。为实施规划,起草了《商业网点规划实施意见》和《商业网点规划管理规定》,市规划委员会已将商业局吸收为正式成员。按照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总体要求,经过调研、论证已为两个商业项目办理了前置审批手续。
六、全力做好直销网点规划管理工作。一是履行工作程序,做到依法办事。对前来申办直销网点的企业,除严格审查相关手续外,对网点的所在地进行现场确认,形成现场勘察记录,为以后复查提供依据。二是建立网点管理档案,便于管理和监督。全年经过审查认可并在全市设立网点的企业共有7家,设直销网点17个,未出现违规情况。
七、完成了信福工程试点申报工作。一是加强业务指导,严把质量关。在申报初期,深入到大洼县的场、乡、村进行检查核实,对发挥作用小、无力承担试点工作的基层单位一律取消申报资格,保证了申报工作质量。二是对基层上报的数据材料进行复核,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更正,做到准确及时将申报材料上报国家。申报工作已全部完成。
【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全年全市定点屠宰执法队员共出动执法检查2 000余人次,出动车辆500余台次,行程20 000公里,受理举报电话10个,处理10个,立案3起,没收违法生猪产品6 000余公斤。打击暴力抗法事件10余起。加强屠宰厂规范监管。对两县的定点厂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油田矿区3家不具备国家规定的定点屠宰资格,属于无照经营的屠宰场决定不予批准定点屠宰资格,但是为保证当地居民能够吃上相对放心的猪肉,暂时让其继续营业。由市腾飞肉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解决对矿区肉品的配送问题,届时,将对矿区的3家屠宰厂实施关闭。为对屠宰厂进行监管,建立了全市定点厂《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档案》,建设了生猪屠宰行业信用体系,使全市的生猪屠宰行业进一步规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依法作好稽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不法行为。在肉品上市前,严把死守通往市区大型农贸市场的交通要道,严禁未经检疫检验的猪肉产品进入市场;对屠宰业户购进生猪的流向进行跟踪,一经发现其购进的生猪未进定点厂,立即对其进行布控;根据私屠滥宰地点隐蔽、屠宰时间多在夜晚等特点,采取凌晨出击的方法,对私屠滥宰现象严重的地区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强化肉品检验,保证上市肉品质量。指导定点屠宰企业,在现有条件下,要求取得《资格证书》的检验员,严把肉品质量关。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全年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定点屠宰和“放心肉”工程的好处;同时,利用宣传车、悬挂条幅、制作宣传版、散发宣传单、报纸夹带等方式,对病害猪肉的鉴别方法、食用未经检疫检验生猪肉品的危害等知识进行宣传。严把肉品入市关,禁止母猪肉生鲜上市。为净化肉品市场环境,提高市民食肉的放心系数,规范定点厂的屠宰行为,要求无高温处理设备的定点厂严禁屠宰母猪,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全年共查出母猪肉5 000余公斤。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商务部关于在全国开展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和省厅《关于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生猪屠宰市场秩序的意见》精神,对全市生猪屠宰加工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共没收违法生猪产品2 000公斤,打掉私屠滥宰窝点2个,没收违法屠宰工具11件,严厉打击了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病害肉等违法行为。
【煤炭市场经营资格审查】
全年共组织执法检查22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3件,依法对18家违法违规经营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
严格规范标准。完成了2005年度《煤炭经营资格证》年度复查工作。按照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提出的工作要求,认真审查企业年度复查表、经营场所、储煤场地、计量和质量设施等,确保了企业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全市应参加年度复查的企业为82家,没有按时参加年检或由于达不到一定经营规模而取消经营条件被确定为年检不合格的企业有10家,年检合格率为87%。年检不合格的企业已由省煤炭经营资格审查办公室按规定取消了经营资格。
落实执法制度。及时发现处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双台子区高家、魏家、原盘山县土产公司等地段日常执法检查。对23家无证经营业户提出了警告,对18家经营业户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收集视听资料证据13份。
开展专项整治。市清理整顿煤炭经营秩序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对双台子区无证煤炭经营业户清理整顿的通知》,将印制的60份清理整顿文件全部分发到业户手中,专门设立了煤炭非法经营举报电话,对举报时间、地点、内容、举报人姓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严格资质审查。按照省煤炭办《关于2006年<煤炭经营资格证>年度复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开展复查工作。复查将重点检查煤炭经营企业是否具备继续经营的条件,特别是注册资金和储煤场地的条件;年度煤炭销售量是否达到基本规模要求等内容。
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8月29日,分别在市商业局办公楼前、步行街、辽河商业城及大洼县经贸局楼前设置了宣传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活动中共发放宣传单2 500余张,宣传手册500本。
【再生资源管理】
在全市再生资源市场比较混乱的情况下,继续坚持鼓励经营与严格验照的原则,为全市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业户办理了再生资源经营准许证,并进行年检,对全市587家回收站、回收公司进行全面的拉网式调查查登记。清理整顿、规范再生资源市场。对影响市容,卫生条件差和环保不达标的回收站点、回收公司进行清理整顿,对25家卫生不达标的回收站点下达整改通知书,对2家在市区内的回收站点进行停业整顿,限期搬出市区。确保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稳定。合理布局网点,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走向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对全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回收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供销
【经济指标】
2006年,全市供销社系统累计实现商品经营销售额58 848万元,比上年增长8.88%;实现利润总额77.5万元,比上年增长7.34%;累计实现社会贡献总额534万元,比上年增长7.44%。全市供销社系统共销售化肥51 970吨,农药587吨,农膜310吨,育秧片12 100捆,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方面,供销社系统仍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社属企业管理】
完善各级供销社直属企业的运行机制,规范管理。全市各级供销社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和营销方式,搞活经营,挖掘内部潜力。为发挥社有资产的更大效力,提高社有资产的利用水平,市供销社于5月份成立盘锦盛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果品市场从2004年开始改变经营承包形式,取得较好地效果,2006年果品市场交易额达4 000万元以上。
【裕农公司】
2006年,公司完成销售额6 000万元,市场占有率达到30%。通过紧密型连锁、微机联网、统一价格等经营形式,抑制了市场价格和稳定了市场秩序。与华锦集团、中润化工集团、辽宁省稻作所、辽宁省科研所、东亚集团等建立代理关系,与贵州开磷、美国加邦、江苏绿利来、大连瑞泽等38家大型农资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的经销关系,厂家直销率达到95%。加强管理,防止连锁店经营劣质农资产品。公司严格规定,连锁店没有外渠道的进货权,公司下摆商品有专用条码,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巡回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取缔连锁加盟资格。
2006年,裕农公司组织7位高级农艺师在全市各村屯、田间地头为农民巡回讲课161场,听课农民超过1.2万人;发放《裕农农资科技信息》和各种宣传材料20万份,无偿为农民订阅《辽宁农民报》6 000份;无偿为农民进行土壤测土配方3 000份;建立扶贫点60户,发放扶贫肥资金6万元,同时发放扶贫优惠卡8 000张;推出“科技110”上门服务活动,简单的问题可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需要现场指导的,科技人员当日赶到田间地头。共组织农民代表3 000人次,到省稻作所、省科研所、大石桥良种场等9大种子基地考察,增加农民选购稻种知识。2006年,裕农公司完成了仓储中心的建设工作,储备库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仓储面积8 600平方米,货台2 400平方米,储备能力达到3万吨。
【规范服务】
规范农村各类经济服务组织,发展经纪人队伍,提升为农服务功能。2006年,市供销社仍然把规范和发展各类农村经济服务组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内全系统共规范各类农村经济服务组织172个,其中基层供销社7个、裕农超市46个、日用品超市2个、各类专业协会4个、专业合作社22个、村级综合服务站68个、大院市场4个、庄稼医院16个、供销合作服务社7个。大部分的农村经济服务组织通过营业设施的改造和经营环境的改善,增加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质量。根据省财政厅和省供销社的有关扶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财政扶持项目申报工作的政策,成功地组织了盘山县胡家镇农民无公害河蟹养殖销售协会养大蟹增收工程和盘山县高升养鸡协会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生产无公害鸡蛋项目申报工作,获得项目扶持资金31万元。
2006年,市供销社共编制发放科技信息24期,120余条,向农民传授科学种田、合理施肥用药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知识。
【行业协会】
积极筹备组建行业协会,在社会化服务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5月19日,盘锦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按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行业自律、共同发展的方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有组织的方式在维护会员单位的利益,沟通与外界联系等。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经市政府同意,由市供销社牵头成立盘锦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筹备组,开展组织筹备工作。2006年9月13日,盘锦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该协会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服务农民、连结市场、连结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体制创新,在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中介组织。
粮食
【粮食收购】
2006年,全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共收购粮食150万吨。其中,水稻60万吨,玉米90万吨。发展订单农业1.48万公顷,其它粮食19.7万吨。
【粮食销售】
以“盘锦大米”为主流,吸纳北方7省市粮源、客商、辐射全国的大米市场集散地的格局初步显现。2006年度,全市共销售粮食150万吨,盘锦大米精品销售达到30万吨,创利4 000多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年内,市粮库生产的“锦珠”牌大米、市友谊粮库生产的“圣”牌大米、鼎翔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粳冠”牌大米被国家授予2005~2008年免检产品,被省政府评为名牌产品。2006年,在稳固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江苏、陕西、甘肃等20多个国内市场的同时,又成功地开辟大连、浙江、广州、深圳等地的市场。盘锦大米已销往韩国、日本、叙利亚、土耳其、罗马尼亚等10多个国家。
【粮食储存】
2006年期末库存:原粮合计125万吨,贸易粮合计117万吨。其中,小麦9吨,大米18万吨,玉米96万吨,大豆1 000吨。年内,为国家代储稻谷12万吨,代省储稻谷2万吨。计划粮食晾晒25万吨,实际完成38万吨。同时,按照国务院〔2006〕16号《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加强各级储备粮体系建设,建立粮食储备制度,确保市场稳定。
【粮食加工】
2006年,全市粮食加工企业97个。其中,国有粮食加工企业16个,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粮食加工企业1个,其余为社会粮食加工企业,其中有日本佐竹加工生产线的20家。日处理原料100吨以下的加工企业76个,日处理原料200吨~400吨的加工企业1个,日处理原料400吨~1 000吨的加工企业1个。2006年度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2.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3.2亿元,利润总额2 290万元,资产总计7.4亿元。全年加工大米总量50.3万吨,比上年35.3万吨增加15万吨,其中加工特等米7.6万吨,比上年6.6万吨增加1万吨,加工标准一等米16.7万吨,比上年13.7万吨增加3万吨,加工标准二等米26万吨,比上年15万吨增加11万吨。
【粮食改革】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一是按照国家四部委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的处理意见》的要求和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农业发展银行有关文件的规定,各级粮食部门已按规定的时限按时完成了清理挂账任务。同时积极配合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财务挂账剥离工作。截至去年12月15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财务挂账已剥离到县本级以上粮食主管部门。此项工作已全部结束,其中1998年6月以前政策性财务挂账剥离为31 523万元;1998年6月以后至放开粮食市场期间(2004年9月)剥离额为75 867万元。二是对市直粮食企业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同时积极探索国有控股的股份制改革模式。待彻底解决企业退休(养)职工医疗保险和遗留债务后,进行更深一步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现市直国有粮食企业彻底改制。三是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粮食局职能配置、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市粮食局机关从5月下旬开展了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整个机关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四是认真做好粮食企业“老人”遗留问题的处理。着重解决好市直粮食企业离休干部、退休人员和社会内养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此项工作正在办理中。五是对大洼县18家粮食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对盘山县国有粮食企业全部实行了国有民营。
【粮食监督检查】
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强化粮食监管,规范粮食市场运行质量,保证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顺畅。全市组建了市场监管队伍,配置了执法工具、设备和车辆,培训了人员。年内全市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总计122次,共197人次,检查粮食企业1 047个次。处理案件105次,取消粮食收购资格15户,责令整改62户,暂停营业11户,警告10户,罚款处罚7户。
烟草专卖
【卷烟销售】
2006年,盘锦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卷烟营销的市场化取向,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完成内部组织机构、业务工作流程的再造工作,初步建成了大服务、低成本、高效率的卷烟营销网络。通过规范资本运营、强化内部监管、加快信息化改造、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等工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盘锦烟草的专卖和谐发展。
全年卷烟销售实现207 370万支,比上年增长3.7%;销售额实现42 67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4 06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9%;上缴税金3 611万元。
【卷烟销售网络建设】
以订单订货为切入点,按照“突出服务、注重效率、优化流程、提高素质”的网建目标,积极抢占网建工作的至高点。对卷烟营销的各环节各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品牌培育、采供、电话订货、客户服务、物流配送、资金结算等各种可控资源,充分发挥现代电子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支撑,达到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无缝链接。形成批零互动、工商协同、资源共享、合作多赢的利益格局。6月,投资50余万元完成物流分拣设备的安装。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信息中心的标准化改造。9月,完成营销中心、物流中心二级机构的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10月,实现全地区“一库制”分拣配送。建立起“机构扁平化、分工专业化、流程科学化、服务规范化”的现代卷烟销售网络模式。
【专卖管理】
以加强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和打击制售假烟网络为重点开展工作,严格按省局有关加强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要求,从规范经营行为入手,对2005年至2006年8月,卷烟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深挖不规范经营的思想根源,从源头治理不规范做法,加强行业自律。与公检法机关密切合作,成立打击制售假烟网络办公室,开展专项治理,使假烟销售行为在全市得到遏制。全年共出动打假人员7 200人次,出动打假车辆1 800余辆次,罚没假烟2 073万支,查处违法案件163起,收缴罚没款80.3万元,端掉售假窝点9个,打掉售假网络3个。依法规范行政许可审批,规范办案程序,规范执法执罚行为,实行阳光执法,文明办案,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和行政许可公示制,自觉接受管理相对人的监督。
【体制改革】
2006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理顺烟草行业产权体制通知》国办发〔2005〕57号文件精神和省局工作安排,完成原中国烟草总公司辽宁省盘锦分公司的清产核资和资产上划工作,省市烟草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子公司关系,资产管理休制得到理顺,改革后的辽宁省烟草公司盘锦市公司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挂牌工作。
【企业文化】
2006年,围绕行业共同价值观,开展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岗位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客户讲烟草的故事”、“烟草人讲自己的故事”等演讲比赛,进行“四讲”教育,鼓励职工积极撰写政研论文、烟草学会论文,举办营销服务岗位培训、专卖法律法规培训,富有烟草特点的文化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盐务管理
【食盐专营】
2006年,盘锦市市场流通食盐品种分为加碘精制盐、粉洗盐、日晒盐、多品种营养(盐中加锌、钙、硒、低钠)盐和无碘精制盐等。主要从省内营口、锦州、沈阳、复州湾及湖北、安徽等地调入。二级品食盐(日晒盐)撤出直接入口食盐市场。
按照《食盐专营办法》,加强食盐的计划、质量和价格管理。全年全市调入计划食盐4 930吨,销售计划食盐6 254吨,碘盐质量合格率为95%,碘盐覆盖率为96%,合格碘盐市场占有率为96%,各种费用上缴率为100%。各项指标全部达省定优秀标准。严格执行《食盐价格管理办法》,食盐价格到位,运行平稳。年末盘锦市盐业有限公司食盐库存为1 558吨,大洼县盐业公司食盐库存为186吨,保证了地区额定的食盐库存。
【生产管理】
大洼县荣兴乡和盘山县太平镇分别引进域外资金和利用民间资本新建两家制盐企业。盘锦海晶盐业有限公司和盘锦盛达盐业有限公司,分别利用海水和地下卤水制盐,年设计产能均为10万吨。12月,两家制盐企业获得了省发盐产品生产许可证。盘锦海晶盐业有限公司同时开工建设盐卤水提溴素、医药中间体和阻燃剂等一批开发盐卤水下游产品的化工项目及水产养殖。
2006年,全市有制盐企业4家,分别是盘山县甜水盐厂、盘锦锦花盐业有限公司、盘锦海晶盐业有限公司、盘锦盛达盐业有限公司。全市年产工业盐30万吨,跃居辽宁省第三大产盐市。所产工业盐主要销往辽河油田和外市、外省等化工企业。工业盐销售实行合同备案制度,凭“工业盐证明”运输。
【盐业发展规划】
为了充分利用本市盐业资源,发展地方经济,使盐行业健康发展,本着规模生产、规范经营、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先后出台《盘锦市滩涂综合利用发展盐业规划》和《盘锦市制盐工业结构调整规划初步意见》。对未来五年盐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盐政稽查】
中开展对餐饮企业等单位的用盐专项治理活动,试行食盐安全责任制管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日常的巡回检查中,加大检查的细度,缩短了巡检的周期。并与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联合进行对私开滥采盐资源和非法经营盐产品的行为的打击,有力地维护了盐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了地下盐卤水的有效开发,从源头遏止住走私盐和贩私盐的行为。全年共查处盐业违法案件40起,查获违法盐产品100吨,罚款5.9万元。全部结案,无复议和诉讼案件。
【消除碘缺乏病宣传】
开展以消除碘缺乏危害为目的系列活动,正确引导食盐消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盐业法规和消除碘缺乏病知识宣传。和市卫生部门联合开展“5·15”消除碘缺乏危害宣传活动,2006年的宣传主题为“普及碘盐十年,人口素质提高”。借助于“5·15”碘盐宣传日和日常稽查等活动大量发放宣传单。对盐业管理突出的经验、典型案件通过媒体向社会人群发布,使消费者对食盐专营和消除碘缺乏危害有一定的认识,食用合格碘盐知晓率明显上升,盐业违法举报明显增加,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石油销售
【概况】
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盘锦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盘锦分公司)围绕“三保一增”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市场资源紧张、油价走高等挑战,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狠抓薄弱环节,提升执行能力,多项指标创出历史新高。全年销售总量241 280吨,比上年增加36 160吨,增幅18%,完成预算计划的118%;零售量151 364吨,比上年增加35 351吨,增幅30%,完成预算计划的132%;零售比率达到63%,比上年增加7%,比预算增加7%;实现销售收入111 913万元,比上年增加30 799万元,增长38%,完成预算的120%;吨油收入4 638.3元,同比增加684.3元,比预算增加69元。实现毛利8 252万元,比上年增加670万元,比预算增加1 664万元;吨油毛利342元/吨,同比减少28元,比预算增加20元;实现利润3 719万元,完成预算的245%,同比增长71%;费用支出6 163万元,比上年增加685万,比预算增加1 215万;吨油费用255元/吨,同比减少12元,比预算增加14元;实现吨油现金营销成本204元/吨(包括油田费用),剔除因素后实际完成176.45万元,同比减少34元,比预算节省2.15元;利润实现1 944万元,剔除因素后实际完成3 719万元,比上年增加1 729万元,比预算增加2 199万元。市场占有率达60%,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78%,比上年上升6个百分点。
年内,安全生产等级责任事故为零;环境污染和交通责任事故为零;职工队伍稳定,无群体进京上访事件;公司被盘锦市委、市政府评为“诚信企业”、“文明企业”,辽河高速加油站被团市委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公司获得2006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06年末,盘锦分公司用工总量703人,其中股份在册员工296人、存续在册员工70人、市场化用工349人、当年退休3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3人、专业军人2人。
【加油站管理】
2006年,着力强化对加油站的综合管理和“神秘顾客”的检查。按照辽宁销售公司下达的《加油站考评细则》,零售中心成立检查小组,每月开展为期3~4天的综合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立即下达问题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加油站考核排名榜”公布考核结果,并与工资挂钩。
全年新增加油站4座,新增加油站实现销售量2 195吨。2006年盘锦成品油市场油品资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进入冬季,社会对低凝点柴油需求大量上升,盘锦分公司采取“限量加油”措施,在确保2个五星级加油站——辽河高速加油站和盘山加油站的油品供应情况下,对其余加油站采取限量销售。盘锦市场没出现脱销、断档现象,稳定了盘锦成品油市场供应。
【仓储安全与环保】
2006年,按着贯彻“抓管理、保安全,抓安全、保效益”的工作方针,本着“安全与效益并重,管理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狠抓责任落实”,按照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提出的“强三基、反三违、严达标、除隐患”为主题的“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全面完成全年的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数质量管理等目标,实现安全管理无等级事故和责任事故。
强化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力度。围绕辽宁公司提出的“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盘锦分公司坚持每月安全检查制度,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销售分公司员工违章行为处罚规定》,对油库、加油站进行安全检查,并利用四周时间进行两次全面大检查,共查隐患517条,处罚违章行为35人次,罚款人民币3 300.00元。全年整改隐患505项,整改资金近40余万元。
【油品管理】
2006年,盘锦分公司对55座资产型加油站全部实行升进升出,公司财务、业务、储运对油库、加油站库存商品每月盘点1次,辽宁公司每季抽检1次。计量器具按周期检定。计量准确度为100%,质量合格率达100%,全年没有发生油品大盈大亏现象,做到了账实相符、准确无误。质量管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做到随时进油随时化验,配置油品批次化验。坚持单管、单泵卸油的规定,严格执行油品先进先出,不合格油品不出库。质量管理收、存、付检测率达98%以上,入库油品质量检测率达100%,合格率100%(不含地炼油品),全年没有发生质量责任事故。
【管理体系建设】
按照股份公司和辽宁公司的总体部署,2006年全面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流程,着力提高运行质量。为强化对内控工作的领导,11月成立内控部。明确职责,强化考核职能。同时,建立“内控体系责任追究机制”,并于8月、11月先后对全地区加油站零售业务流程运行情况进行跟单测试检查,将各单位内控体系运行情况与工资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内控体系运行质量的提高。
5月,顺利通过股份公司内控管理层测试——电子表格测试检查,对公司内审和外审在其它市公司检查出的例外事项,对照自身逐项整改,理顺零售业务流程,规范各种账表。12月,举办零售业务流程与跟单测试培训。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省公司举办的内控体系培训班,内控体系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企业管理】
2006年,围绕“科学管理年”,不断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管理细节,着力提高执行力,加快企业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进程。
一、信息化管理。12月开始实施零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年内,39座加油站实现零售信息管理系统的站级管理。完成45座加油站与公司大楼的专线网络建设工作;6月20日中油会员卡在盘锦开始发行,加油站实施IC卡和牡丹中油卡管理。利用司机卡对自用油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12月,油库液位仪信息系统启动,数据可上传到省公司服务器。完成住房货币化系统软件升级和党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办公效率。
二、合同管理与企业年检年审。2006年,合同管理按照中油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辽宁分公司内控体系管理流程要求,规范运作。合同从审查、审批,办理授权到履行、建挡,以及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均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制度规范运作。全年无一起违约合同。盘锦分公司及下属53座加油站全部通过企业年检。
三、文秘管理。7月11日,建立OA办公系统自动化平台。年内,公文处理工作共审核制发文件71件,收发上级文件425件,办理请示报告全部采用OA系统流程,OA系统运转正常。文书处理工作做到了保密、准确、畅通、高效。开展《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机关商业秘密管理规定》的宣传教育工作,未发生失泄密事件。
四、档案管理。按照辽宁分公司的要求,进行了电子档案录入、电脑检索。档案管理V2.0软件在盘山油库得到推广与应用,组织专兼职档案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的培训。
【企业文化建设】
2006年,先后在油库建立文化长廊、阅览室、活动室,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建立职工食堂、职工浴室,对办公楼进行重新装修,建立现代的、带有上下水的室内卫生间,解决了员工如厕难、就餐难、洗浴等难题;建立了离退休干部病中探视、生日贺寿等制度。
【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
年初,根据盘锦市团委青年文明号考核评比条件,制定了盘锦分公司创建方案,将辽河高速加油站定为创建单位。5月,辽河高速加油站接受盘锦市团委的检查与考核评定,被盘锦市创建活动指导委员会命名为2005年度盘锦市青年文明号,填补了盘锦分公司市级青年文明号的空白。
集市贸易
【概况】
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8处,市场总面积132.1万平方米。各级市场管理部门结合“绿叶杯”竞赛,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在活动中,工商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1 000余人次,出动车辆100余台次,开展各种宣传活动9次,出情况简报5期,开展大规模拉练式检查15次,领导小组的暗访、抽查20余次。共整治重点市场20个,整治重点部位20余处,处理取缔场外交易、占道经营8处、活动商贩1 000多户,使市容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