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建设(2015年)
兴隆台区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360.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按新口径核算(2013年及以后年份的三次产业分类执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与之前年份分类标准不同。原分类标准中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的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均划分到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128.8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5∶35.8∶6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114元,比上年增长1.9%,按年均汇率折算为21527美元。
(图一)2010—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3%。其中,农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0.2%;林业增加值0.01亿元;牧业增加值0.3亿元,增长0.6%;渔业增加值0.1亿元,增长1.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04亿元。
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48公顷。在粮食作物中,水稻播种面积6943公顷。在非粮食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82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2541吨。其中,水稻产量62526吨;蔬菜产量7711吨;水果产量7吨。全年肉类总产量2933吨。其中,猪肉产量2058吨;禽肉产量869吨。禽蛋产量2998吨。生猪出栏2.5万头,年末存栏2.3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1180吨。其中,淡水产品养殖95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万千瓦特。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18.1%,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8.7%。按行业大类分,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开采辅助活动下降7.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0.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加工量196.6万吨,比上年增长12.6%;石油沥青79.0万吨,增长7.0%;石脑油5.9万吨,增长3.3%;涂料1.5万吨,增长10.9%;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147.3万平方米,下降7.5%;塑料制品6.6万吨,增长2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9%。其中,国有企业产销率99.9%,集体企业产销率100.0%,股份合作企业产销率100.0%,股份制企业产销率10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销率99.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3.3亿元,比上年下降1.9%;利税总额29.0亿元,比上年增加4.2亿元;利润总额16.4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亿元。
【建筑业】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1家,完成总产值80.8亿元,比上年下降23.8%;竣工产值67.9亿元,比上年下降20.1%。房屋施工面积61.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6.1%。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6.2亿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区本级固定资产173.7亿元,比上年下降32.1%。
全年第二产业投资129.4亿元,比上年下降25.7%;第三产业投资106.8亿元,比上年下降30.6%。全年工业投资131.2亿元,比上年下降27.1%。全年园区投资65.7亿元,比上年下降34.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1亿元,比上年下降18.6%。其中,住宅投资62.3亿元,比上年下降21.0%。房屋施工面积73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房屋竣工面积14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7.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8%;商品房销售额69.8亿元,比上年下降5.3%。
(图二)2010-2015年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07.9亿元,下降11.3%;乡村零售额60.7亿元,增长76.2%。按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38.6亿元,增长6.1%;餐饮收入额30.0亿元,增长18.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中,全年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3.1亿元,比上年下降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9.9亿元,增长13.9%;化妆品类零售额0.5亿元,增长6.4%;金银珠宝类零售额3.1亿元,增长13.1%;日用品类零售额0.4亿元,增长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4.5亿元,下降7.2%;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8亿元,增长3.8%;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0.7亿元,下降17.8%;家具类零售额2.2亿元,增长9.8%;通信器材类零售额1.3亿元,增长11.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4亿元,下降32.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0.2亿元,下降33.8%;汽车类零售额14.8亿元,下降11.7%。
(图三)2010-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对外经济贸易】全区有出口业绩企业25家,出口超100万美元企业8家。全年实现外贸出口9603.6万美元。
大力扶持凯特石油设备、渤海装备辽河重工、天意石油、中跃光电等一批重点石油设备、电子产品企业,着重培养海兴精工、禹王化纤等一批塑料制品、文化艺术品、防水材料等新增长企业,提升基地企业综合竞争力。全年实现利用外资7300万美元。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产业、铝制品深加工、文化服务业、精致观光农业及出口导向型企业等几大板块,以日韩和台湾、珠三角等地区为重点,认真开展调研和外联,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请进来”22批次,“走出去”11批次,成功签约引进了投资1亿美元元的韩国卡瓦斯株式会社与盘锦中蓝科技有限公司手机镜头生产合作项目。对接洽谈台湾中国探针股份有限公司探针连接器生产项目、台湾中福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生态植物工厂项目、台湾彰源集团不锈钢管生产及物流仓储项目、韩国新韩株式会社、惠州市瑞德电子有限公司电子产品生产项目等项目22个。
【财政税收和金融】全年税收收入完成34.1亿元,比上年下降18.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9.7亿元,比上年下降44.6%。其中,财政口径税收实现17.4亿元(不含教育费附加),比上年下降26.6%,占比为88.3%;政府非税收入完成2.3亿元,比上年下降80.9%,,占比为11.7%。
全部税收中,五大主体税种完成25.4亿元,比上年减少3.1亿元,下降10.8%。增值税全年完成14.7亿元,下降6.2%;营业税全年完成4.3亿元,下降27.2%;企业所得税全年完成3.8亿元,下降4.8%;个人所得税全年完成1.9亿元,下降11%;房产税全年完成0.7亿元,下降9%。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1亿元,比上年下降42.2%。
域内新增贷款17亿元,非信贷完成30亿元。
(图四)2010-2015年财税收支情况
【科技创新】重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强力推进石油装备、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全部工业增加值50%。共组织推荐各类科技项目27项,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
成立北京—盘锦石油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已有成员76个(其中38家北京企业、28家本地企业、6家院校和研究机构、4名行业专家)。制定了《兴隆台区关于加快小巨人企业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兴隆台区小巨人企业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将加快培育小巨人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兴隆台区升级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兴隆台区重点培育小巨人企业25家,其中初创期人企业7家,成长期小巨人企业14家,壮大期小巨人企业4家。在新材料、软件及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已经逐步成为兴隆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升级的领军者。
【教育和卫生】2015年,全区初中招生367人,在校生1267人,毕业生384人。普通小学招生788人,在校生4114人,毕业生645人。幼儿园入园3135人,在园人数8029人,离园人数1905人。全区中小学入学率为100%,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升入高中学生639人,初中升学率为99.06%。
构筑了由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个村卫生室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建立起了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格局。
【文化、体育和旅游】重点打造了10家高标准、高质量、达到区级图书馆分馆标准的社区书屋,高质量完成社区书屋建设任务。落实“绿荫工程”2个、小篮板工程2个及乡村体育广场建设。以弘扬兴区文化、推动全民阅读为目标,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创建图书馆分馆三个,投入图书9000多册,安装数字图书馆借阅机1台,成立电子阅览室3个,及时解决了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成功开展“盘锦读书会线下读书沙龙活动”6次。
举办兴隆台区庆祝建国66周年文艺晚会、庆祝建党94周年文艺演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平颂”文艺晚会、“劳动者最光荣”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八一”特献向老兵致敬专场文艺演出、“舞韵兴隆”社区广场舞大赛等,承办了盘锦市“油城春潮”系列文化活动、中韩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北方赛区选拔赛并获优秀组织奖,组织歌手参加市“五四”青年节歌手大赛、市第二届“海之韵”职工广场健身舞大赛获优秀组织奖,与电视台合办2015盘锦市助残公益迎春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举办55场送文化进基层文艺演出,进福利院慰问演出3场,为居民书写春联百余幅。
举办首届盘锦红海滩国际马拉松赛。兴隆台区组织了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志愿者等各行各业524名选手和2500余名观众参与2015首届盘锦红海滩国际马拉松赛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兴隆台区人民良好的体育竞技水平和优秀的精神风貌。
制定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已开展现场推介会4次,参与人数达2000人次。截止到目前广厦艺术街正式签约入驻艺术家101个,其中域外艺术家57个,本地艺术家44个。签约入驻艺术机构6个。启动了“辽河艺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工作。以万达盘锦1984特色街、广厦艺术街、台湾士林不夜城、东方银座欧洲风情街、锦联经典汇、利港金八里烟酒批发特色街、圣罗曼风情街、盘锦•兴顺河蟹(海鲜)美食街、盘锦天龙汽配文化广场等十条特色街区为载体,打造全民创业创新平台,形成产业定位明晰,特色鲜明,集美食、娱乐、休闲、文化、创意为特色的街区。推进蓝天城儿童体验中心、士林不夜城、丰富旅游资源、延长旅游链条。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44316人(见下表)。其中,城镇人口422747人,乡村人口21569人。全年出生人口3270人,出生率7.36‰;死亡人口1621人,死亡率3.65‰;人口自然增长率3.71‰。
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72元,比上年增长5.1%。
全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467户2513人,其中:低保户1366户2310人;低保边缘户101户20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45.7万元。区低保障标准由每人480元/月调整为每人514元/月。
重点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实名制就业11050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10000人的110.5%;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认定扶持政策企业10户,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8户的125%;吸纳就业311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240人的129.6%;全民创业3229人,市下达计划指标2800人的113.6%;带动就业9127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7200人的115%;创业项目征集109个,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100个的109%;扶持创业带头人411人,带动就业2518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400人,2400人的126%,127.8%;新增创业人数422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400人的105.5%;小额担保贷款发放570万元,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540万元的105.6%;回收率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289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48000人的106.9%;失业保险扩面3201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3000人的106.7%;新增享受失业保险待遇764人;普惠制培训761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750人的101.5%;创业培训163人,完成市下达计划指标150人的109%;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0373本,其中就业8870本、失业1376本。就业稳定率达88.4%。城镇登记失业率1.9%。
截止到12月底,参保总量达到82476人,其中城镇企业在职职工63552人,城镇企业退休职工11251人,农垦企业在职职工2952人,农垦企业退休职工4721人。参保总量比2014年底增加了4323人。征收统筹基金25242万元。共为15972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5695万元,足额发放率为100%。
【城市管理与服务】市民服务中心进驻部门40家,进驻窗口120个,窗口工作人员160余名,进驻行政审批事项270项,便民服务事项239项。启动运行以来,累计办件6万余件,获得锦旗或感谢信12件,按时办结率达99.9%。
全年组织开展了20余次集中整治行动,清理整治露天烧烤摊点300余处,查处露天烧烤炉具700余套,进行了集中销毁。依法处罚机动车乱停乱放8687台,规范15000余台,基本上扭转了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发放《禁止种植菜园通告》近2万份,清理违规种植小菜园面积达1200余亩。规范车辆带泥上路、未加覆盖500余台次,处罚340余台次。清理在城区内销售冥品、焚烧冥品行为,特别是在春节、清明节、七月十五等传统祭祀节日期间,每晚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车辆40台,在全区25个主要街路交叉口和重点部位进行死看死守,清理焚烧冥品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倡导文明祭祀,维护城区环境秩序。共清理乱堆乱放5840处、占道经营8530处,清除破损广告牌1813块、破损围挡和广告布3160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10732处,清理垃圾345立方米,市容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清运生活垃圾8.4万吨,建筑垃圾残土1.8万立方米。对损坏的260多个垃圾桶进行修补维护,安装果皮箱119个;对环卫驿站和公共厕所进行维修改造,多次更换门把手、门板、水龙头,还将公厕蹲位进行加宽并添加隔断,安置方便残疾人如厕的座便,改造后的驿站和公厕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严格环保执法。查处企业52家,其中,移交移送企业2家、查封企业5家、责令恢复原状企业8家、停产整治企业6家,限期整改企业31家,全年共处罚金50万元。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行政许可项目21件,审批17件。加强10吨以下燃煤锅炉整治工作。提前2年完成建成区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全年完成锅炉整治53座;对区内涉及大气污染的企业要进行全方位检查,共检查建筑工地20家、工业企业12家,对未达到要求的企业下达停产整治通知。目前,基本完成各项整改措施,并且按要求进行洒水控制扬尘,大大降低了扬尘污染。对兴隆台区所管辖的7家防水卷材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三同时”执行情况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对存在污染隐患的4家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查封1家。全面推进环保大检查工作。检查外围工业企业40家、辽河油田多种经营企业15家(120多个厂点)、开发区园区企业106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对辖区内的“三产”行业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工作,共调查医疗单位23家,洗车修配厂45家,加油加气站8家,餐饮服务业535家。对产生的污水、废气、噪声和废渣做好详细备注,做到环境无缝监管。超额完成排污费征收工作。按照“全面申报、准确核定、足额征收”的原则,建立排污申报档案的动态管理体系,并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企业2010年—2014年排污费进行审计,保证排污费足额全面征收。预计全年排污费征收超50万元,比2014年翻一番。
全区发生各类事故9起,死亡7人,受伤1人,经济损失307.1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85.9%、上升600%、下降96%、上升460.8%,其中,工矿商贸事故4起,死亡4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3人,伤1人;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1起,无死伤。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顾晓琳)
兴隆台区领导成员名单
一、中共兴隆台区委员会
书记 杨卫新(12月离任)
老颜武(12月任职)
副书记、区 长 陈宝库
常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张 皓
常委、组织部长 赵世田
常委、纪委书记 王 磊
常委、副 区 长 杨怀林
常委、宣传部长 赵书哲
常委、武装部政委 刘国新
二、兴隆台区人大常委会
主任、党组书记 王子信
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李长林
副主任、党组成员 李桂昌
耿大华
李 妍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岳姮蓉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刘 军
朱立明
办公室主任 李建新
三、兴隆台区人民政府
副 区 长 于丽华
孟 鑫
黄薇薇
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
杨 明
副 区 长 肖 焰
政法委第一副书记 冯晓天
四、政协兴隆台区委员会
主 席 杨书芬(12月离任)
副主席 沈桂莲(12月离任)
刘志伟
乔 木
杨 松
张荣祥
秘书长、党组成员
徐德权
双台子区
【概况】2015年,双台子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3.3亿元,比上年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3739万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7.5%,增速列全市县区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亿元,增幅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第三年在全市排名第一位;工业用电量增长21%,增速全市第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4960元,比上年增长10%。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亿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3万亩,实现粮食产量0.6亿斤,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4.2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淡水养殖1万亩(其中:淡水鱼养殖4000亩,河蟹养殖6000亩),水产品产量2400吨;肉类产量2088吨,蛋类产量2810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做大泥鳅鱼产业,完成养殖面积1438亩(市考核指标为1000亩)。其中,坑塘养殖面积336亩,稻田养殖面积1102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5.96万亩(含2014年试点完成的新农村0.6万亩)。
发展食用菌种植业,常家村食用菌种植园有大棚25栋,占地面积100亩,年产值约425万元。探索发展认养农业1200亩。江苏绿港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一期4.5万平方米阳光温室主体工程竣工,成为全市设施农业中品质最优的龙头项目,全区设施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村共植树8.4万株,苗木成活率达到92%。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446万元(补贴面积5.27万亩,每亩补贴84.63元);发放良种补贴79.13万元。参加种植业保险面积为5万亩,参保率达90%以上;保险生猪9722头,保费总额32.724万元。
【第二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园区30平方公里控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基础设施全面升级,项目承载力显著增强。北方戴纳索、北化鲁华、宏业石化、恒跃印刷等骨干企业运行平稳;中泓化工菊酸、洪鼎化工车用化学品等项目实现试车生产;天津三千化工集团甲磺胺、北京百利时高端采油助剂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园区工业企业全口径税收首次突破亿元。
【第三产业】专业市场建设成果初显,五金机电汽配城商铺入驻率超过80%,年商品交易额突破10亿元;泰为二手车市场试营运行,月交易量超过1000台。电子商务发展提速,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等企业加快向线上线下交易转变。京东盘锦馆开馆营业,公路港创客电商孵化基地正式运营。全市年度唯一签约的服务业外资项目意大利维龙盘锦市区域物流分拨中心成功落地。4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亿元,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
【园区建设】面向全国,引领东北,高标准规划建设盘锦精细化工企业孵化基地(盘锦精细化工科技园)。北京格林凯默医药用催化剂、天津鑫源广泰锂电池添加剂、北京凯米特聚氨酯新材料等13个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创新产品项目井喷式落地,园区发展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喜人态势。
【招商引资】注重以优质项目提升经济效益,全力抓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招商,着力引进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好项目。全年共签约引进重点项目28个,完成市里招商签约任务指标的187%,完成比率全市第一。强力推进项目开工和竣工,牢牢抓住审批服务、基础设施支撑、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全年新开工项目28个,竣工项目21个,开工和竣工项目数量与质量创历史最佳水平。
【城区管理】注重还空间于百姓、还公平于社会,开展了建区以来力度最大的城市综合治理行动,大规模拆除存在多年的违法建筑累计近20万平方米,得到了全区老百姓的衷心拥护。以创新性思维和办法破解动迁难题,房屋依法征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一项大产业谋划,积极推动编制《双台子区旅游发展规划》《辽河水上游规划》,用旅游的理念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辽河右岸水榭春城室内水上乐园项目竣工在即,四海钓场投入使用。精心打造川贵特色小吃一条街,休闲游、乡村游、特色小吃游规模态势初显,旅游总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8%。
【创新创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小巨人企业、楼宇经济为主攻方向,努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进国家、中关村等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盘锦鑫安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文化传媒、物流、电商等特色楼宇经济逐步兴起,全年新发展楼宇面积9.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78户。新建沙发产业创业园等小微企业发展平台2个,新增小微企业4050户,其中新增公司类企业350户。小微企业发展平台总数增加到6个,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文明城市创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牵动全局的系统工程来抓,城区建设改造获益最多。老城区累计维修改造主次街路和小街小巷8万平方米,改造排水等综合管线11公里;完成城区主出口亮化工程,建成区亮化率达到100%;新建绿道绿廊6.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辽河新城城北公铁立交通车,新城、主城实现快速链接;林丰路、经六路、纬五街等市政道路建设推进迅速,中新线扩建全面启动;高压线迁改工程开始实施,供水、供暖、供气管网进一步完善,具备了全面开发建设的良好条件。
【棚户区改造】新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棚改专项贷款12.48亿元,预算内棚改配套补助资金0.89亿元、基金1.1亿元,发行棚改专项债券8亿元。完成年度棚改任务3335户,长征小区、宏伟小区两个集中安置项目实现开工。新城雅苑和新城尚居两个棚改项目顺利推进。
【宜居乡村建设】实现全域建成美丽村目标,任家、光正台等9个村屯按照示范村标准积极推进。在全市率先实现饮水管网城乡并轨,解决了统一镇、常家村2.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规范浴池、超市运营管理,燃气覆盖率达到95%。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百姓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社会保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成实名制就业1158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6%。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民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并轨。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和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
【改善民生】坚持民生导向,着力补齐短板,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年内,改扩建社区(村)服务站、养老服务站10个,新城社会福利中心通过PPP模式运作实现开工。为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公租房1260套,综合改造36个弃管住宅小区,完成“暖房子工程”35万平方米。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4783万元,老百姓的获得感再次提升。
【社会事业】新增标准化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各1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提高到40元。镇卫生院和14个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村居民实现医保刷卡。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21家社区书屋通过省级验收,建成省级农民健身广场2个。
【社会管理】积极推进街道、社区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坚持社会稳定工作常态化管理,全年累计投入6726万元,化解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政府作风进一步转变。认真执行《双台子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圆满完成“六五”普法规划任务,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30件、区政协提案57件,办复率均达到100%。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加大监察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政府廉政水平全面提高。实施新一轮机关提效行动,机关干部走上街头,走进企业,深入到群众中,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奋战,用时间和效率赢得了有质量、有效益、实实在在的发展。(杨轶菊)
2015年双台子区街镇基本情况一览表
双台子区领导成员名单
一、中共双台子区委书记 杨 斌
副书记、区长、党组书记 冯 英
副书记 张国军
常委,副区长、党组副书记 杨壮力
常委、纪委书记 王本星
常委,组织部部长 曹书华
常委(援疆) 王嘉宁
常委,宣传部部长 苏志伟
常委,政法委书记 孔大雨
常委,人武部政委 张永宏(3月离任)
郑 亮(3月任职)
二、双台子区人大常委会
主任、党组书记 李大森
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里 冰
副主任 辛炳胜
副主任、党组成员 王艳华
范铁成
三、双台子区人民政府
区 长、党组书记 冯 英
副区长、党组副书记 杨壮力
副区长、党组成员 徐 伟
石贵生
副区长
翟月雷
副区长、党组成员 张 野
副区长、党组成员,区公安分局局长、党委书记
王晓光
四、政协双台子区委员会
主 席、党组书记 丛连希
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张云山
副主席(不驻会) 蒋文夫
副主席 杨玉东
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区统战部部长
卓军奎
盘山县
【概况】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盘山县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实现了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7.3亿元,按实际比上年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4.4亿元,按实际比上年增长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7.3亿元,按实际比上年增长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500元,按实际比上年增长11.2%。
【工业经济】强化园区建设。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完成曙光区块的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古城子生物质能等其他园区建设同步推进,园区承载能力稳步提升。推进工业产业发展。辽宁一化、胜友橡胶等项目加速推进;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宝来生物能源、浩业化工等重点企业满负荷运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扎实推进,沃德水飞蓟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投资2亿元的曦谷电力光伏等项目落户盘山,金坛正信电力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形成了以塑料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主导,石化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产业格局。148家规模以上企业平稳健康运行,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长7.2%,工业用电量增长8%,工业经济实现逆势增长,成为挺起县域经济的脊梁。
【农业经济】深入推进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实施农业规模经营新体系等六大工程,打造S型现代农业展示带,在国家年度评审中位列同批农改试点第一名。盘锦高升经济区现代农业成效显著,沃德水飞蓟深加工等6个重点农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县省市级农事龙头企业达到63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蝉联27届省农建“大禹杯”,“新村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全国农垦稻作提升和全省粮油高产创建现场会在太平镇新村村召开。河蟹产业稳步发展,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先进示范单位,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河蟹)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涉农贷款担保平台和农业开发公司,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水稻、设施农业保险农民自缴保费实现财政全额补贴,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服务业】县城建设对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编制完成了盘山县近期规划和新县城市政管网规划,全面提升了沟盘运河景观带、太平河景观带和府前大街景观路建设,全力推进了自强路、新华路、太平湖公园、盘山湿地公园、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等11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取缔了井下露天市场,改造了友谊立交桥一条街,华发商业步行街等5大商业服务项目投入运营。房地产开发稳中有升。愉景湾小区等9个房地产项目全部竣工,成功举办春秋两次房交会,销售额实现6.7亿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全市首家电商孵化平台鸿雁电商孵化基地稳步运营,社区“幸福小站”电商项目全面上线,辽宁麦壳网落户盘山,森达信实汽车网开业运营,盘锦网商会跨界电商商务平台开通,全国首个“七位一体”的全球化电商外贸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现代物流有序发展。成立盘山邮政管理局,规划建设全省首家电商快递物流园,顺丰、中通、圆通等知名快递企业中转分拨仓配项目落户园区,宏进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正式运营。
【特色旅游】狠抓特色景区建设,盘锦农耕文化博物馆群晋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推进乡村特色游。甜水镇创业村等3个村成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甜水镇二创村成为全市首家朝鲜族民宿游样板村,得胜镇得胜村被列入辽宁省传统村落名录。开通“盘山旅游”微信公众平台,设计印发盘山美食地图,成功举办最大规模河蟹文化节、盘山首届风筝节、第三届绕阳湾冬捕渔猎文化节、银龙消夏大排档等系列活动,河蟹增殖放流野养公益行规模空前,“盘山河蟹”在全国叫响,盘山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创新创业】加速培育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县镇两级小微企业发展平台,新增小微企业333户。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创业大厦”入驻企业83家,入住率10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成为全市功能最完善、设施最齐备的小微企业孵化平台。鼓励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新发展内资企业299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643户,个体工商户升级转企70户。重点发展小巨人企业,申报市级小巨人企业21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企业研究中心达到8家。深入实施品牌战略,获批市级著名商标12件,华原绿缇牌葡萄蒸馏酒及山楂酒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银奖。全力建设四大出口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成为市级出口基地,入围省级农产品出口基地。
【宜居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各镇村宜居乡村规划覆盖率、执行率均达到100%。全力推进宜居乡村示范带建设,高升、得胜、太平3镇11村的高标准宜居乡村示范带成为全市示范。强力推进镇区建设,全面建成了古城子仿古一条街、胡家河蟹产业一条街、得胜文化小品一条街等特色镇区,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分批次推进美丽村建设,投资3.2亿元,硬化边沟25万米,修建围墙(栏)16万米、入户桥8465座,栽植国槐、苹果等观赏性树木和果树84万株,美丽村实现全覆盖。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启动推进了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和庭院治理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庭院卫生明显好转;同步推进的氧化塘、镇污水处理等治理工程也都100%完成任务。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新建29个超市,72个澡堂和149个村卫生室全部正常运营,宜居乡村示范带燃气入户工程全面完成,太平镇在全市率先实现整镇通燃气。
【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突出专业招商,成立驻北京、昆山等招商局;严格落实招商责任制,实施招商队伍实名制管理和绩效考评。狠抓“四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会战”,实施“一线工作法”、领导帮扶等制度,积极促成项目签约落地、开工运营。全年新建续建超亿元项目90项,竣工投产超亿元项目28项,签约落地重大项目33项。其中,新建的女娲防水、竣工投产的浩业化工、签约落地的光明农产品集散中心等重大项目为盘山未来发展积蓄了更大潜力。强化要素保障。清理闲置土地336公顷,解决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指标269公顷;新增域内外企业贷款20亿元,争取专项建设基金项目9项1.2亿元,发行专项债6亿元,有效化解了债务矛盾,切实破解了发展瓶颈。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成果显著。沙岭、高升两镇中心幼儿园如期开园,曙光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完成,全县首家民办华发国际学校开学,职教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教育园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卫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县内公立医院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县医院顺利搬迁并开诊运营,实现群众多年期盼夙愿,镇卫生院实现公有公营,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实名制就业累计52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2%,全面取消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的户口限制,启动城镇职工门诊特定病种待遇,新农保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文体事业不断进步。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实现全覆盖,体育馆和游泳馆承办了市七运会篮球、排球、游泳等多项比赛,盘山县在市七运会中获得团体冠军。社会救助稳步推进。涉及7978户的1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全省首创的“六位一体”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完成,通过精准扶贫,各类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交通环境日益改善。中新线扩建工程全面启动,疏港铁路盘山段全线竣工,沈西大道盘山段拓宽改造全面完成,全年公路建设维修211项223.9公里,县汽车客运站与周边市县实现互通客运班车,公路节点城市功能日益显现。
【依法治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84项县级审批权限下放到各镇和经济区,具有行政服务职能的39家单位全部入驻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形成了行政服务专人管、行政服务不出厅的“一站式”办理模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338项行政服务事项全部录入市行政服务网络平台,非涉密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制定出台在建工程抵押、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管理、债务与合同管理等多项改革措施。民主法治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承办人大代表建议57件,政协委员提案27件,办复率100%,满意及基本满意率100%;“六五”普法工作顺利收官。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启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更加优质公共服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打防管控能力显著增强;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信访形势总体平稳;稳步推进食品安全应急示范县创建,实施安全隐患责任终身制,安全形势向好,社会和谐稳定。连续十一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吴占庆)
盘山县领导成员名单
一、中共盘山县委员会
书 记 师 勇
副书记、县长 孙 雨
副书记 尹久辉
常委、副县长 张德坤
常委、政法委书记 王 峰
常委、组织部长 崔 群
常委、纪委书记 王竹宝
常委、宣传部长 宋普光
常委、人武部政委 冯生义
二、盘山县人大
主 任 张义林
副主任 王崇仁
张玉珠
佟伯林
佟殿石
孙丽颖
吕春福
梁庆复(12月任职)
三、盘山县政府
县 长 孙 雨
常 委、副县长 张德坤
副县长 周伟山
许 龙
孙亚军
汪晓辉
张宏涛(挂职、10月任职)
党组成员、县公安局局长
赵玉坤
四、盘山县政协
主 席 李朝品
副主席 周生喜
杨宏英
魏凤艳
毕林栋
党组成员 于宝海(12月任职)
龙治良(12月任职)
大洼县
【概况】大洼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大辽河、辽河下游,辽东湾东北部,是环渤海经济带县份。大洼县于1975年建县,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开放县,是辽宁省15个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之一,是盘锦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重要节点。全县区域1349平方公里,下辖13个镇,总人口35万。2015年,全县上下以建设“中国五个大县”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四个着力”总要求,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提前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0亿元,增长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0.7亿元,可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30亿元,下降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1400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180元,增长8.7%。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推行“辽东湾+、红海滩+、宜居乡村+”三大招商模式,注重与盘古智库等权威机构合作,成功举办中青企协大洼行等活动,全年“走出去”403次,“请进来”企业197家,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中国物流东北基地、拉夫金减速器制造等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项目签约入驻。招商“百日攻坚”成效明显,成立驻京招商机构,走访京津冀地区企业300余家,与52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包保服务、分类指导等工作机制执行到位,项目建设质量和速度持续提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6个,竣工项目32个,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要素供给保障有力,全国第一支养老产业债券和全省第一支农垦棚户区改造贷款通过评审,新增企业贷款13亿元,调整建设用地规划297公顷,实现供地230公顷。
【旅游度假】树立“辽宁旅游新名片、东北旅游集散地”全新定位,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红海滩度假区步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行列。“引客入洼”成效显著,全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7亿元。成功承办中国旅业家财智高峰论坛,构建“一山一滩”、“一寺一滩”跨省旅游格局,与27家旅游联盟、千余家旅行社达成合作协议,吸引团队游8655个、游客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9%。举办红海滩国际马拉松、人民文学作家大洼行、稻草文化艺术节等20余次重大活动,在全国率先自主研发150余种“大洼礼物”系列衍生品,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
【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突出抓好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被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垦区优势产业追溯体系整体推进试点单位”、“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省河蟹出口示范区”。实施16项农田水利工程,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至93%。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小区3个,推广泥鳅鱼养殖3.2万亩,河蟹产量2.6万吨。高质量完成农产品品牌规划,“OH”系列碱地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植树造林92.3万株。大力发展认养农业,认养水田面积超过3万亩,客户辐射24个省市。
【新型城镇化】投资16.9亿元,建成98个美丽村,铺设黑色路面852公里,护砌边沟1517公里,实施平改坡4010户。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实施农村24小时供水、村村通燃气、全域垃圾集中清运、无害化厕所改造等工程,成果普惠广大农村百姓。庭院治理日渐规范,形成“三级联动、整体推动”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产业融合势头良好,休闲观光、庭院经济、民宿旅游等富民产业逐步兴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改造10条特色鲜明的中心示范路,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宜居乡村影响持续扩大,被确定为“中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全年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5000余人次。
【创业创新】依托食品城、总部基地等平台,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面积达到6.2万平方米,主营业务收入3.3亿元。新建创业孵化器10个,新增小微企业3000户。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成立东北首家县级淘宝馆,创造开馆当日120万元的全国销售记录,大洼农产品溯源被阿里巴巴确定为其全球推广三大模式之一。“裕农购”覆盖城乡,农村电子商务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5亿元,带动就业1.1万人。被评为“全国十大县域电商发展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省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县”。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国三大电商培训基地之一。专业市场实现转型。北方红木文化城试营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远中果蔬批发市场交易额实现2.3亿元,东北地区最大的韩国商品销售中心签约入驻。
【深化改革】完成撤县设区前期基础工作。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有农场农垦职工住宅用地流转改革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镇村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兴、王家等“两镇五村”重新理顺职能,政务服务已延伸至农村。精简机构、简政放权,完成市场监督管理局、卫计局等部门组建工作。机关管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进一步规范,服务效能明显提升。王家国有农场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国有农业资源管理改革全面铺开。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组建国政置业等5家国有公司。
【社会事业】实施精准扶贫80户,225名国标贫困人口全部静态脱贫,10个贫困村全部消除贫困。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征收房屋2000余户,高标准设计实施榆树佳苑、胜利小区2个棚改安置小区工程,完成5692户棚改任务。成功举办夏、秋两季房交会,销售面积27万平方米、销售额13亿元。东升、盛兴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65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全部完成。沈盘疏港通道(大洼段)和辽河生态文明示范路建成通车。全民参保登记计划顺利完成,参保率达到95%以上。新增实名制就业4500人。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新高中正式投入使用,8所学校塑胶操场铺设如期完成。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统一规范运营。被确定为“全国卫生县城”、“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和“省体育艺术示范县”。
【自身建设】深入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创造性推行“统筹推进抓落实”工作机制,政府执行力有效提升。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件、政协委员提案70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工作,获得“省平安示范县”、“省食品安全放心县”、“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积极化解信访事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不断加大常态化检查力度,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工作。文化体育、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监察、统计、审计、档案、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陈禹丞)
大洼县领导成员名单
一、中共大洼县委员会
书 记
副书记、县长 陈林松
副书记 张立新
常委、常务副县长 祝 强
常委、纪检委书记 刘海英
常委、政法委书记 姜 文
常委、人武部政委 王安辉
常委、宣传部长 杨晓敬
常委、组织部长 段宏伟
二、大洼县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吴彧舜
副主任 赵洪利
王宝建
王朝俊
三、大洼县人民政府
县 长 陈林松
常务副县长 祝 强
副县长 麻忠庭
孙 湛
张晓月
王彦龙
胡世亮
四、政协大洼县委员会
主 席 田顺凤
副主席 黄绍贵
丁桂云
张永双
刘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