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市交通运输部门多维度发力筑牢治超防线

发布时间:2024-12-18 信息来源:盘锦日报 浏览次数:180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始终坚持“无超不查、查必有果”的原则,把加强和推进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作为加强公路保护、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重点民生工作,突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立足源头、长效治理”,从责任落实、路面管控、源头监管、站点运营等多维度发力,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守护群众平安出行。


  体制机制,融变创新提质效


  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县两级联动管理机制,动态调整组织架构,治超工作任务逐年下达,责任、目标、路径逐月分解,并全部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目标考核,跟踪问质问效,激活全域治超的良好氛围。


  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统筹交警、应急等成员单位力量,交警驻站、车辆移交、源头装载核查等系列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运用信用约束手段治理公路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和相关责任主体予以界定,构建信用约束“防火墙”。


  据了解,年初以来,交通运输部门已对违法超限运输失信企业实施行政处罚1件,涉及违法失信车辆9台。


  执法管控,靶向发力聚能效


  制定出台路警联合治超治限工作规范、路警联合执法工作意见和“一超四罚”及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市级层面每月召开路警联席会议,每半月一次全市集中整治。县级层面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整治,采取固定站(点)检测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治超执法力度,全面构建起“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联合执法运行机制,让路警联合真正“长牙生威”。


  全年共开展专项行动110次,出动执法人员420人,执法车辆135台,开展肩并肩路警联合执法140余次,共查处超限车辆70台,卸载货物2100吨。


  源头治理,精准监管见实效


  由县区政府牵头,定期对辖区货运源头企业开展摸排,及时动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对全市17家重点源头企业实施“日常监管+驻站指导+周边巡查+行政检查”的监督管理模式,严把超限车辆源头关口,做到源头监管“一张网”。


  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联合行动,对违法企业依法依规实施处罚;对不满足处罚条件的企业,及时集中约谈并签订“承诺书”,倒逼货运源头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有的放矢进行责任倒查,形成事中事后监管闭环,并强化“警示教育+柔性执法”,构建人人参与、支持治超的良好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执法人员已对11家重点源头企业监管350次,现场发现并制止企业轻微超限超载车辆出厂3台次;倒查装载源头企业共75家次,其中对“百吨王”和超限比例100%以上车辆的装载源头企业逐台车辆建立台账,核查车辆44台。对倒查发现的疑似违规装载2家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


  普法宣传,送法服务显成效


  工作中,执法人员还对重点源头企业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并实行驻站监管,每年定期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治超法律法规集中培训,对企业开展针对性的警示教育。


  从重点源头企业,向普通源头企业延伸。在开展大走访活动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门还组织执法人员到大洼区帅乡工业园、新屯粮食加工厂等企业,集中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他们通过召开座谈会送法上门。


  “以前只知道交通运输部门是在路面上管车辆超限超载,真不知道我们企业也有责任。”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后一定遵守治超方面的法律法规。


  坚持执法、普法“同频”。执法人员无论是开展路面执法、驻站管理、源头倒查,都要随车携带宣传单,发给执法相对人,提高宣传普及率。


  今年以来,共组织源头企业集中学习培训4次,到企业送法宣传100余家次,解答源头企业、司机问题80余条,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扩大了法律法规的受众面,使源头企业和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到超限超载的危害性,让源头治超法律法规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