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区以监督之力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大洼区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统筹整合“组组”“室组”“室地”监督力量,针对企业开办过程中存在的“刻章难、耗时长”,注册信息传递不畅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专项监督检查、嵌入式监督等方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加速键”。
“没想到人在大连就能完成公司注册和开户,这速度让我们对在大洼投资充满了信心!”近日,大洼区某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手持新办理的银行U盾,难掩欣喜地说。这份高效便捷服务的背后,正是大洼区纪委监委以监督之力破除政务服务堵点、推动“信用+免审”改革落地的生动写照。
优质的营商“软环境”离不开强有力的“硬监督”。大洼区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内容,紧盯减税降费、执法检查、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调研检查,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精准落地。
“以往企业办理刻章业务,需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跑,手续繁杂、耗时也长,严重影响企业开办效率。”大洼区纪委监委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负责人介绍。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工作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调研,推动区大数据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创新推出“E登记+刻章直通”服务,实现企业注册信息与刻章需求的实时共享。这一举措让刻章环节平均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2天大幅压缩至90分钟,显著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在监督推动改革过程中,大洼区纪委监委敏锐发现,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是制约企业开办效率的关键瓶颈。为此,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打破信息孤岛,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确保企业注册信息与刻章需求无缝衔接。“我们通过监督推动流程再造,要求刻章点‘接单即办’,并建立超时预警机制,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实地回访、“回头看”等多种方式,对改革落实情况进行全流程监督,坚决纠治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保障企业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
为进一步深化监督成果运用,大洼区纪委监委坚持从解决“一件事”向破解“一类事”延伸,在推动企业开办流程审批改革的基础上,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针对企业在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环节遇到的办事难、流程繁琐等问题,督促区大数据局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建设,简化办事流程、降低准入门槛,大幅压缩业务办理时间,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如今,企业群众办事实现“只进一门”,“一事跑多窗”已转变为“一窗办多事”,企业开办正逐步向“分钟制”目标迈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大洼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专项监督,推动更多便民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