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双台子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用工难”“引才难”“维权难”等问题,从就业创业扶持、人才引进培育、劳动权益保障等多维度发力,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构建就业创业服务链,激活民营企业用工活力。针对民营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并存问题,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一方面,持续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扩面参保,以“降、缓、返、补”为着力点,延续实施总费率为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确保失业保险金和技能提升补贴的及时发放,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用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构建市、区、街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举办“‘就’在民企‘职’向未来”等各项招聘会,精准搭建供需平台,精准提供跟踪服务,实现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双向奔赴”。同时,深度挖掘企业见习岗位,推动建立8家就业见习基地,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储备。
构建引才聚才新生态,增强民营企业创新动能。面对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高端人才引进难、技术骨干流失快等痛点,双台子区打出政策组合拳。加大引才聚才力度,深入实施“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积极推介石油化工、高分子、新材料等岗位,组织盘锦三力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盘锦格林凯默科技有限公司和盘锦洪鼎化工有限公司等规上企业到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和沈阳化工大学等13家高校开展校政企对接服务,实施靶向引才,助力企业人才供给。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落实职业资格与职称互认政策,提供民营企业职称认定“即来即办”服务,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职称评审“直通车”活动,助力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免申即享”“直补通办”全面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为企业聚才留才提供资金支持。
织密劳动权益保障网,筑牢民营企业稳定发展根基。针对民营企业劳动纠纷易发多发特点,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原则,创新构建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强化民营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印制《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劳动保障维权等宣传单,深入开展常态化入企普法宣传,在规范用工的同时为企业宣法释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指导劳动者合法维权,减轻企业涉诉风险,切实提升企业和劳动者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欠薪隐患。优化劳动保障监察服务,推行告知、提醒、劝导等执法方式,落实行政处罚法“轻微违法不处罚”规定,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