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四十年来,我市养老事业在不断改进中日趋完善——多形式互补托起幸福“夕阳”
最美不过夕阳红。5月14日,宝石花永祥医养中心,老人们或愉快聊天,或下棋打牌,或练习书法,场面温馨祥和。入住医养中心的姜兴义老人,正在康复保健室里,由服务人员指导,体验新式按摩设备。建市40年来,我市养老事业在不断改进中更加趋于完善,越来越多像姜兴义这样的老人得以安度幸福晚年。
姜兴义今年91岁,患有帕金森病,考虑到孩子们岁数也大了,照顾自己有困难,几年来他一直想去养老院养老,可是又不愿意离儿女太远,可谓左右为难。2020年,在市民政部门支持下,辽油宝石花医院在兴隆台区渤海街道永祥社区建成启用了医养中心。姜兴义就近入住医养中心后,在专业人员照护下,身体状况日趋稳定,人也变得热情开朗起来。
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养老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的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养老方式及服务内容单一,主要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养老机构的规模普遍较小,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40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把解决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问题当作大事来抓。社区和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应运而生,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2020年,我市成立了智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搭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全市1100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边缘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2023年,我市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五个方面,率先在全省实施第一批170户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我市在抓好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同步注重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先后制定并落实了税费减免、运营补贴、责任保险补贴等政策,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事业积极性。目前,全市已有养老机构76家,其中县区级以上公办福利机构5家,农村敬老院9家,民办养老机构达到62家。
随着我市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养老服务质量也在提升。2019年,针对我市养老护理员相对短缺、层次不高、专业化水平不够的实际情况,民政部门培训养老护理员3800余人次。此外,聘请省标准化研究院实地指导,对我市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培训,探索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护理员评级,以此促进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40年来,我市养老事业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的蜕变。在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已经站在了全省第一梯队,成为省内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最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广速度最快、争取国家和省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点位数目最多的城市。仅2019年以来,全市共建设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41个、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18家,实现了256个社区、285个村全覆盖。这些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位置嵌入、功能相融、服务整合的目的,解决了老年人不愿远离社区和家庭的养老照护问题,实现了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美好愿望。如今,我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事业体系初步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