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总体部署 三年建成四十八个高标准农田项目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8年至2021年,我市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计58个,总投资71284.6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7.54万亩。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48个,面积37.58万亩。其余2021年度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个,建设任务9.96万亩,预计在今年6月底完工。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有效保障了全市农业生产、粮食安全。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我市统筹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各方面因素,围绕农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机械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建后管护能力等建设内容,结合国土空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资源利用等规划,紧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要求,加快构建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我市坚持“田、水、林、路、村”综合治理原则,全面提高建设标准,大力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和取得良好效益。鼓励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集中连片进行建设;鼓励开拓创新,把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兴建各类灌排工程及完善配套建筑物。提高耕地质量,做好改良土壤工作。引进新科技创新,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不同层面,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此外,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监理工作制度、程序、办法和措施,严把施工程序、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强化农田基础设施、稳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经济效益方面,使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耕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收益得到显著提升,“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耕地为土地流转奠定了良好基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社会效益方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切实将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从而保障我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促进项目区田块机械化水平,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对各类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整个项目区已初步形成社会化、系列化服务的框架,大大增强服务功能。项目的实施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
生态效益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平整田地、沟渠清淤、配套路桥涵闸灌排设施,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通过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整治,防止土壤退化、肥力下降,降低化肥施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农田防护林网与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农田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