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盘锦要闻

黑嘴鸥振翅飞入“COP15” 盘锦环保故事讲给世界听

发布时间:2021-10-15 信息来源:盘锦日报 浏览次数:513

  苇海潮涌,红滩如火,几只黑头白羽的精灵嬉戏其间,自由自在,惬意无比……这样的画面出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辽宁展馆。据悉,辽宁馆13日开馆,短短一日就吸引了万余名观众。而于10日开始的线上展也被广泛转发,一度刷屏。珍稀濒危物种黑嘴鸥吸引了世界众多环保人士的目光,盘锦人的环保故事也被频频点赞。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于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大会不仅有主题峰会、平行论坛,还有线上、线下展览,展览包括中国展和地方展。“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馆线上展”10日正式上线,随后各地方线上展陆续上线。主题为“美丽辽宁 万物共生”的辽宁馆展览,以主题宣传片、模拟实物场景、辽宁相册、展示图板、生态百科系统五部分为全世界人们展示了辽宁各地的生态变迁。

  盘锦又被称为“湿地之都”,辽河口区域拥有2165平方公里自然滨海湿地,滋养了455种各类野生动物。辽宁馆线上展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了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河口退养还湿保护项目、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辽河口湿地等方面内容,充分展示了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辽宁馆线上展专门介绍了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和会长刘德天,刘德天成为唯一一位在辽宁馆向世界展示的资深环保人士。

  此前,由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申报的《黑嘴鸥及其繁殖地的保护》案例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黑嘴鸥及其繁殖地的保护》案例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借助舆论监督、发挥专家智慧、影响政府决策的“保护湿地四步法”,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繁殖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此案例的社会影响与效益显著:累计保护盘锦湿地50余万亩,恢复黑嘴鸥觅食地生态面积510亩,保护黑嘴鸥数量超过1万只。同时案例具有创新性,如首次提出“飞鸟战略”不是单纯就鸟论鸟,而是围绕护鸟开展相关有效的工作,把各项工作比作鸟体的各个部分,各个部分协调配合,相得益彰。如鸟头代表方向保护,以黑嘴鸥为旗舰物种保护;鸟身代表栖息地保护;左翅代表环境教育;右翅代表生态文化培养;鸟爪代表生态修复;鸟尾代表跨地区全方位保护。首次提出“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首次实施人工孵化沙蚕苗修复觅食地生态,开NGO修复生态之先河等。可以说,此案例在生态修复、物种和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方面均具有推广性和可持续性,可为全世界提供保护经验。

  黑嘴鸥振翅“COP15”,可以说是盘锦打出的又一张温暖的生态名片。盘锦人为保护湿地、保护生态所做的努力让世人敬佩。《今日头条》等诸多媒体转发辽宁展馆,点赞数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