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丹顶鹤

珍稀候鸟与斑海豹共绘生态美!CGTN聚焦盘锦生态图景

发布时间:2025-04-08
  4月4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先后推送《Migratory birds flock to NE China's wetland reserve(候鸟飞往中国东北湿地保护区)》《Conservation success: spotted seals flourish in China's wetland(保护成功:斑海豹在中国湿地繁衍生息)》两篇文章,以全球视野聚焦盘锦生态图景,解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密码”。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黄金驿站”。监测显示,今春在此栖息繁衍的丹顶鹤、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禽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西太平洋斑海豹(以下简称斑海豹)种群数量也突破新高。


  斑海豹上岸晒太阳。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镜头中的候鸟振翅与斑海豹哺育画面,皆出自我市摄影人——辽河口生态文明记录者郭志玲长时间的守候。“每次按下快门都是与自然的契约。”郭志玲凝视着取景器中嬉戏的斑海豹幼崽感慨道。这位曾见证盘锦湿地保护进程的摄影人,用大量影像构建起辽河口生态档案。
CGTN的报道坐标系里,盘锦从资源型城市向“国际湿地城市”的蜕变具有样本价值。数据显示,我市累计修复滨海湿地8.59万亩,新增自然岸线17.6公里,湿地保护率直线上升。这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体系,使辽河口湿地成为全球候鸟迁飞通道关键节点的同时,更搭建起连接西太平洋生态廊道的桥梁。


  丹顶鹤惬意地生活在辽河口湿地。

  当春日的冰排载着新生斑海豹漂向深海,当鹤鸣声掠过修复中的红海滩,辽河口湿地的生态叙事仍在续写。这里既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证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关键生境”,更是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景视窗。正如CGTN报道所揭示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考卷上,中国辽宁盘锦正用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