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盘锦有“稻里”!
依托1500余亩优质稻田打造的景区。
稻海里的阵阵蛙鸣,惬意“玩耍”的盘锦河蟹,迎风飘来的稻穗芳香……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你会卸掉一身的疲惫,感叹生活的美好吧!“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就是此刻盘锦乡村的生动写照。在这片金色大地上,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好去处——“稻里”。
从盘锦市兴隆台区驱车向北约19公里,便抵达位于盘山县太平街道新村村的“稻里”景区。依托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与盘锦绕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计1500余亩优质稻田,由盘山县委统战部牵头,太平街道联合盘锦文旅集团、盘山县太平盛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这一乡村振兴标杆项目,构建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综合旅游目的地,成为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文体活动融入乡村旅游。
开业仅两个月,“稻里”已迅速跻身东北旅游线路的热门驿站和乡村游必到打卡地。
采访当天,景区外停靠着两辆旅游大巴,热闹非常。大爷大妈们围在四口大锅旁,喝着柴火慢熬的热腾腾大米粥,搭配香脆的饭嘎巴,另两口大锅中炖着鲜美的鱼汤与鸡汤,都是本地风味。
孩子们更是撒起欢儿来,他们穿上叉裤,跳进稻田边的沟渠,捕鱼、捞虾、摸螃蟹……这些城市中难得一见的乡野之趣,在这里一一实现。
不远处,陈列着木犁、木耙、播种器、风车等中国传统木质农具,吸引城里孩子的好奇目光;大格田里,现代农业已从“靠天吃饭”迈入“生态共生”阶段,稻、蟹、鱼、虾和谐共育,令游客赞叹不已。
景区单日最高接待量达4000人次。
据景区负责人张峰岳介绍,自开业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约18000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4000人次。登高远望,一方整齐稻田中种植的正是“红海滩1号”。盘锦水稻种植历史可追溯至百年以前,“移民文化”推动稻作文化繁荣,使盘锦大米成为知名品牌。如今,“红海滩”系列作为盘锦优质水稻新品种,不仅在传统特质上延续盘锦大米精髓,更在外观、气味、弹性、黏度、口感等指标上全面提升,荣获全国金奖。“我们就是要让游客在赏景游玩之间,感受盘锦深厚的稻作文化。”张峰岳说。
“稻里”景区已跻身东北旅游热门驿站。
景区打造了以稻米文化、鱼蟹稻共生为主题的四大核心游乐区:“稻里奇遇”是集沉浸式攀爬探索与萌宠互动于一体的自然乐园;“稻里拾趣”聚焦林下露营烧烤、垂钓炖鱼等美食体验,营造出诗意与现代感交融的休闲空间;“稻里绘梦”打造为田园文艺胜地,可高空俯瞰稻田画、参加草帽音乐节、品味田园咖啡,体验捉鱼钓蟹等活动;“稻里酷玩”则专注于亲子活力空间,渔趣与田园挖宝等拓展活动交织,为家庭游客提供丰富体验。这些区域与毗邻的绕阳湖水利风景区、“稻里人家”民宿、“稻里寻味”美食区,共同构筑出一处近郊乡村综合旅游目的地。
丰收快乐跑。
登上观光塔远眺,由彩色稻种出的“哪吒”“孙悟空”“申公豹”形象生动,仿佛“神话照进现实”;乘坐小火车穿梭于正处灌浆期的稻海之间,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附近村民来“稻里”务工,来“稻里”售卖土特产,“稻里”为他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夕阳西下,“稻里”又变身为乡间大舞台。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田埂上,稻香四溢,背后是无垠的金色稻浪。一位身着碎花长裙的女孩,怀抱尤克里里轻声吟唱——这,或许就是最美的田园风光,就是你最想要的那份美好……
图片人在花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