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走出了一条颜值更高、价值更大的生态振兴之路,打造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生“典范”。
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绿色变革,也是一次对生态理念的深度践行。
完善政策体系,筑牢“双碳”根基。2023年6月我市出台《盘锦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随后,各有关部门按照部署,陆续制定“N”个专项方案,涵盖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印发《盘锦市2024年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加快构建盘锦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全市循环经济助力降碳工作力度,全市碳达峰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十四五”期间,辽宁省下达盘锦市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15.5%。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能耗下降率已超额完成“十四五”序时进度。这不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省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严控“两高”项目。市发展改革委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
在推进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我市坚持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转型并重,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有序替代。启动盘锦化工220千伏变电站66千伏间隔扩建工程、盘锦田庄台~东风66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核准工作,通过加快项目建设推动能源领域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2024年,全市绿电交易量14.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8.55%,占总售电量的12.06%,交易占比全省排名第一。绿电交易的快速增长不仅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和利用,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
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2024年,我市对华锦、巴赛尔等10户企业相关的乙烯、乙二醇、纸浆、机制纸等8个产品开展了节能监察工作;组织辽滨经开区和兰田化工、女娲防水等5户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通过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帮助园区、企业查找节能潜力,提出节能建议,推动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4年8月,辽滨经开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正式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验收,标志着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市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动减污和降碳深度耦合、同频共振。2024年,我市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用,强化“两高”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控制,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文件要求《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坚守底线、不碰红线,严把环评审批关,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管理,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两高”项目一律不予批复,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完善政策体系、有效控制“双控”指标、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我市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如今,盘锦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绿色蝶变、生态振兴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