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盘锦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 决策部署
新闻发布会 |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五场
发布时间2023-03-22         信息来源:辽宁发布

  3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5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为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今年全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发布人



  祝国勋 省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关 岩 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韦 敏 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杨 斌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有关情况介绍

省营商局  祝国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抢抓“十四五”后三年重要窗口期,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2023年,省营商局以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谋划了一系列工作举措,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政务服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省营商局正在制定《辽宁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2023—2025年)》,拟定了“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营造公平诚信法治环境、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政务服务、维持公平竞争秩序”6大方面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25年,实现辽宁省营商便利度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全省营商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的工作目标。同时,在全省营商系统提出了“七个贯穿始终”的今年工作总要求。把“讲政治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拼抢争实’的作风、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业务能力的建设和依法依规履职”贯穿今年工作始终。

  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规范行政权力改革。厘清政府权力边界,严格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版,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许可。按照国家部署要求,编制新版政务服务目录,将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事项范围。强化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化管理。重点围绕民生类便民服务事项向乡镇赋权。加大向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赋权力度,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开发区行政管理效能。围绕项目落地开工,将依法能够下放、且能够有效承接的经济管理权限有序下放给自贸试验区,赋予自贸试验区各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二是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整合业务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推动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要素在全省范围内统一。统筹制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掌上办”“免证办”“就近办、家门口办”流程规则,推进不见面审批。依法建立重要审批事项“省县直通车”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丰富创新智能审批应用场景。

  三是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重点攻坚、统筹推进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3年,持续深化23项创新任务,在此基础上,力争再推动20项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是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将每年推出10个左右省级定标、全省统一的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推出一批地市创新“一件事”。建设“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制定全省统一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针对每个“一件事”制定实现“一次办”的工作方案,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入口、统一管理”。

  五是深化免申即享改革。以优化和完善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辽事通APP“免申即享”和“政策直达”专区为支撑,扩大惠企强企政策供给精准度和覆盖面,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免申即享改革,探索开展直达快享工作。

  三、优化政务服务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水平。完善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体系,发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作用。按照无差别或分领域模式,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持续提高进驻“综合窗口”事项比例,变“一门式服务”为“一窗式服务”。努力打造“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让“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

  二是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和否定备案制度。增强窗口人员服务意识,推动工作作风转变,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做到首问必答、首问必果、一次性告知。对作出“不予受理”“不予批准”决定的事项,要及时、准确向行政相对人告知理由,并进行备案。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无故刁难,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生。

  三是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政务服务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均建立网上服务站点。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站)运行服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进一步规范进驻便民服务站事项清单,推进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服务事项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

  四是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不计时”环节清理。依据《辽宁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对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不计时”环节实施清单化管理,完善限时办结机制,明确承诺办结时限,纳入电子监察,并向社会公布。

  五是“一网通办”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完善在线咨询、导办帮办、智能客服等功能,推进流程优化,减少材料提交,提升用户体验。强化医、学、住、行、生、老、病、养等数据汇聚和场景建设,推动更多服务“掌上办”,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

  六是“一网协同”推进党政机关高效运行。加快推进省直各部门业务系统接入协同办公系统,打造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整体智治工作模式,实现决策全网掌控、政令一键到底、执行实时可见、监督全程在线。以应用场景建设为导向,推进省直各部门业务系统接入协同办公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提升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是深化“政企直通车”企业服务机制。建设完善“政企直通车”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企业管家在线服务功能。构建“全面覆盖、以点带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将服务对象拓展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管家服务、诉求办理、政策咨询等全方位点对点服务。实现“网格化”确责、“闭环式”管理。开发“政企直通车”政策主动推送功能,通过平台在线获取和匹配政策信息,提升企业获取政策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八是完善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围绕拓展智能化应用、提升系统辅助决策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完善12345平台功能,强化平台督查督办力度。建立智能知识库数据标准,制定全省统一的知识库标准目录;全面对接“一网协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辽事通APP、政务服务中心等政务服务类平台,实现对全省政务服务质量的全程监督、动态管理、指挥调度和协同联动;全面推广“12345+网格”试点经验,构建“省-市-区-街道-社区-网格”6级联动工作体系,打造基层治理新示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诉求,惩治阻碍辽宁振兴发展的腐败毒瘤和作风顽疾。

  下一步,省营商局将精心谋划和做好营商场景、营商行动、营商答卷,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决心,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省国资委  关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辽宁振兴最为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国有企业必须冲锋在前,勇当新时代“辽沈战役”的突击队、攻坚队。未来三年,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将在巩固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辽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突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这“两条主线”,着力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工程、企业管理提升工程、央地合作提升工程、国资监管效能提升工程、国企党建提升工程这“五个工程”,实现推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现新突破、央地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国资监管效能实现新突破、国企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这“四个新突破”,切实增强国有经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围绕国资国企改革,今年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补短板、求突破:

  第一,聚焦服务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功能作用,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国企核心功能

  一是优化功能做强主业。围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科学制订省属企业战略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约束。优化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制度,做强做精主责主业。

  二是加快推进瘦身健体。精准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强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产处置功能,完善制度体系,稳妥处置“两非”“两资”,有效盘活资产。

  三是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市场化推进全省国有企业间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省级层面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产业集团功能鲜明、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国家出资企业格局。

  四是积极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巩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控制地位,增强对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支持保障能力基础上,重点围绕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国有资本积极布局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强化国有经济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和基础保障的功能。

  第二,聚焦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控制力、科技创新力、安全支撑力的国有大型企业,持续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是提升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动态优化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建立精干高效的董事会,进一步加强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考核分配等职权。坚持党管干部与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竞争类省属子企业开展经理层成员市场化选聘试点。

  二是构建约束到位的经营责任制。攻坚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质量,强化契约目标的科学性、挑战性。全面开展岗位价值评估,提升全员绩效考核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加大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力度。

  三是健全更加灵活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方式相匹配、与功能定位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经理层成员薪酬分配机制。统筹企业内部不同层级间收入分配关系,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加大收入分配向核心关键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以及基层关键岗位、一线苦脏累险岗位员工倾斜力度。加强超额利润分享、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

  四是以上市为主要途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上市+”战略,推动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提高运营质量,加强市值管理。利用资本市场和资本工具,推进资产证券化。

  五是完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联合央企、省内高校及领先科研院所,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和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聚焦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优势,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一是构建全省国资“一盘棋”工作格局。健全对市、县(区)国资监管工作的业务指导机制,制定全省国资“一盘棋”实施意见。省级层面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构建布局通盘考虑、改革有效联动、监管统筹协调的全省国资“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是深化企业分类改革。将省属企业划分为市场竞争类、功能保障类,进一步明确不同功能企业改革发展方向,更加科学精准地实施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分类考核,促进改革与发展更好联动。

  三是提升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水平。建立“监管+服务”工作模式。深化国资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优化国资监管职能和制度体系,动态调整授权事项。深化“党建+营商环境建设”,省国资委建立“机关干部蹲点包保企业+项目”工作机制,推动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企业改革发展。

  四是健全协同高效的国资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出资人监督和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提高监督效能。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内控内审机构以及外部董事、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的作用,强化职工民主监督,完善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筑牢国资安全防线。

  五是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强化投资管理,完善投资负面清单和投资后评价制度,对省属企业资本性支出和境外投资提级管理,严控非主业和三级以下企业投资,严禁超自身能力投资。强化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健全全省一体化债务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加强企业负债规模和负债率双约束,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经营风险的底线。

  为保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取得实效,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将统筹领导推进相关工作。省国资委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工作台账,按照“五个工程”重点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工作推进机制,做到“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抓好改革成果的制度化长效化。同时,我们将大力宣传国企改革发展成效,挖掘推介一批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借此机会,也衷心希望和竭诚欢迎广大新闻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辽宁国资国企改革,帮助宣传报道,共同营造国企敢干的良好氛围。


省财政厅  韦敏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财政厅,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省财政事业发展、对省财政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大部署,印发了具体行动方案,为我们吹响了“冲锋号”,发出了“动员令”,明确了“作战图”。财政部门肩负着为三年行动提供财政保障和服务的重要职责,需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拼抢争实”的工作作风,对标对表三年行动方案,做到一切财政工作围绕三年行动方案来开展,一切财政政策紧扣三年行动方案来发力,一切财政资金聚焦三年行动方案来安排,坚定信心决心,统筹当前长远,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金保障,稳步推进改革,全力服务保障三年行动,为打赢打好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辽沈战役”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辽宁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财政部门将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把落实三年行动重大部署贯穿财政预算安排、制定财政政策、推进财政改革全过程、各方面,积极研究谋划,创新政策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展现财政更大担当和作为。二是做好资金筹集。对照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8个方面目标、10个新突破、50项工作任务,逐项梳理涉及财政相关工作,做到预算资金、财政资源等优先保障三年行动顺利实施。强化财政资金整合,实事求是组织收入,全力争取中央支持,统筹政府债券等资金来源,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切实增强三年行动重大任务财政保障能力。三是强化政策保障。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着力破解财政体制机制矛盾,更好发挥财政在三年行动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债务存量,推动由“防”到“化”转变。落实落细国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支持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四是狠抓“四精”管理。按照“精算、精管、精准、精细”要求,加快财政资金分配下达,加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健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更快地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要,更牢地兜住基层“三保”底线,更好地直接惠企利民;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各环节深度融合,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和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五是做实财政服务。在全省财政系统深入开展“进企业、进项目、进基层”活动,走进企业,助力企业减负增能更好发展;走进项目,促进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安全规范有效;走进基层,推动基层财政运行更加平稳和可持续,形成财政系统服务企业、财政部门服务预算单位、财政机关服务基层的“三服务”工作格局。

  省以下财政体制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延伸,是构成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四梁八柱”的重要部分。我省省与市财政体制主体框架是在2010年确定的,十多年来,不断补充和完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立足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于破解我省财政体制机制障碍、调动地方发展积极性、助力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有效应对新矛盾新挑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今年,财政部门将结合落实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上聚焦发力。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省以下财政体制现状,了解省以下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相关财税专家的意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多方案比较论证、全方位模拟测算、充分评估改革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辽宁省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明晰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改革内容,着力在清晰界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建立“1+N”的省以下财政体制政策体系,构建“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财政体制。

  最后,真诚地欢迎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继续关注财政工作、关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也请大家帮助做好宣传,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谢谢大家!


省自然资源厅  杨斌




  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省自然资源厅将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方式,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资源要素保障。

  一、坚持应保尽保,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

  深化部门间联动。与交通、能源、水利等部门共同建立重点项目库,超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为项目选址生成提供支撑服务。创新用地审批模式,实施“模块化”管理,建立县省直通车制度,推行多级联动审批。改革用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做到哪里有好项目,哪里就有土地要素的充足保障。

  二、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方式,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指导各市县政府对省级以上园区内新供应的工业用地,先行完成环境影响、地质灾害、节能减排、文物保护等区域评估,设定投资强度、税收、能耗、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带标准出让。用地企业按照约定履约,地方政府诚信服务监管,在提高供地效率的同时减少失信风险。

  三、规范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强化存量土地盘活利用

  逐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力度。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创新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方式,支持快速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建设。鼓励产业用地合理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通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释放更大的用地空间。

  四、促进土地要素流通,推进全省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

  精确对接国家部署,准确把握改革要求,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方向,以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为目标,建立覆盖全省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提供“交易+登记”一站式服务。助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促进资源资本有效融合,活跃区域经济,更好的适应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对土地资源配置的需求。

  五、深入推进“多测合一”,有力支撑项目审批管理

  动态公布省内具备工程测量、界线与不动产测绘资质单位名单,不断优化市场环境。指导各市充分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添加“多测合一”模块,打破数据壁垒,共享技术成果,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工作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目标,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审批效率。


  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惠企强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是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请问省营商局,目前这项改革有何成效?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祝国勋: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自2022年以来,省营商局牵头推动免申即享改革。首先完善了技术支撑。依托“辽事通”APP和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建设了“免申即享”专区,面向社区公布全省各级各类免申即享政策,并应用大数据技术,向企业和群众精准推送已享受的政策信息。其次是推动各部门、各地区积极参与改革,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流程,免除申请程序,使企业和群众无感享受到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全省共计669条政策实现了免申即享,已兑现资金支持超过17亿元,税费优惠达672亿元,为390万户企业减少跑动659万次以上,减少申请500万次以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省营商局将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三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免申即享改革,同时探索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

  全面梳理惠企强企政策,对于满足“免申”条件的政策,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并将兑现条件、兑现标准和兑现时间等内容,逐项接入“免申即享”平台,及时主动向用户推送。

  对于不能满足“免申”条件、需申请或申报的惠企政策,我们会探索开展直达快享。采用试点先行、复制推广的方式,逐项优化申报、审批、兑现流程,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精减申报材料。在优化流程完成后,针对每一项政策及时更新申报指南,并将申报入口接入“政策直达”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精准送达、一网通办。

  通过免申即享和直达快享工作,帮助企业节省获取政策、了解政策的时间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央广网记者:


  请问省国资委,对于人才,特别是科研、技能、经营等方面的核心骨干人才,省属企业在收入激励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来拴心留人?

  关岩:

  感谢您对国企人才收入激励工作的关注,我介绍下有关情况。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省属企业在人才激励工作上不断探索,在收入分配方面持续向核心骨干人员倾斜。城乡建设集团所属建设科学研究院等一批国家“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已经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交投集团所属艾特斯公司等企业已制定中长期激励方案并正在抓紧推进。比如:建设科学研究院对84名核心骨干人员实施了员工持股,激励人数占比33.8%,激励实施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7%;城乡规划设计院对70名科研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中层管理骨干实施了超额利润分享,激励人数占比近33%,激励实施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达到历史新高。可以说,激励措施有效调动了核心骨干人才的积极性,企业经济效益也大幅增长。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中,我们将继续推动省属企业收入分配向核心骨干人才倾斜,并以更大力度、在更大范围推进中长期激励工作,充分激发核心骨干人才的积极性。在中长期激励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主要是指产权明晰、发展战略明确、管理规范、内部治理结构有效、经济效益较好)的竞争类高新技术、科研院所企业,利用现有比较成熟的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工具,应建尽建起中长期激励机制。
  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面”。我们将根据国家拟出台的中长期激励新政策或操作指引,结合辽宁实际,制定省属企业中长期激励扩面实施方案,增加新激励工具的运用,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灵活采取超额利润分享、员工持股、项目跟投、合伙人机制等各类激励工具实施中长期激励,实现中长期激励“扩面”。
  三是在扩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指导相关省属企业建立中长期激励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激励的精准性和匹配度;同时强化激励约束,防止激励过度。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今年在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韦敏:

  今年,我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重点要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聚焦“合理清晰”,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目前,已在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文化、应急救援等10个领域相继出台了省与市之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合理划分省与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今年,将加强对各市的督促指导,重点完成医疗卫生、教育、交通运输、公共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市和县(市、区)之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使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更加匹配,并适当增加省市支出责任,完善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制度。

  二是对标“统一规范”,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重新划分省与市财政收入,优化省与市之间税收收入范围,明确省与市共享税收收入分享方式,推进省以下非税收入按比例分享,并规范市与所辖县(市、区)财政收入划分,建立“多干多得、少干少得、激励发展”的收入分配关系。同时,加强省以下财政收入管理,建立适时稳步推进收入划分的调整机制,增强各级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均衡性。

  三是突出“协调均衡”,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围绕健全“兜底线、促均衡、保重点”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持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厘清各类转移支付定位,建立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有效配合、互相衔接的转移支付体系;进一步推动财力下沉,重点向基层、向困难地区倾斜,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及时制定或修订省级转移支付办法,科学分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提高资金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


  辽宁日报记者:


  请问关岩副主任,刚才您在介绍情况时提到,我省将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那么,对比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我省未来三年要实施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关岩:

  感谢您对国企改革的关注,我介绍下有关情况。在2020-2022年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全省国资国企系统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在三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形成了更加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二是推进了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三是提升了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这些都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永远在路上。实施辽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是全省国资国企系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勇当突击队、攻坚队的重要举措。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立足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重点改革任务走深走实。在接下来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加快推进瘦身健体,进一步健全董事会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质量,健全更加精准灵活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第二,立足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推动国企改革实现提升新突破。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聚焦难点堵点靶向攻坚,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主要目标体现在“四个新突破”上:一是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推动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5万亿元,营收突破37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二是在央地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引导帮助央企更好地融入辽宁经济发展,实现央地共赢发展;三是在国资监管效能上实现新突破,聚焦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要求,强化监管能力建设,使国资监管更加高效;四是在国企党的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聚焦全面系统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实现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国企政治生态。具体途径是实施“五个工程”,即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工程、企业管理提升工程、央地合作提升工程、国资监管效能提升工程、国企党建提升工程。通过上述举措,努力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谢谢!

  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诉求办理的时效性一直是百姓关心的重点问题。请问,省营商局探索“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体制改革,在推动群众诉求办理全面提速增效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祝国勋:

  省营商局积极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将12345热线与网格管理紧密衔接起来,深化“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省、市、县、乡(街)、村(社区)、网格员六级联动工作体系,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一是从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实现问题收集“无死角”。形成了“线上+线下”全方位融合、多元参与的问题反映通道,使社情民意收集的范围更广泛,矛盾化解力度更大。改革试点期间,有效化解我省信访增量较大教育、社保、医疗、住建、司法等领域诉求问题共计100.9万余件(次),同比增加26%,大量信访隐患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从逐级转办变为一键直达,实现诉求办理“零等待”。推动解决问题关口前移,使诉求问题能够直达责任部门、办件人员,在问题发现和解决之间搭建“直通车”,实现了诉求办理的全面提速。2022年全省12345热线平均办结天数从9天缩短至5天,供热、供电、供水等民生诉求平均办理时效缩短至9小时。

  三是从单方处置变为协同联动,实现矛盾化解“一站式”。做到了人员力量的全面下沉,“多格合一、一格多用”力量联动。沈阳市皇姑区10个街道131个社区提级上报诉求490件,区直各部门接诉即办,按期办结率100%,赢得了社区干部和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四是从接诉即办变为未诉先办,实现社会治理“小切口”。“12345热线+网格”平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受理中枢、调度中心、处置中心,为舆情分析、应急处置、区域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研判。



  国际在线记者: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请问省自然资源厅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我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杨斌:

  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投资、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也势必会导致我省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我省的城镇开发建设潜力空间虽然比较大,但与耕地保护空间高度重合,维护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必须作为前提条件与开发建设统筹安排。
  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总体情况看,我省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土地粗放开发问题还普遍存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处置任务还很艰巨。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自然资源部门在三年行动中进一步明确了“严守安全底线、优化空间格局、提高管理效能、推动绿色发展”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管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我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一是扩大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范围,严格落实招拍挂制度,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定价机制。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建设、汇聚供需信息、强化服务监管,实现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线上线下自由便捷安全交易。
  二是进一步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力度。建立“增存挂钩”机制,将盘活存量用地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对消化处置任务完成较好的地区给予指标奖励。
  三是建立和实施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制度。督促各地严格落实供地政策,严把项目质量关,提高供地率。执行用地定额控制标准,落实好项目用地减量化要求。
  此外,我们还将建设全省城乡土地等级价格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一步提高我省自然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和开发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