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与小微企业营商环境优化

发布日期:2022-03-30  浏览次数:882


 

摘要:文章基于世界银行历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关于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数以及国内营商环境的发展现状,分析小微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通过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1前言

当下来看,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相对复杂,具有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此种状况下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为目的,便需激发民间投资创业能力,最大程度上展现市场发展的活力。通过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环境,积极推动小微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营商环境发展仍有不足,需要深入分析小微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通过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

    2国内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营商环境是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规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据世界银行《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报告(第15版)》显示,中国的营商环境在全世界190个经济体中排位78,总体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改善空间。
    当前国内的营商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惠企政策落实困难、监管与审批脱节、信息不能共享、融资难、人才不能引进等。这说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引导,还要有企业配合,需要两者共同营造。

1)惠企政策落实困难:当政府在外界释放各类政策信息后,企业面对海量信息是无法选出最优的优惠政策的,对于哪类政策的专业程度强更是无从得知。此种状况下,询问政府工作人员,因为政府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了解程度偏低,所以也无法准确回答问题,更无法良好进行情况把控。这样一来,企业在优惠政策方面的享受程度便会相应地降低。
    2)监管与审批脱节:目前来看,行政审批改革的整体发展情况是较佳的,比如下放行政权限以及审批流程等内容均有了较大的改革成效。不过,其中有关事中、事后方面的改革则相对滞后,比如其中出现了部分权限“放得开、管不住”的现象。
    3)信息不能共享:因为没有顶层设计、相应资金的支撑,所以不同部门间进行信息互认的程度也相对偏低,此种状况下便进一步引发了信息壁垒、孤岛等状况的出现。目前来看,信息无法进行共享变成了营商环境下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很多工作无法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
    4)融资难: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来讲,贷款门槛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讲,所指的中小企业多是新产业当中处于萌生期的企业类型,此类企业没有厂房、土地等相关有效抵押物,因此在银行进行融资的难度也是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贷款动力不足。民间融资虽然获取难度降低,但是融资成本更高。

5)人才不能引进:有关人才方面的整个招聘通道偏窄,所招聘的人才整体专业度也偏低,对于高端人才来讲整体的吸引度也很低。因为没有建立综合性的供需平台,所以企业与人才的正常沟通是受限的,这样一来,两方之间便无法借助供需平台开展交流,这对多数企业和人才来说犹如镜中花。

    3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对于小微企业营商环境优化的价值

所谓商事制度,即用作规范相关活动、主体方面各类政策的综合,其中不仅包含市场主体的准入政策,同时也包含各类交易、退出等政策方面的内容。

中国的商事登记制度最初是源自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其与计划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由此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吸取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比如在美国范围内,其市场采用的主要是中小企业政策,重点关注市场在企业发展方面的推动性作用,同时把控各项市场规则,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体制来维护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由上能够看到,美国中小企业制度不仅符合自身的国情,同时也是对市场规律的重要探索,十分符合时代趋势,美国政府制定并实施的有关法律和政策中所采取的方法及手段,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也是有很重大促进作用的。以此,文章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出发,进行原因探析,以此探索各项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推进我国的商事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商事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过程中,经济各类发展状况也在进行相应的变化,从商事制度改革来看,其中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之前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欠缺,而这些状况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举步维艰。商事制度改革后,对于管制、监管等方面均有了相应的变化,由此企业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成本投入,整体的资金流动速度也有提升。除此之外,小微企业整体的产业结构也有相应的优化,比如科学研究、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小微企业总体的发展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应的主体意识、自身发展质量均有了相应的增长。

 

4小微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分析

4.1政策环境

最近几年,国家针对达标的相应小型微利企业有相应的减税政策,此类企业以20%作为标准缴纳所得税,其中有关增值税的部分,直接降到3%。针对年需缴税额少于3万元的企业,所得税以50%的比例放置进纳税所得额内,减税部分依据20%的比例上缴企业所得税。在2011年之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很多政策来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调整“减半征收”的适用范围,同时延长相应的适用期限;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方面不征收相应的贷款印花税;针对小微企业,实行登记类、管理类等相应的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当下快速推进过程当中的“营改增”改革,也就是之前以5%进行缴税的小微企业,在进行“营改增”之后,以3%的比例上缴增值税,此种状况下整体的税负水平直接降低2/3。而之前直接缴纳3%的营业税的企业,在进行改革之后,相应的税负同样会降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提出了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主要有:一是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二是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4.2融资环境

近年来,政府、银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与市场主体的快速扩容和多样化的需求相比,小微企业融资的供给侧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和满足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需要兼顾解决短期矛盾和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短期可以通过下达指标等监管手段推动达成阶段目标。但从长远看,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融资机构“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应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各类资源支持政策。例如,近年来,国务院、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对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应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挥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各类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功能,扩大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另外还应加强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因素,目前,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主要还是局限于银行间的信贷数据,忽视了政府各部门、各条线数据平台的建设,为实现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使工商、税务、社保、用电、用水、政府采购、海关进出口贸易等数据信息能够成为融资机构创新产品、判断风险的重要依据,应逐步将“人行征信平台”提升为“国家征信平台”。充分发挥融资性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融资增信功能,健全政府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完善抵质押登记制度。加强小微企业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包括针对小微企业的信息交流、培训辅导、政策宣传、法律服务、融资对接、管理咨询、财务治理等公共服务。

4.3市场环境

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薄弱的群体,相比较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小微企业存在先天的不足缺势,当今社会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发展,新兴技术浪潮正在改造和重构经济与商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若是想要更好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要利用好新技术优势,不断地对自身的市场营销管理作出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4.4人力资源

我国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等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概括而言,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小微企业应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包括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健全的管理制度、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等。

5如何通过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

5.1融资环境中的政策改革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对此需最大程度上展现政府导向、资金支持职能,同时和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一同来设计出符合小企业融资业务发展的政策。

完善小企业融资的法规政策体系,抓紧制定出台与《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法规,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及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提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五级分类标准,为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创造条件。
逐步建立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对此,需综合分析地方的发展经验,以此搭建起高效化的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机制,从而以更有利的方式服务于小企业的贷款工作,用公共政策模式去弥补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提升小微企业方面的融资税收支持。2001年之后,国家针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专门有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也对于推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来讲是一种很好的推动。

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搭建起完善程度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类方式是减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政府在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方式之一。

构建相应的中小企业信用社会化服务平台。此平台搭建的主要目的即是在整个社会中创设出较佳的信用环境,对于优化中小企业的信用发展速度来讲也有很大的效用。

5.2人力资源方面的制度

改革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做好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人才的引入和培训工作,小微企业在引入人才方面,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出企业引入人才的合理方法。例如,企业在创业初期,缺少资金,很难引入人才,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多地依靠事业的感召力,把有共同志向的人才凝聚到一起。等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用良好的制度和回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同时要注意从企业内部选拔培养人才,也要注意积极从外部引入人才;另一方面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企业责任感,企业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与制度相结合,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积极地为企业付出。

5.3行政审批的标准化建设

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不断完善,行政审批标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只有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才能提高办事效率。行政审批标准化就是对行政审批过程中的无规则性、任意性等进行控制和纠正,能够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审批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有利于规范审批流程,规范审批人员的行为;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5.4以政策优化市场环境

近些年,国家推出了很多政策扶持小微企业。主要包括减税降费、金融扶持、优化政府服务、实现简政放权等。金融扶持方面,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纾困基金等成为不少地方政策的重要选项;在强化生产要素市场监管和精简政府审批办事流程方面,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供应信息平台、制定应对市场机制失灵的响应措施、加快优化办事流程、缩减事务审批环节、向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咨询和业务服务等,这些政策都将对小微企业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6结论

当前,我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环境重大变化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要做好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小微企业营商环境优化,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信息来源: 营商环境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