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通知公告

2017年盘锦湿地生态监测评价年报

发布时间:2018-01-30 信息来源:盘锦市气象局湿地生态监测站 浏览次数:245

  概述:2017年度(1~12月)气温偏高、降水和日照偏少,气候条件总体不利于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中旬。湿地负氧离子浓度最大值为8000个/立方厘米,出现在6~10月。全年度无酸雨;降水洁净度一般。湿地土壤最高温度出现7月上旬,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初。2017年春季土壤化通日期为3月18日;冬季土壤结冻日期为11月14日。草本植物野草、木本植物小叶杨的春、秋物候期总体较历年同期均有所提前。野生动物豆雁、家燕等的春、秋季物候期较历年同期总体有所提前。根据辽宁省区域气候中心预测,我市2018年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建议相关部门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湿地管理、保护与科研等各项工作。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数据来自盘锦市气象局湿地生态监测站;气候平均值以1981~2010年为基准。

  二、盘锦湿地基本气象要素

  2.1气温

  2017年度(1~12月)年平均气温10.9℃,较历年平均值(9.5℃)偏高1.4℃。其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图1    2017年湿地平均气温月变化图

  2.2降水量

  2017年度(1~12月)年降水总量为526.3毫米,较历年降水总量平均值(655.2毫米)偏少128.9毫米,偏少约20%,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

   2.3日照时数

  2017年度(1~12月)总日照时数为2367.2小时,较历年平均值(2648.8小时)偏少281.6小时,偏少约1.1成。5月日照时数最多,为307.5小时;7月最少,为127.0小时。

   三、盘锦湿地近地面太阳辐射及苇田负氧离子浓度

  3.1太阳辐射

  2017年度(1~12月)太阳总辐射时均最大值为1176.9瓦/平方米,出现在7月21日;光合有效辐射极大值1705.0瓦/平方米,出现在6月7日。紫外辐射极大值为2.5瓦/平方米,出现在6月9日。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紫外辐射最大值一般均出现在晴天的正午前后。

  3.2苇田负氧离子浓度

  苇田2017年1~12月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结果表明:苇田监测点的负氧离子浓度最大值达到约8000个/立方厘米,出现在6-10月。苇田全年负氧离子平均值为2045个/立方厘米。苇田负氧离子浓度的最大值与湿地植被的长势呈显著的正相关。


图4    2017年苇田湿地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图

  四、盘锦湿地降水要素

  4.1降水pH和电导率

  2017年(1~12月)全年内共得到33个有效降水日的采样结果,无酸雨,全年降水加权平均pH值为6.29,按标准属于非酸雨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本地酸性污染物的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

  全年降水加权平均K值为44.39µS/cm,与2016年同期(66.70µS/cm)相比K值降低了33.6%,降水K值介于26~133µS/cm之间,降水洁净度为二级,一般。


图5    2017年湿地有效降水pH值与K值变化图

  4.2湿地地下水质

  2017年5~11月湿地地下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湿地土壤水(地下100厘米处)pH为6.9~8.8,最大值出现在5月15日。湿地土壤水中溶解氧浓度为2.65~29.88毫克/升,最大值出现在9月6日。湿地土壤水的浊度为0.1~24.7NTU。湿地土壤水氧化还原电位值为-100~391mv。

  五、盘锦湿地生物要素

  5.1水稻生长状况

  2017年(4~10月)水稻播种时间较历年偏晚5天;成熟期较历年偏晚1天。全年水稻生长需水的关键时期6~8月雨水较多,完全能够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其它时期气象条件一般。

表1    湿地水稻生育期对比图

水稻生育期

播种

出苗

移栽

返青

分蘖

抽穗

乳熟

成熟

历史平均值

413

422

525

529

614

89

825

926

2017年数据

418

426

527

61

612

84

822

927

  5.2湿地芦苇面积

  2017年5月下旬FY3/MERSI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春季盘锦芦苇湿地返青期面积为833.8平方公里,相比2005年同期芦苇湿地面积(781.6平方公里)增加52.2平方公里;辽宁省生态环境气象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今,盘锦芦苇湿地面积稳步扩大,稳定在840平方公里左右,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良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图6    2005(左)和2017年(右)春季芦苇湿地面积遥感监测图

  5.3湿地芦苇长势

  2016年(1~12月)芦苇萌芽时间为4月11日,较历年同期(4月27日)提前16天。湿地芦苇株高最大值为245厘米,出现在8月17日,比2016年同期(9月2日)提前16天。


图7    2017年湿地芦苇株高及干物重(地上)变化图

  六、盘锦湿地土壤要素

  6.1土壤温度

  2017年(1~12月)10cm、20cm和40cm土壤最高温度分别为34.7℃、27.5℃和23.6℃,均出现在7月6日。10cm、20cm和40cm土壤最低温度分别为-7.7℃、-7.9℃和-3.9℃,全部出现在1月24~25日。


图8    2017年湿地10-40cm地温变化图

  6.2冻土深度

  2017年3月11日为冻土开始融化期(历年3月4日);3月18日为冻土化通日期。2017年冬季土壤表面开始冻结时间为11月14日,较历年平均值(11月19日)提前5天;年度内冻土最大深度为64厘米,出现在2017年1月下旬~2月上旬。


图9    2017年湿地冻土深度变化图

  七、盘锦湿地自然物侯

  7.1野生植物

  芦苇于4月11日进入萌芽期,较历年同期(4月27日)提前16天;4月28日进入展叶盛期;9月5日进入果实或种子完全成熟期,较历年同期(9月10日)提前5天;11月2日进入黄枯末期。草本植物野草萌芽期为3月27日,较历年同期(3月31日)提前4天;10月20日进入黄枯末期,较历年同期(10月15日)偏晚5天。木本植物小叶杨3月26日进入花芽膨大期,较历年同期(4月3日)提前10天;木本植物杏树10月25日进入叶变色期,较历年同期(10月15日)提前10天;11月2日进入落叶始期。

  7.2野生动物

  豆雁始见期2月14日,较2016年同期(2月21日)提前7天;绝见、绝鸣日期为11月13日,较历年同期(11月23日)提前10天。家燕始见、始鸣期为4月24日,较2016年同期(4月23日)推迟1天;绝见、绝鸣日期为10月20日,较历年同期(10月15日)推迟5天。青蛙始鸣期为4月14日,较2016年同期(4月18日)提前4天;绝见、绝鸣日期为10月10日,较历年同期(10月5日)推迟5天。

  八、综合评述及建议

  2017年度(1~12月)盘锦湿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20%、日照偏少1.1成,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总体不利于湿地植被的生长发育。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中旬;紫外辐射最大值出现在6月9日,一般都是在晴天正午前后,建议这个时段湿地外出活动尽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太阳总辐射时均最大值为1176.9瓦/平方米;光合有效辐射极大值1705.0瓦/平方米;紫外辐射极大值为2.5瓦/平方米。

  6~10月湿地负氧离子浓度较高,全年负氧离子平均值为2045个/立方厘米,最大值为8000个/立方厘米,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清新空气划定的标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立方厘米)。全年度无酸雨,降水洁净度一般,降水水质较上年有所提升。酸雨主要污染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采用清洁、新型绿色能源,使用脱硫燃料等依然是减少酸雨的主要途径。

  湿地土壤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符合气候变化规律。2017年春季土壤化通日期为3月18日;冬季土壤结冻日期为11月14日。草本植物野草的春、秋物候期较历年均有所提前。木本植物小叶杨春、秋季物候期均较历年同期有所提前。野生动物豆雁、家燕等春、秋季物候期较历年同期总体有所提前。野生植物和动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自然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因子在整体趋同的同时表现出自身独特的变化特点。

  据辽宁省区域气候中心预测,2018年度(3~11月)我市降水量较历年值偏多1成左右。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0.4~1.0℃。其中春季降水较历年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偏高0.1~1.0℃;夏季降水较历年偏多1~2成,季平均气温偏高0.5~1.0℃;秋季降水较历年偏少1成左右,季平均气温偏高0.5~1.0℃。预计2018年初霜冻出现在10月中旬初,较历年同期偏早。春季水、热条件匹配较好,建议相关部门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湿地管理、保护与科研等各项工作。